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创业研讨会(1)
作者:江东一尘   来自2030最新章节     
    回到悍马车上,张泽提出:“大哥、小弟,我现在主要就是出售翡翠玉石已经超12亿华夏币,放在一人身上不好,也不安全,你们每人分掉2亿华夏币,并且可以作为固定存款,这样就增加了保险系数,以防万一有个突发情况,同时我的负担也小一点!再说我们三兄弟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分家,也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世代友好,始终是一大家!”
    大哥、小弟都没有意见,到四合院又和三妯娌商量,大家都理解张泽的心事,下午6人一齐来到华夏银行的一家京都支行,将10亿华夏币转给张淦、张沙、李明月、周芳、季云每人2亿华夏币,而且都作为固定存款,这样张泽浑身轻松,也为可能出现的风险增加了保险系数,说明钱多了也不全是好事。
    顺便6人去菜市场,买了大量的美味佳肴,大家都要好好庆祝一下。
    大家一起帮忙,大嫂是总指挥,一会功夫一桌丰盛的晚餐上桌,三兄弟、三妯娌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好不快乐!
    翌日三兄弟骑自行车到学校,然后在校门口等学校的中巴车去参加研讨会,不一会8位同学全部到齐,各位参会代表均有所耳闻,却不是很熟,大家互相点头致意,算是打了招呼,带队的两位老师是学校教导处的领导,点了名就通知驾驶员向华清大学驶去。
    中巴车驶入华清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华清大学的校训映入大家的眼帘,张泽觉得字字千钧,深受启发。
    上午是全体会议,听华夏部委领导讲华夏的政治、经济形势,讲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当代大学生要有所作为,为国分忧,引领经济发展的大潮,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可以说是一场京都优秀学生的风云际会。然而整编讲话空洞无味!也不知换了多少领导发言,好不容易坚持到大会结束,也没有听清楚怎么分组法,反正紧跟领导不会错。
    中饭是在华清的一个小食堂就餐,10人一桌,京都大学正好10人,倒也简单!
    吃过中饭,老师宣布了分组讨论情况,难怪没有听清楚,各个学校同学是打散再分组,三兄弟也不在一个组,张泽是被分在第五组,每个组大概有20个同学,每个组都被带到指定的教室休息。
    到下午1点30分,第五组教室陆续来了十多位老师,加上二十名同学,教室稀稀拉拉基本上坐满,大概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站起来说:“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京都高等学校自主创业研讨会,在坐的同学应该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有着一定的创业经验,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让同学们晒一晒同学们的创业经验,来帮助启发更多的同学,寻找自主创业之路!”
    老师接着说:“同学们为了帮助我们更客观、更全面的了解大家,这仅仅是一份调查摸底的表格!”
    张泽十分认真的填写好调查表,然后交给老师。
    这位主持小组研讨会的老师说:“谢谢同学们都十分认真的填写好表格,让我们对大家有了一个初步了解,现在请大家积极发言。”
    冷场了好一会儿,同学们都不愿意开头炮,出风头,华夏俗话说得好:出头的檩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位主持人老师也是一位经验丰富,主持这种会议也是驾轻就熟,立即改变策略,采取随机点名请同学发言:首先有请赵龙同学发言!大家欢迎!
    一时教室里掌声四起,赵龙同学只得站起身来,张泽从赵龙介绍中得知,他来自云南大山之中,是一位苗族青年,他的家乡有一种神奇的腊染工艺,是一种远古传承,他是有心人,从小就研究这种工艺,一个偶然的机会,这种腊染工艺品被一个西方游客看到,如获至宝,就追根问底,小伙子也是聪明人,我可以卖给你产品,但生产工艺不能告诉你,所以就成交了第一批产品,在小伙子的专注研究下,建起小作坊,每年可以收入几百万华夏币,而这种腊染很难模仿,尤其是配方和工艺都由他一人掌握,别人只能是望洋兴叹!在一个边远山区,这可是了不得的成就!按后世来说,这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大有前途;再说这小伙子能从大山里考进京都的大学,必定是长年累月的刻苦努力,可想而知,一定有坚强的意志,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同学们对他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
    主持老师进行了认真点评,小伙子有科学头脑和钻研精神,虽然这种技能不可复制,但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接下来又有几位同学发言,谈自己的创业之路,各有特色,都有其闪光点,无一不是凭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成功!张泽也是深受启发,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就能成功!成功是辛勤付出的回报,成功是刻苦努力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