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是女儿,是妻子,更是你自己。
作者:榆钱儿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最新章节     
    弘历和弘曕上了三天学,就继续盯着修路去了。
    这次用的时间少了一些,不到一个半月,就修好了。
    最后结束的那一天,陛下亲临,百官到场。
    城里的百姓纷纷出来围观,一时之间,道路两旁聚集了很多人。
    雍正亲自赐名,这条路以后就叫康庄大道。
    届时宝亲王提起立碑留名一事,直接获得了陛下的应允。
    事后,弘历请了京城里最有名的雕刻师傅,选了一块上好的红色系花岗石。
    然后又在靠近圆明园的这一边选了一个好位置,碑文内容是弘历和范时纪还有海寿三人一同协商确定的,定下来之后也呈给皇上看过。
    其中包括动工开始日期,完成日期,出资人员,施工人员,还有整件事情的简介。
    石碑落成之日,工部所有的人都围着它看,里三层外三层的。
    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名字,有一天居然也能被刻在石碑上,受世人瞻仰,甚至说不定还可以传承后世。
    在此之前,工人,从未获得过此等殊荣。
    众人站在石碑跟前,找到自己的名字,想伸手去摸一下,但是伸到一半又缩回来了。
    这是新的,不能摸,摸坏了就不好了。
    虽然知道花岗岩是非常坚硬的石头,但是他们还是忍住了上手的冲动。
    只是就那么站着,看了很久很久,都不愿意离开。
    从今天开始,左邻右舍再问起官职,他们就可以坦坦荡荡的告诉对方,自己是工部的。
    也可以放言,“城外的康庄大道知道不,就是陛下赐名的那条水泥路,是我参与修的。
    这条路的碑文上,还能找到我的名字呢,这也是陛下过目过的。”
    而那些当初出资的官员家眷,也都十分兴奋。
    当她们踏上这条水泥路的时候,心中居然升起了一股与有荣焉的感觉。
    毕竟,能修成脚下踩着的这条路,她们也算有一份功劳。
    富察氏的感触最深,这么多年以来,她第一次觉得,自己终于参与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以往的那些事情,一个乖巧的女儿,一个贤良的妻子,并不是非她不可。
    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的,换了别人,一样也能做到。
    或许她在这些方面做的不错,但是,始终没有自我的成就感。
    这件事不同,众人一起集资,是她说动的。
    工人的饮食,是她参与提供的。
    虽然她在石碑上,只有一个出资者的名字,但是她自己知道,在她的心里,有什么东西,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
    见识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她好像已经不想再当那个深宅大院里的贵妇了。
    她想要做一些别的事情,她想走出来。
    甚至,她开始觉得,为什么不能呢?
    正式通车之前,宝亲王、六贝勒、海寿和范时纪曾一起协商。
    为了驾车的安全考虑,他们最终初步商议出来一系列的规定。
    《大清交通细则》第一版成功问世,其中包括以水泥路中间为界,分左右两边为一来一去两个车道。
    因为此次的路是先修了一半然后又修了一半,所以在整条路的最中央有一条贯通的窄缝。
    当初留下缝隙一方面是考虑到热胀冷缩,这是范时纪他们改造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
    虽然这种变化并不明显,但是确实存在。
    除此之外,他们修一段长度就会注意切一条缝隙出来,因为如果不切成一段一段的,会容易发生崩裂。
    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每段路基的沉降,这样便于后期的维修和保养。
    如果是整块的,有损坏的时候难免会影响其他路段。
    现在正好可以用来区分车道。
    行人靠路边,马车要注意远离行人,但是不能过界。
    夜间行车前后都要留一盏灯笼,要注意控制车速。
    如果马车撞到了行人,双方可以当场协商解决办法。
    协商不出结果的时候,可以告官,由官差到场判断案情,然后一同协商。
    ······
    这些细则,弘历一一整理记录下来,形成书面文字,写成奏折呈给了皇上。
    雍正在上朝的时候拿出来让百官商讨,最后稍加改动,就明文规定颁布了下去。
    这条路修好以后,住在城内的官员上早朝就方便许多了。
    他们再也不用大半夜的就早起,然后一路摇摇晃晃,颠的生不如死才来到圆明园。
    如今上朝的路上,一路畅通,马车跑的很快也很平稳。
    多铺一床被子,他们甚至还能在马车上小憩一会儿。
    集资时第二天没来的官员家眷,如今可后悔死了。
    现在她们已经快成了京城贵妇圈里的笑话。
    就连那些没被邀请的官员家属,出席宴会活动的时候都会拿她们出来调笑。
    有些人说她们鼠目寸光,没眼力见儿。
    人家堂堂阿哥福晋,哦,现在已经是宝亲王福晋了。都亲自下帖子邀请她们去,机会都递到眼跟前了,愣是没抓住。
    有些人说成天守着那些个银钱,像个守财奴似的,有什么用啊!
    该出手时不出手,多好的扬名机会,硬生生给错过了。
    要是当时得到邀请的是自己,肯定不会错过。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都阴阳怪气的替她们惋惜。
    整的这些夫人都不敢出门社交了。
    其实,她们当中,有一些属实冤的很。
    当时并不是她不想出钱,而是家里的老爷不让出钱。
    她掌握不了财政大权,只能作罢。
    事到如今,说什么都为时晚矣。
    最让人生气的是,这些老爷当差回来,还要往家里撒气。
    他们在衙门里也被同僚们笑话的抬不起头来,回府之后,不觉得是自己当时抠门,只觉得是自己的夫人没有眼光。
    夫妻之间免不了又是一番争吵。
    而那些碑上有名的夫人,面上十分有光。
    最近经常出门参加宴会,感觉自己的腰杆都比以往直了许多。
    别人看她们的目光里,充斥着艳羡。
    虽然有些不开眼的,会拿出资多少来嚼舌头。
    往往遇到这种情况,她们就会借用富察氏当初说的话来堵住这些人的嘴。
    甚至还会举出田文镜夫人的例子,让那些人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