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全线沦陷
作者:暮叶知秋   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最新章节     
    导弹远程精确打击、空中洗地式轰炸、炮火饱和式覆盖..................
    这三板斧砸下来。
    面对越过边境线如潮水般涌来的大新钢铁洪流。
    留给沙斯军队的只有全面性的大溃败...................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漫天飞舞的风雪中,正在上演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战场大追逐。
    这种壮观的场面剧烈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感官令人倍感震撼!
    你追我赶!
    你在前面疯狂的跑............我在后面疯狂的追...............
    沙斯人部署在边境地区的200多万大军全线溃退。
    失去指挥且刚刚经受了三场“非人摧残”的沙斯部队现在不约而同的做出了相同的两种选择。
    面对越过边境线滚滚而来的大新军队——受惊过度的沙斯人要么原地放下武器举起了白旗。
    要么放弃阵地展开了疯狂的奔逃...................
    十月二十八日注定是令沙斯人刻骨铭心的一天。
    这一天,沙斯人号称固若金汤的边境防线被大新军队一举撕成了碎片!
    名将坐镇,重兵防守,精心布防的边境防线在“寒冬行动”中仅仅坚持了几个小时而已。
    毫无疑问——大新军队再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军事奇迹!
    十月二十八日早晨九点十五分。
    罗刹科经过反复确认后终于确定了边境防线已经全面失守的残酷事实。
    沙斯边防军防卫司令部被摧毁。
    被沙斯高层寄予厚望称其为沙斯军界定海神针的康斯格奥·坦丁诺维奇·泽维尔也被证实确已阵亡!
    一代军神还没有来得及发力便悄然陨落。
    康斯格奥·坦丁诺维奇·泽维尔也成为了新沙战争中首位阵亡的高级将领。
    同时也是军衔职务最高的阵亡者.................
    对于沙斯方面,泽维尔的死不仅给罗刹科雪宫带来了难以置信的震动。
    还直接严重影响了整个沙斯军队的士气。
    要知道,在整个沙斯军界——泽维尔一直都是一个不败传说。
    很多沙斯士兵和军官都将其视为偶像和精神支柱。
    在他们的心中——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
    沙斯军队都会在泽维尔的指挥下击败他们的敌人!
    可现在,他们的“战神”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没了.................
    相比于边境防线的全面沦陷,这种希望破灭的打击才是最令沙斯高层头痛的。
    -------------------------------------
    罗刹科——雪宫。
    “难怪新国小皇帝敢这么狂妄!”
    “新国人手里果然有后手!”
    “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尽快搞清楚新国人到底对我们使用了什么武器!”
    “还有——马上召集希罗诸国大使。”
    “沙斯身为希罗联盟组织的成员国,现在我们正在遭受新国人的武力入侵。”
    “根据希罗联盟组织密约他们有义务和责任对沙斯施以援手共同对抗新国人.....................”
    沙斯总裁愤怒的将咖啡杯狠狠摔在了地上:“颠国人这帮蠢货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这一切分明就是新国人一手安排的阴谋。”
    “新国人只不过扔给他们点甜头说几句漂亮话就把这帮蠢货给玩弄于股掌之中了!”
    “特别是自以为是极度愚蠢的颠国人——竟然还想着来个坐山观虎斗!”
    “告诉他们——如果沙斯被新国人征服。”
    “新国人就等于是敲开了希罗世界的门户!”
    “沙斯一旦倒下,下一个被征服的将是整个希罗!”
    沙斯总裁那饱含愤怒的咆哮充斥着整个雪宫。
    他现在最痛恨的反倒不是跨过新沙边境的新国人。
    而是那些之前还口口声声说要一起对付新国人却在沙斯真正遭受大新军队攻击的时候选择围观看戏的希罗诸国!
    一个又一个的噩耗不断从前线传入雪宫。
    使得整个雪宫被笼罩在一片前所未有的紧张氛围之中。
    沙斯总裁将一腔怒火全部都发泄到了希罗诸国驻罗刹科大使们的身上。
    丝毫不顾及颜面的当面怒斥着希罗诸国的愚蠢以及他们不遵守联盟约定的做法。
    甚至,沙斯总裁当着颠国大使的面。
    大骂提出“旁观策略”的颠国总裁布鲁克·温德尔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耻、最愚蠢的蠢货!
    不过,宣泄怒火后。
    沙斯人知道——有新国人的外交天团从中作梗。
    希罗诸国不会因为他们的破口大骂而轻易改变所谓的“旁观策略”。
    所以,这场战争终究还是得依靠沙斯人自己独立承担这一切。
    现在摆在沙斯高层面前最紧迫的问题是——在边境防线突然沦陷,所有军事部署被彻底打乱的当下。
    快速重新制定出一套新的应对方案来阻止大新军队向罗刹科推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