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他们都不看好你,但偏偏你最争气!
李奇维返回量子研究所后,一改往日的懒散,开始潜心研究拉马努金留下的七个公式。
为此,他已经做好了至少花费二十年的准备。
万有理论,那可是比广义相对论还要难上几个数量级的理论。
若不是他博士期间天马行空,找到了正确的框架。
可能要的时间会更久。
当然,以上都只是可能而已,也许最后依然无法攻克。
物理学的终极,真理的边缘,可不是那么好触摸的。
就在李奇维树立新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时,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验证也到了重要阶段。
真实历史上,康普顿其实是无意间发现康普顿效应的。
当时他把论文发表后,并没有认为这个实验有多么重要。
因为他没有想到可以用波粒二象性去解释。
后来索末菲的学生德拜,看完论文后,立刻认识到其重要性。
他用光的波粒二象性完美解释了康普顿效应的原理。
顿时在物理学界引发轰动。
但是德拜的主业是化学,副业才是物理。
这位大佬的最重要成果是用理论分析了偶极矩的性质。
他没有和康普顿掰扯解释的归属权,显得毫不在意。
所以康普顿才能获得1927年的物理诺奖。
因为诺奖从不颁发给有争议的结果。
这个争议不仅指成果本身对错,还有成果归属问题。
但德拜也转头就获得了1936年的化学诺奖。
大佬就是这么任性。
虽然德拜在化学领域是大佬,但是他的同门,索末菲教授的另一个学生,更是堪称化学界的超级大佬。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鲍林。
如果说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拉瓦锡,他被称为“现代化学之父”,算是化学界的牛顿的话。
没错,就是鲍林。
因为他终结了现代化学。
鲍林除了德拜,还先后师从过玻尔、薛定谔。
所以他是第一个把量子力学引入化学的人。
他用量子力学解释了化学键的本质,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共振理论、电负性等概念。
并因此获得了1954年的化学诺奖。
从此化学的深度就被抬高了一个层次,而不再是物理的附庸。
但是到了大后期,其实研究化学和研究物理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了。
都到了量子级别,只不过是选择的角度不同而已。
所以,如果化学领域能再出一个和鲍林齐名的人。
那么他一定不是化学家,而直接是物理学家了。
鲍林除了在化学领域的突破性成就,他还研究过矿物学、麻醉学、进化论、医学等。
他甚至还差一点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当然,现在的鲍林还只是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一名大一学生。
而他35岁的师兄德拜,则已经是德国哥廷根大学的教授了。
康普顿效应的始末大致如此。
然而,这一世因为李奇维的存在,光的波粒二象性早已传遍物理学界。
虽然依然有很多人不相信,但是愿意去验证的人就很多了。
不会存在康普顿那种粗心大意忽视的情况了。
很多人都想像密立根验证光电效应一样,一战成名。
法国,某别墅内。
德布罗意的哥哥,德布罗意家族第六代公爵,莫里斯·德布罗意,正在他的私人实验室内做实验。
莫里斯从郎之万那里博士毕业后,没有参加工作,直接自己弄了个实验室,研究x射线。
没办法,公爵大人就对科学感兴趣,什么权势和女人都靠边站。
而德布罗意平时如果不去学校,就会来他哥哥的实验室,打打下手。
和李奇维一样,德布罗意也是理论物理爱好者,对于实验完全没有兴趣。
他之所以来实验室,也是被大哥逼迫的。
毕竟他自己能走入物理的道路,还是靠大哥带给他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内容。
因此,兄弟俩的关系很好。
“尊敬的公爵大人,您研究x射线都好几年了,怎么还没有成果啊。”
“目前为止,和x射线有关的成果,已经有四个物理诺奖了。”
“你就算得不到诺奖,发篇《nature》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莫里斯正在组装设备,面对弟弟的嘲笑,头也不抬,自信道:
“请叫我德布罗意博士,谢谢。”
在公爵大人看来,博士头衔可比公爵头衔重要多了。
“哼,诺奖算什么。”
“我现在正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
“上次和郎之万教授讨论后,我已经有了一些思路。”
“一旦验证成功,那我就是终结百年光争的人,那是诺奖都不配的荣誉。”
莫里斯的自信让德布罗意觉得肃然起笑。
他很了解自己的大哥,在科学领域的天赋实在不敢恭维。
有时候他都觉得,这么好的仪器在大哥手里属实是暴殄天物了。
“博士,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
“到时候希望你能带上我的名字。”
“毕竟我也帮了你不少忙。”
莫里斯非常开心,大手一挥。
“好说,到时候给你个二作的身份。”
德国,哥廷根大学。
一个樱花国人正在专心致志地做实验。
他正是仁科芳雄。
战争结束后,他在长冈半太郎的安排下,远赴欧洲深造。
真实历史上,仁科芳雄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进修。
他在哥本哈根大学期间,就是在玻尔研究所工作。
在那里,他与瑞典物理学家,奥斯卡-克莱因结识。
这个克莱因可不是提出“克莱因瓶”的那个克莱因。
“克莱因瓶”是由德国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提出的,是一个数学概念。
仁科芳雄和克莱因两人合作,发表了关于康普顿效应的“克莱因-仁科”公式。
解释了光子与电子相撞后的散射角度问题。
这也是仁科芳雄在学术领域最大的成就。
康普顿本人,按照李奇维的划分,只是t4级-普通物理学家的存在。
仁科芳雄仅仅只是解决了康普顿效应的某个关键问题,就能成为樱花国的物理大佬。
尤其可见,当时东西方在科学领域的差距之大。
而现在,仁科芳雄选择的第一站就是德国。
到了欧洲后,他才明白为何这里是科学的中心。因为这里大佬实在太多了。
仅仅他所在的哥廷根大学,就经常会邀请一些科学界大佬们来此演讲。
仁科芳雄可谓是大开眼界。
同时,他经常能从这些大佬口中听到“布鲁斯教授”的字样。
此刻,他才明白,那个在亚洲如神灵般的男人,在欧洲依然是绝对的巅峰。
一篇仅有2页的论文,立刻就把物理学界搅动的天翻地覆。
仁科芳雄知道,现在哥廷根大学有两个物理小组,同时在研究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验证。
而他本人由于积累不够,目前毫无想法,只能跟在后面慢慢学习。
忽然,一道声音打断了他。
“嘿,仁科,请不要在做实验的时候发呆。”
“抱歉,德拜教授,我刚刚走神了。”
德拜轻轻摇了摇头。
他一开始很看好这个樱花国小子,头脑灵活,虚心学习。
但是接触下来发现,对方的科学戾气太重了,比较阴郁,好像总在想着得到和超越什么。
当然这没什么不好,只是德拜个人不喜欢而已。
世界各国的物理学者们,都和莫里斯、哥廷根大学研究组一样,摩拳擦掌,想要证明光的波粒二象性。
当然,对于像卢瑟福这样的顶尖大佬们而言,就没有亲自下场了。
因为理论已经被布鲁斯教授证明完了,剩下的只是验证实验。
大佬们追求的是原创实验,是实验倒逼出理论,而不是理论指导实验。
与此同时,一则小道消息忽然从卡文迪许流传出来。
“震惊!布鲁斯教授又放出预言。”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康普顿和吴有训,很有可能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
消息一出,瞬间在物理学界引发轰动。
卢瑟福在实验室挨个训人。
“哪个小兔崽子传出去的,给我站出来。”
“都不承认是吧。”
“那好,从明天开始,所有人必须晚一个小时离开实验室。”
众学生面露悲苦,卢瑟福则得意一笑。
可怜的卢主任,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剥削研究生最狠的手段了。
大多数人都对这则消息保持谨慎态度。
毕竟以布鲁斯教授的身份地位,没有必要说这种话。
对于他老人家而言,哪个人做出来都没有影响,只是为他的理论锦上添花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样,康普顿和吴有训算是出名了。
吴有训倒还好,毕竟是第一届物理奥赛的个人金牌得主。
但是他的名气主要还是在学生圈子里比较大。
基本上所有大学的天之骄子们,都把他当成超越的对象。
而在真正的物理学家们看来,年轻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至于康普顿,则完全是nobody了。
连他的大哥卡尔教授在学术圈子里都名声不显,更别说弟弟康普顿了。
因此,当众人知道布鲁斯教授竟然看好这两个人时,显得很不可思议。
没有多少人看好他们。
“布鲁斯教授这次恐怕要失望喽。”
“玻尔和钱五师厉害,那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布鲁斯教授当导师。”
“名师出高徒,牛逼是应该的。”
“但是康普顿和吴有训好像是自己独立研究吧。”
“密立根教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为他们的导师。”
“哎,这年头,没有一个好的导师,想要做出成果实在太难了。”
“我觉得他们俩不可能成功。”
甚至还有居心叵测之人,想要借此机会诋毁吴有训和华夏。
“呵呵,吴有训再厉害,也只是考试厉害。”
“他参加奥赛做的那些实验题,都只是前人成就的重复而已。”
“而现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需要的是原创能力。”
“一个人学习考试能力强,不代表真正的科研能力也强。”
“而且以华夏目前的底蕴,不可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但是也有很多人反驳。
“那华夏的于隐怎么说,他的成果不是原创吗?”
“呵呵,于隐不也是布鲁斯教授的博士吗?”
双方争论不休。
德国物理学家,1905年物理诺奖得主,莱纳德更是公开发文。
他表示华夏出现布鲁斯教授只是偶然,那里不可能有本土的天才诞生。
莱纳德鼓吹所谓的“德意志物理学”,宣扬科学领域的种族主义。
一时间,莱纳德的言论得到了不少拥趸,比如德国物理学家斯塔克。
真实历史上,莱纳德疯狂批判爱因斯坦,而斯塔克则批判海森堡。
此刻,处于风暴中心的吴有训和康普顿二人,则对外界的评价置若罔闻。
他们俩已经完全依然沉浸在实验中。
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
最近实验室的大新闻,无疑就是那个新来的华夏留学生。
对方已经连续坚持2个多月,每天都奋斗到了晚上12点,甚至还通宵了好几个晚上。
如此努力程度,简直让实验室的其他学生胆寒。
这个时代的美国,可没什么劳动法,不然恐怕有人就要去举报了。
“华夏人都这么可怕吗?”
“如果每个人都像吴这样,华夏怎么可能在科学领域那么落后。”
“我感觉是布鲁斯教授把他们的血性激发出来了。”
“你们难道没发现,所有来美国留学的华夏学生,他们全都把布鲁斯教授当成神灵对待吗。”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受过布鲁斯教授的恩惠。”
“厉害,实在太厉害了。”
“哪怕吴做不出实验,我也佩服他。”
“有这种精神,干什么都不会差。”
康普顿听着众人的议论,微微一笑。
他早已被吴有训的勤奋所折服。
天才不可怕,但又天才又努力,那就有点可怕了。
会让人产生一种绝望的感觉。
“吴,真期待我们的成果发表的那一天啊。”
“他们都不看好你,但偏偏你最争气。”
吴有训抬起头,露出洁白的牙齿。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