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将李自成逼死于九宫山之后,多尔衮便认为那弘光朝廷不足为虑】
【他让吴三桂自觉交出兵权,回到辽东解甲归田】
【吴三桂寄人篱下,自然不敢反驳,正值青年的他,乖乖跑到辽东过上了养老生活】
……
秦朝
嬴政漆黑的眼眸中没有半点波澜,他淡淡一笑:
“不仅要背上千古骂名,或许小命也难保了。”
……
汉朝
汉光武帝刘秀见到如同被清廷当枪使的吴三桂,眼底的冰冷一闪而逝:
“狡兔死,走狗烹吗?作为叛徒,能有一次异心,如何让人相信不会有第二次?”
……
【可是,很快,多尔衮便遇到难题了】
【他过于小瞧汉人,形势刚刚平定,就在南方残暴的推行剃发令】
【这很快引起了汉人的强烈反抗,各地的反清运动此起彼伏】
【一些原本投降清廷的明朝将领看着形势大乱,也就跟着反水】
【多尔衮手足无措,眼看要丢掉已经到手的半壁江山】
【焦灼之中,多尔衮不得不重新启用吴三桂等降将,让他们领兵出征】
【吴三桂接到命令之后,便去镇守汉中】
【汉中在陕晋一带,地理位置非常关键,属于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陕西一带有大量的农民军余部,同时还有蛇鼠两端的明朝降军躁动不安】
【在吴三桂率军抵达汉中之时,情况更为恶劣】
【不少地方的降将揭竿而起,试图抵抗】
【吴三桂则大展拳脚,不出多长时间,便将这些反清势力全都剿灭】
【如此尽心尽力,劳苦功高,多尔衮自然是重赏有加】
【当时吴三桂每逢战事,必然横刀跃马,冲在最前】
【多尔衮得知之后啊,十分爱怜,特意下了一道命令,说:
“你现在贵为王爷,要爱惜身体,坐在后方指挥就好,不必身先士卒了!”】
……
明朝
一些将领在看到吴三桂为清军如此卖命,幽深的目光一直落在他的身上:
“有这般英勇,为何不用来报效大明?”
“想要为蛮夷建功,然后得到他们的垂怜吗?可是,自古以来,哪个叛徒会有善终?”
“那个叫多尔衮的,一看就不是善茬,你吴三桂若真有功,会记到你的头上吗?”
……
唐朝
李世民注视着这一幕,眼神中也是透露着几丝无奈:
“杀外族时尚不能尽心尽力,可面对汉人同胞却宁肯下死手,怪象啊!”
……
【对于吴三桂来说,多尔衮权倾朝野,只要抱住了这棵大树,后半生衣食无忧】
【然而,事情显然没有这么顺利,多尔衮在一次外出打猎的时候不慎跌落坠马】
【几天之后,便在病床之上昏死过去】
【多尔衮生前名义上是摄政王,但实际上却是有皇帝之权,他独揽朝政,飞扬跋扈,完全不把顺治帝放在眼里】
【顺治自然也恨透了他,因此在多尔衮死后,顺治便开始清算他】
【不仅把它定为阴谋篡权的大罪人,又斩杀了多尔衮的一众亲信】
【这其中,还有多次为清廷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
【这些动荡让吴三桂非常害怕】
【毕竟,他也是备受多尔衮器重的人】
【为此,他特意跑到京城觐见顺治帝,主动表忠心】
【顺治虽然年龄不大,政治智慧却挺优秀,与其把吴三桂定性为逆党,推向对立面】
【还不如把这位将才收为己用】
【所以,当吴三桂来到朝堂之上,顺治帝便格外恩宠于他】
【吴三桂感激涕零,带着顺治帝的圣旨,义无反顾的向川蜀等地出征】
【面对川蜀地区的乌合之众,吴三桂花了仅仅四个月的时间就将其基本扫平】
【可是接下来,在大西军孙可望、刘文秀的一番部署下,清军是丢盔弃甲】
【最后只剩下孤城保宁一座,又被刘文秀大军团团包围】
……
清朝
康熙看着此时正值盛头上的吴三桂,冷峻的目光之中,透着几抹嘲讽之意:
“留吴三桂,只不过是想要安抚他,这么一把好用的刀,不让他沾上点汉人的血,又怎么会对清廷俯首称臣呢?”
……
【守城清兵的兵力不足,人心惶惶,就连吴三桂,也准备跑路】
【经旁人苦劝,他才留了下来】
【然而,保宁城三面环水,一面朝山,连条退路都没有,还被人家优势兵力给围了】
【可以说,这已经是死局,但是吴三桂毕竟久经沙场】
【一番观察之后,他找到了刘文秀布阵的破绽】
【等到刘文秀开始攻城的时候,吴三桂则一反常态,主动出城迎击】
【这让得刘文秀的大军疑惑不解,但是吴三桂却领着精兵全然不顾,朝着刘文秀最弱的一支人马杀去】
【很快,败兵四散溃逃,将刘文秀大军队阵型冲得乱七八糟】
【吴三桂趁机掩杀,只几个时辰,便大获全胜】
【保宁之战获胜之后,吴三桂正式发起了大举反扑】
【重新夺回了川蜀的大部分地区】
【捷报传到京师,顺治帝非常满意,赐给其规格最高的御用之物】
【吴三桂得到封赏,接下来又是喜事连连,他的儿子吴应雄,正式迎娶了建宁公主】
【吴家和爱新觉罗家族就此结为了儿女亲家】
【能娶到公主,当上驸马爷啊,这可是无上的荣耀,哪怕是一些老资格的满洲大臣,那都是为之嫉妒】
【后来,满清能独当一面的老将死的死,病的病,八旗军队又战斗力直线下降,这使得吴三桂的地位则再度提高】
【顺治推行以汉治汉的策略,吴三桂自然成为他倚重的代理人】
【各种荣誉加身,倒也是顺理成章得将吴三桂推到了极高的地位】
……
春秋战国时期
一些谋臣的瞳孔之中翻涌着复杂的精光:
“这个顺治可真是算得精明,汉人来杀汉人,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吴三桂被抬得太高,最后定然会不堪其重,跌得很惨!”
……
五代十国
李存勖带着一缕诧异:
“身为降将,竟然还有这种待遇,这清廷难道不怕这二五仔手握重兵,再度反水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