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孩子王,续
作者:哈雷星   山村孩子王最新章节     
    第二十六章、高中毕业
    1976年元月8号,一颗巨星陨落,全校的师生都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一时之间哀思难眠,因此,毕业典礼活动也无条件地向后顺延
    元月15日,毕业茶茶话会如期举行。上午8点半,两个班的128名同学和全校的授课老师以及学校的行政领导,都迈步进入了学校小礼堂
    礼堂内尽管摆放了糖果和饮用水,可是没有一个人去吃糖果,喝开水,也没有一个人大声说话,大家几乎都是沉默不语,这是因为人们还在悲痛当中,没有走出来
    直到郑校长走上讲台后,大家才举目凝望着老校长,依然没有一个人说话
    老校长也沉默了良久,才咬着牙张开了口
    “大家上午好,尽管我们还沉浸在悲痛之中,没有拔出来,但是欢送青年才俊们走向社会,为祖国做出贡献,也是我们迫不及待要做的事。
    所以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讨论一下,我们这128名同学,面对今后的人生,会都有些什么样的志向。老师们又有哪些指导意见呢?同学们对学校都有哪些要说的话呢?大家不拘形式地谈谈吧
    尽管老校长已经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可仍旧很长时间没有人开口讲话,也没有人带头鼓掌
    直到点了名,孙振西老师才清了清嗓子
    “学校领导把高二(一)班交到我手上,两年来我有负领导的期望,没有带领好这个班。
    “可以这么说吧,同学们大部分学习时间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所必须学习的文化课知识,所有同学基本上都是一知半解。
    “我对不起这个班全体同学,在此,诚恳地向大家说声对不起!亲爱的同学们”
    同样,孙老师讲话结束,也没有听到掌声
    这时,洪振国接过来说:“孙老师,千万不要这么说,自然界的不可抗之力,有时还真的可以人定胜天,但社会的不可抗之力,往往就让人无可奈何。
    “这不是您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也承担不起您的道歉。只期望着能有更多的像您这样,拥有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的好老师。”
    李秀梅也紧跟着打开了话匣子,“老师们捧着一颗心来,没带半根草去,您们为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操碎了心,我们会永远铭记在心的。
    “真心祝福全体老师永远幸福快乐地活着,更加真诚地团结在一起,为红山中学的发展振兴再创辉煌!”
    这下,王明阳组长带头鼓起了掌,可掌声稀稀落落,只有几个人与之共鸣
    大家的心情更是沉重的,巨星陨落的痛还没有消除。这届毕业生没有学到真正的本领,也是老师们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这时候,顾老师也捡起了这个话题,“刚才洪振国同学说了,这个社会有不可抗之力。可是,我们全体老师是否真的去抗争了呢?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努力,但是收效甚微。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会永远成为扎在我们老师心上的一根刺。虽然我们没有负罪感,可我们真的于心难安呀!”
    紧接着,教导主任石富强也发话了,“教务的失察,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凭心而论,全体教师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功过自有后人去评说吧!”
    郑校长再次站起身,“至于同学们的学习状况,谁来承担这个责任,这个课题就暂时放一边吧,我总想听听大家对学校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又是长时间无人答话,100多人的小礼堂内几乎是万籁俱寂,只能听到人们的呼吸声。万般无奈,老校长又开始点名了
    洪振国不得不站了起来,“敬爱的校长、全体老师,我们即将离开学校,今后除了来看望大家,恐怕返校的机会是不多了。
    “至于学校的今后发展,我想高中要进一步加强,无论从师资的建设,再到设施的配套,都有待于更加努力。
    “当然,目前全体老师付出的辛劳,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叫我来提议,那才真的是班门弄斧,让人齿寒呀,我自愧没有这个资格,还望老校长和各位老师海涵。
    “我自己今后也还十分渺茫,暂且扎根农村促生产吧!”
    洪振国刚刚说完,全场都是一声长叹
    这毕业茶话会也就不了了之,在嗟叹声中散去了
    至此,于元月18日,洪振国、李秀梅也打点了行囊,要返回老家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草草地结束了高中生活。
    这一年他俩可都是 20 岁的 大姑娘、小伙子啦
    隆冬的寒风呼呼地刮着,这一对青年人耷拉着脑袋,漫无目标地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
    “振国,两年来,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茶话会上不便多说,现在可以尽心地谈谈吧,今后有什么打算呢?你现在可没办法去陪我了哦!”李秀梅拽着洪振国的胳膊说
    “说实在的,秀梅,我们都是大人了,再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了,有时,也得注意一点影响。”洪振国岔开了话题
    “ 你真坏,我不跟你说了。”李秀梅佯装生气的样子
    不知不觉回到了洪祠学校,洪振国把李秀梅的行囊送到了她的房间,又去拜访了毕老师,简单地唠了几句,也就背着自己的行囊回家了
    望着渐行渐远的洪振国,李秀梅的双眼湿润了,他这才感到心里是那么空落落的
    洪振国也是无精打采的,一甩行囊,一屁股瘫坐在床上
    他们俩谁都找不到学成归来的感觉,当然也不至于失魂落魄,生活还得继续下去。这才刚刚踏入社会,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第二十七章、会计工作
    过了年,正月十八这天,李秀梅就去县城关雏鹰幼儿园上班去了。他也不好再喊洪振国来送他了,只好一个人背着行囊,搭乘公共汽车去了县城关
    而洪振国也在正月十六,经红湾生产队全体社员大会推选,进了生产队革命领导小组,担任了生产队的会计工作
    这几天正在忙着会计的交接,也没有时间去看望毕老师,更没有时间去送李秀梅了
    正月二十这一天,大队里召开大队会计会议,地址选在红湾学校新建的礼堂里。洪振国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去看望毕老师
    因为还在正月里,还算是新年,洪振国也不好空着手,只好在生产队借支了一点经费,买了糖糕
    还在房间的走廊上,秀美的三妹李秀芝就喊了起来,“妈,振国哥来啦!”
    毕老师连忙迎了出来,洪振国把糖糕递给了李秀芝,走到毕老师面前,向毕老师问好
    毕老师抓住洪中国的大手,激动地说:“听说你选进了生产队的领导小组,当上了会计是吧?”
    “今天大队在这里开会计会议,不然,你这个大忙人,可没时间来学校闲逛哦!”
    洪振国也不避讳,“是的,今天来开会计会议,这不,特地来早点看看您呀!”
    毕老师却怪笑起来,“呵,在我面前就别装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嘛!可惜秀美这丫头,18就搭车去县里报道去了,你一个大忙人,也没有时间来送她。好在她也是20岁的大姑娘了,一点行囊她还是背得动的。”
    这一下把洪中国的脸,说得红到了耳根,“老师,您就别取笑我了,我们俩啥事都没有哦!”
    秀芝一见,便嚷起来,“妈,振国哥害羞啦!”
    毕老师这才一本正经地说:“也好,进了领导小组,今后推荐上大学的机会就多了一份。坐下喝点水吧,中午大队在学校食堂烧饭,我就不用慰劳你了。”
    说着话,大队会计张振顺,也来到了学校礼堂里,洪振国趁机也溜走了
    走进学校礼堂,洪振国瞄了一眼,简单地数了一下人数,12个生产队已到了 10 个人,他也就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
    大队会计在生产队会计手续移交的时候,就到了他们生产队来了,也就不用彼此介绍了
    9点整,所有人都到齐了。张振顺清了清嗓子,“今天把大家请来,主要是彻底弄清楚新的记账方法。
    “现在上面对会计的账目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要做到日清月结,月结表一定要平,相差一分钱都要找出来,可不像以前纳一下就行了,必须要平。
    “今天互相交换,检查各生产队的会计账有没有漏洞,查出问题集中改正。”
    两两交换着检查,洪振国的红湾生产队的账是刚刚新建的,也就不需要再查了。所以他帮着大查大队的账。大队的主要是现金流水账,只要收支平衡就可以。
    财产只要看一下登记表,是否登记清楚了,估价是否正常,其余的也没有什么好查的
    洪振国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查完了,因为他算盘打得非常熟练,很快就核查清楚了,余额基本无误,就交还给了张振顺
    两年的会计工作中,最让洪振国伤脑筋的,是每次分粮时带来的麻烦
    每一笔都要见秤,还要记账,一直陪着保管员到分粮结束。还有那些挑不动的,帮着把他们送回去
    最头疼的是分山芋时,一堆堆的山芋摆在一块块的地里,抓阄,抓到哪一堆就是哪一堆,自己把它拣好,再挑到保管员这里来称
    有劳力的天黑前都能称好,挑回去下地窖,有几户没有男劳力的,总是到晚上十一二点还在捡山芋,称好也只能放在地里,洪振国总是要帮着把他们送回家
    那漆黑的山路上,挑着一百七八十斤的担子,高一脚低一脚,稍不留神,就连担子一起摔下了山坡。危险随时随地地伴随着他们。因为山芋挖出土面,受冻一夜就冻坏了,必须及时下地窖。保管员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帮着送山芋只能是落在洪振国的肩上
    有时没有及时帮他们送,还被指责没有发扬雷锋精神
    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年终决算时,也常常让社员指责,四舍五入,把他们的4两稻子舍了,还要遭到骂娘
    哎,真是无奈,小农意识太强,真的难应付。洪中国也只有忍气吞声
    第二十八章、时政新闻
    1976年春,领导层对学习抓得更紧了,红山公社召开了三干会,也就是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大会。会上,公社革委会主任潘红光,严格地要求要加强学习管理
    据此,他布置了任务,下达了订报纸的指标,各大队县级以上的党报要全部订阅,各生产队要订阅省党报一份,每星期至少要带领全体社员集中学习党报一次。
    不参加的扣除2分以上的工分,准时参加的记一分工。其实,一份工,分红最高的也只有七八分钱,部分社员根本不在乎
    红湾生产队带领大家学习党报的任务,自然就交给了洪振国。他在每个星期一这天晚上,就拿着报纸到队屋里,选择重要的新闻,读给全体社员听
    听完后,队长洪伟才还带着大家展开讨论,说得好的还要进行不等的工分奖励,有时讨论还真的很热烈
    一次学习中,洪振国突然发现大寨的经验还真的值得学习,于是提议大会讨论,可不可以在我们红湾生产队,也开山造田
    去年在山冲的上面,修了一座水库,利用这些水资源,如果把下面这些小山坡上的旱地改造成水田,这样可以大面积地提高粮食产量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洪中国的这个提议
    说干就干,大家你出谋,我划策,确定改造哪些地方,从哪里改造起,制定好了方案,决定划片承包给每一个社员,按改造的土方工程,计算工分,土方的计量由洪振国和记工员洪福来担任,并负责坡地表层肥土的收集与填补工作
    社员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将30多亩的山地,改造成为较为肥沃的水田。同年,粮食产量翻了一番,由原来的亩产400斤,达到了长江流域的纲要,亩产800斤
    因为交公粮还是原来一样多,这样社员们的口粮或工分粮却提高了1倍多
    社员们一个个笑逐颜开,可是洪振国却因此倒了个大霉,也许,这是他人生命运所决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