第128章 画满江山“重出江湖”
作者:恬静舒心   重生八零:带空间种田致富最新章节     
    小梨不打算去卖兰花了,花卉种植基地种植的主打产品,也从兰花改为了茶花跟茉莉花。
    花开满园,香也香不过它”,它就是“一卉能熏一室香”的茉莉花。
    茉莉花虽无艳态惊群,但玫瑰之甜郁、梅花之馨香、兰花之幽远、玉兰之清雅,莫不兼而有之。
    再加上,小梨在培育过程之中,隔三差五的,会在浇灌的水中加一点灵泉水。
    这样培育出来的茉莉花,弥漫的香气中,带了一点静气凝神的功效。轻轻一嗅,顿时心旷神怡,说不出的舒坦惬意。
    摆一盆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夏天一室的烦躁,似乎都可以消去不少。工作效率,学习效率,感觉都可以提高许多。
    这样的茶花,非常的有市场,也卖得起价钱。
    再来说说茶花吧!
    茶花的花期较长,一般从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终花,盛花期1~3月份。
    花有红、黄、白、粉,甚至白瓣红点等色,色彩非常丰富。
    而且,经过多年的摸索、努力,小梨已经成功培育出了几棵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茶花中的一个珍品,树型优美,花朵结构奇特,由70-130多片花瓣组成六角花冠,塔形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十分美观。
    相邻两角花瓣排列20轮左右,多为18轮,故称它为“十八学士”。是茶花中的一个珍品,深为人们所厚爱。
    这次来京城,小梨明面上,带了一大编织袋的花卉。
    至于到底带了什么,也只有她跟安检的工作人员知道。
    回到甜水井的禾橙堂,她立刻就把五六棵茶花小苗苗、五六棵茉莉花小苗苗,以及一些别的花卉的小苗苗,从编织袋里取出来,浇灌上加了灵泉水的井水。
    大棵的茶花,她暂时不会出售。等过两三个月,再从种植空间换一些大的出来,就当是来了京城之后临时培育出来的。
    如今,她名气大了,盯着她的眼睛多了,就更加谨慎了。
    这个时候,远不是当年,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大的编织袋,在素不相识的贺长风的“护送”下,前往桔城、再到花城的时候可以比了!
    那个时候的她,还是一个默默无语的小人物,也许除了许甜甜之外,压根就没有人会关注一下她。
    所以,那个时候的她,才敢那样的“肆无忌惮”。
    而且,如今的她,也不是当初的穷苦的小姑娘了。
    如今的她,早已“家财万贯”,可以说啥都不缺了。实在没有必要,冒着被人发现、怀疑的风险,去挣那“三瓜俩枣”。
    她本身是农业专业的高才生,会培育花卉,而且比一般人厉害,也没有什么人会感到奇怪。
    不然,当初她为啥要报考农业专业?
    于是,在求学期间,小梨还在甜水井的家里,开辟了一个小小的花卉培植园。
    一边学医,一边种植,还一边写小说。
    在这个港台言情小说跟武侠小说盛行的时代,小梨觉得可以利用后世跟修仙界的见识,开辟一些崭新的流派出来。
    比如,修仙文、年代文、种田文跟宅斗文。
    无论哪一种小说,都是主打励志、发奋图强,女主就算不是大女主,也一定是励志上进的事业型女主。
    反正,她绝对不会把小白花、白莲花、小三类型的人,三观不正的人,设定会为自己小说里的女主。
    小梨写的第一本长篇小说,《穿越种田之贫家女奋斗记》,是一本非常励志的穿越种田文。
    女主穿越到古代贫苦人家,利用现代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经商种田,发家致富奔小康,种田种出了幸福的人生。
    在这个时代,横空出世了这么一本小说,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无疑非常的有吸引力。
    一开始,肯定不能是出版发行的,而是给报社、杂志投稿。
    她仔细考虑了一下,把这篇小说的前三万字,首先投给了《收成》杂志社。
    这是因为,这个刊物的包容性跟创新意识,都非常的强。在读者心目中,拥有强悍的话语权跟引导力。
    果然不出所料,这篇标新立异的小说,虽然在《收成》杂志社引起了剧烈的争议,但是支持刊登的人还是占了大多数。
    小说一经刊出,迅速的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收成》杂志一再脱销,连续加印了十几次,都供不应求。
    就这一期的杂志,就让《收成》杂志社挣了个盆满钵满。这一期,抵得过过去的十几期。
    《收成》杂志是半月刊,半个月才出一期杂志。
    第一期,《贫家女》刊登了一万字,并预计第二期开始,每期预计五千字,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读者们等不及,纷纷写信、打电话给杂志社,要求一个星期至少出两期。而且一期,必须一万字以上。
    《收成》又惊又喜,开会讨论过后,又跟小梨达成了共识。于是,决定将半月刊改为周刊。
    每一周,刊登小梨的连载小说两万字,让读者看个够。
    为了保证不断更,杂志社要求小梨一次性邮寄五万的存稿去社里,并且每周定期邮寄两万字的稿子。
    同时,杂志社还主动提高了稿费,把给小梨的稿费标准,提到了最高的那一档。
    如今,大批的文学杂志涌现了出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行业内卷非常的厉害。
    《收成》杂志虽然名声在外,早就获得了广大老百姓的认可,但是想要发展的好,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刚好,承蒙小梨看得上《收成》杂志社,这对于《收成》来说,可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大好的机会!
    这个机会只要抓住了,抓牢了,杂志社一定可以发展壮大,不用担心有那么一天,会被挤压的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小梨早就购买了最先进的电脑跟打字机、打印机,不用一个字一个字的用笔写出来,相对来说要轻松多了。
    加上投稿之前,就已经有了二十万字的存稿了,所以杂志社的要求,她很爽快就答应了下来。
    这次投稿,她用的笔名,依然是中学时期的笔名,画满江山。
    时隔多年,画满江山“重出江湖”,在桔城跟广茂县,乃至整个省,都引起了轰动。
    “哎,这个画满江山,好像就是咱们市里的状元小姑娘廖小梨嘛!”就有人非常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