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桢也没想到达辉朗还有这样的烦恼,收到这份电报不由得哈哈大笑。
当然对于达辉朗所部镇压西夏战俘叛乱赵桢更不会在意,他还恨不得将这些西夏人都杀光呢!
不过达辉朗却要求尽量将这些西夏人都押送到东京城,一是可以显示一下大宋的国威,二也是东京城重体力劳动者太缺乏了,想将这些西夏人的俘虏都送到东京城去当苦力。
可是达辉朗却分不出多少人手去押运这些西夏人,因为现在为看守这些西夏人他就已经分出去了1000人了。而如果他的队伍里少了这1000人马的话他的锱重的护卫力量就更不足了。
而且还有那4000匹受伤的马呢!这些马的伤可是要治的,要知道这些马养好伤后在东京城是最少能卖15两银子的,而好一点的甚至能卖到4,50两银子……
这个问题赵桢也挠头,于是让达辉朗跟州府联系,让他们派人接收这些战马,养好伤后再全部送往东京城。
而达辉朗这时也在和赵极和王龙飞联系,让他们派人过来将战马领走,同时让他们也将西夏人的啰鼓帐篷等东西拿走,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
达辉朗留下了1000人马在稷山县看守那将近4000人的俘虏和物资,剩下的人则是跟着他出发了。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气温也下降到零下五六度。在这样的天气下行军真不是什么好事情。
可是这支队伍却是士气高昂,他们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路顶着风雪向前。
稷山县城让达辉朗的部队休整了十天,大家早已解去了疲劳,风雪虽大他们在当天的晚上还是赶到了龙门。
这龙门县达辉朗上次去七星寨的时候曾经来过,这次也算是故地重游。大军还是照以前的规矩在城西三里处扎营,此时提前出发的二十名骑兵已经在城里买了不少煤炭正让人顶风冒雪的送来。
原来这龙门附近是有煤矿的,可以大宋那样低下的生产能力一天也采不了3吨煤,并且龙门这里就算是到了冬季一天也卖不了多少斤。
而且这里的煤价只是东京城的十分之一,两文钱就能买一大筐,并且人家还送货上门。
这一大筐的分量可是不少,达辉朗看过那筐,按现代世界的计量方法这一大筐最少也有150斤(75公斤)……
龙门县令已经知道了这支大军的统帅是达辉朗,上次达辉朗去七星寨支援赵极他们没有遇到,这一次知道达辉朗来了又岂能不过来拍马屁?
龙门县令是带着一大帮衙门管事和乡绅一起过来的,也送来了大量的酒肉来劳军。
对于他们来劳军达辉朗并没有拒绝,东西也收下了,不过对于县令一众人等邀请达辉朗去城里住达辉朗却拒绝了,因为他要和他的那些士兵在一起。
不过达辉朗自己不去城里住却让那几个文官去城里住,因为大雪已经把道路封了,再往前想走也走不了了。
而那些文官却是语调一致,老大不去我们也不去……
达辉朗无法,只好拒绝了县令的好意。
……
暴风雪下了一天一夜后又降了两天温,到第四天头上气温又突然转暖,道路上的积雪开始融化,于是大军又出发了。
只是道路冰雪融化也甚是泥泞,这帮人是历尽千辛万苦继续前进。好在队伍里的马多,每辆大车上又多套上一匹马,这才没有让他们这一路上太过艰难。
又经过十天的艰苦行军,大军终于赶到延安府与赵桢的大军会合。
因为西夏深入大宋境内的东、中两路军基本上全军覆没,所以他们这一路上并没有碰到敌人。
而西夏的西路军也是分散行动,他们遇到的对手是范仲淹和张雨声指挥的那路人马。
对于西夏人在后勤运输线的骚扰行动范仲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也只能在沿途设置堡垒,和周围的县城配合。采用的也是达辉朗的那套坚壁清野政策,只是他和达辉朗的要求不同的是他让人将这些小乡镇的人全部接到县城或是堡垒里去住,并且要求他们带上全部的粮食,什么时候敌人撤底退走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有人不愿意走也可以,但是你们家里的粮食我们可要带走,否则资敌了怎么办?
西夏的西路军对于缩成刺猬一般的宋军营寨也是毫无办法,他们曾经试着进攻一些营寨,可是那些营寨的防守力量都得到了加强,有的营寨之中甚至还有机枪,这让西夏人吃了很大的亏。而且宋军还有两支一千人的机动部队,这两支机动部队都有一辆装甲车,而且他们的火力也很强大,战斗力也相当的强,比地方上那些厢军、乡勇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西夏人曾经集结过三千人马准备对其中的一支机动部队展开偷袭,可是不知道怎么的自己的埋伏却让人家发现了(废话,你以为那天上的无人机是干什么的?)于是宋军列开了阵势。
双方兵力的对比是1:3,骑兵的对比是15:1。
只是西夏人都是轻骑兵,他们的铁甲不如铁鹞子的,因此不适合直接冲阵。
于是西夏人开始分兵进行骚扰作战,只是他们的骑兵还没有靠近宋军就遭到了一种叫做火枪的射击,很多人都中弹落马了。
西夏人顶着越来越大的伤亡想靠近宋军给他们一顿乱箭,可是没靠近宋军一箭之地时他们受到了火枪和弓箭的联合打击,一下子就让他们的伤亡巨大起来。
看到离宋军七十步(100米)时他们的伙伴就被对方的羽箭射了一个对穿,这也让很多西夏骑兵都惊讶的张大了嘴。
等终于冲到离宋军一箭之地时射击的宋军又增加一个新武器,后来他们知道那叫机枪,而机枪的射击直接就将他们的进攻击退了……
西夏军伤亡了近百人,而宋军那边看伤亡人数还不到十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