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军事要塞
作者:追狗少年   亮剑:带着特战中队打鬼子最新章节     
    林书兵推了推眼镜,慢悠悠说了起来。
    “太行山基地因为构造特殊,空间有限,而且终日不见阳光,不适合长久驻守。所以,在石坡乡和大峡谷镇建设两个地面军事要塞很有必要。”
    王猛接着林书兵的话往下说。
    “我能从国外搞来大量的钢筋水泥,完全可以满足建设两个军事要塞的需要。至于人力方面,我们可以雇佣当地老百姓建设外围设施,内部由咱们的战士建设!”
    李云龙点点头。
    “那我们举手表决!”
    不出所料,参会的私人都一致同意。
    林书兵作为里面学历最高的人,自然承担了项目总指挥的任务。
    他一边忙着在屋里画草图,一边让战士们先平整地基,再把掏空太行山挖出来的那些石头运到石坡乡,随时做好开工的准备。
    三天之后,熬成熊猫眼的林书兵带着草图,找到了李云龙和王猛。
    按照林书兵的规划,整个基地呈现为正方形,占地一千四百亩,总体分为外侧防卫区和内部区域。
    【外侧防卫区】
    最外侧是由壕沟、高墙、观察哨、要塞炮位以及高射炮群组成的防卫区,分为地上两层地下两层。
    地上第二层是开放式的巡逻通道,每隔一百米都有一个钢筋混凝土制作的班级防御工事,配备重机枪两挺。
    地上第一层是炮位,提供强大的火力压制。虽然是地上第一层,但是地基整体垫高两米,实际上对于外部平地来说,更像是第二层。
    按照规划,地上第一层保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必须至少有二十个可以容纳大口径榴弹炮的要塞炮位,作为该方向的防卫武器。
    并且每个要塞炮位必须保证能扛住鬼子的航空炸弹以及150榴弹炮的直接轰击。
    另外正方形要塞的的四个角的内侧,都分别配置一个高射炮连,负责外围的防空。
    地上一层的各个炮位都用两车道的公路连接,方便运输弹药以及灵活调动轻重火炮。
    地下一层为武器弹药库,直接给地上一层、二层提供弹药补充。
    地下二层为避难所,与内部区域的地下相互连接。
    【内部区域】
    内部区域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
    生活区,可以容纳五千官兵生活起居,包括食堂、医院、澡堂等等。
    训练场,由轻武器射击靶场、车辆训练场、操练场、武器弹药库组成。
    车辆停放场,修筑大量的地上车库,供各类车辆、坦克停放,防止敌人轰炸或炮击。
    办公区域,包括纵队司令部,各团营连办公室,以及炮兵学校、坦克学校等学校的教室。
    生活区、办公区域、训练场以及车辆停放场,地下深挖五米,全部用钢筋混领土浇筑,作为避难场所。
    地下避难场所与外围区域的地下二层层通过巷道连接,可以随时支援。
    另外地下避难场所,有完备的生活设施,可以供五千人在无任何外部支援的情况下,坚持至少半个月。
    李云龙对整体规划很满意,以前在大别山编筐的时候,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睡觉就已经心满意足啦,现在竟然可以拥有一千四百亩的要塞?
    想都不敢想。
    李云龙同意之后,王猛迅速兑换了三十台挖掘机、三十台推土机以及四十台压路机和打桩机。
    然后让以前在水电部队干过,二次入伍到特战队的战士,手把手那些机灵的战士,只要能把机器开动起来,能把坑挖出来,就直接上岗。
    边干边学,上白台工程机械热火朝天的干了几天。
    紧接着王猛兑换了一百吨水泥还有各类型号的钢筋。
    王猛又兑换了一百辆自卸工程车,把挖出来的装载到一旁,等地下一层浇筑完毕之后,再把土回填,整体垫高。
    另外一百辆工程车也源源不断的把太行山里的石头往基地拉,准备用来修筑地上建筑,保证这些建筑能够扛得住至少100毫米口径以下的炮弹直射。
    王猛从太行山基地往下,看着热火朝天的军事要塞,心里竟然有几分包工头的感觉。
    “猛子,看啥呢?”
    王猛一个恍惚,要不是被李云龙唤了一声,还真的入迷啦。
    “司令,咱们得加紧开工,争取早点投入使用。另外今天早上我也把各高射炮连还有高射炮营调动到要塞的四周,防止鬼子捣乱。”
    “嗯,老赵和林总指挥今天带人去周边乡镇招募青壮劳力来干活,估计已经到了。”
    赵刚和林书兵刚刚到那些根据地与小鬼子占领区,中间区域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又以为来了抓壮丁的,都躲了起来。
    后来听说是赶走小鬼子的独立纵队,这才愿意出来,听赵刚和林书兵白话。
    “乡亲们,我们这次来是请大家去石坡乡做工,每天管饭,而且等按月给工钱!”
    吃不饱穿不暖的老百姓一听管饭还发工钱,各个都争前恐后的报了名。
    赵刚挑了一有技术的老百姓,比如泥瓦匠、石匠、木匠等等。
    独立纵队的卡车把人一车车的往军事要塞的工地拉。
    两千多名壮劳力,再加上万名的独立纵队战士轮流投入到工地,竟然能保证工地上的工人每天能达到六七千人。
    林书兵的眼睛不是白戴的,不到一个月就把基地建设各个项目,捋的顺顺溜溜。
    把任务分包给各个团的团长,让他们把盖房子、打地基当做是战斗任务来完成。
    一团张大彪负责外围防卫区域建设。
    二团与三团分别负责内部两块区域的地下掩体浇筑。
    炮团除了高射炮连,其他的战士被到山上打石头,然后装到运输连的车上,往回来。
    骑兵连的战马都暂时成了运输的骡马,承担了卡车进不去地方的物料运输。
    特战队的战士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恶补了建筑知识后,都充当起了现场的“小包工头”。
    侦察营以排为单位散出去几十里地儿,防止敌人突袭。
    坦克营作为战备力量备战,接到侦察营的敌袭的消息,立马出动。
    距离过年不过三个月而已,李云龙日盼夜盼想住上新房子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