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京大报到
作者:江东一尘   来自2030最新章节     
    虽然进入阳春三月,江南已经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而京都可不比江南省,还是凉风习习,春寒料峭,寒意依旧;四人商量好明天上午先是三兄弟到京都大学报到,下午三兄弟再陪大嫂去京都财经大学报到,第二天三兄弟和大嫂一齐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来到京都大学,尤其是大嫂和张沙是第一次来到京都,都想尽快揭开京都神秘的面纱,尽快了解并融入其中。
    京大门卫怎么看这四人也不像来学校报到的,每人一个包,没有行李,进门就毫无悬念给门卫拦下来,无奈之下只得拿出入学通知书,门卫才露出笑脸,就在四人正要进入大门瞬间,一声清脆爽朗的“小哥哥!”传到他们的耳朵,张泽猛然回头,似曾相识,突然想起来11年前在火车上偶遇的小姑娘正笑盈盈的向张泽走来,这时张淦也认出当年的小姑娘,张泽没来由的怦然心动。现在的周芳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姑娘了,没有了当年稚嫩和青涩,长得婷婷玉立,端庄秀丽,高挑的个子,肤白貌美,青春靓丽,活泼开朗,飒爽英姿。
    张泽转身迎上去:“周芳妹妹,你好!我们又见面了!”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一种骨肉亲情在张泽和周芳心中由然而生。
    周芳激动的说:“是啊相隔10年又重逢,看样子你们也都是来京都大学报到,我同样也是来京大报到,”
    张泽热情洋溢的介绍大哥、大嫂和小弟给周芳认识,又把周芳介绍给大家认识:“这是老朋友周芳小妹,我们11年前在火车上相识,也是东江市人,现在长期住在京都。”
    张泽又说:“周芳小妹,你是一个人来报到吗?”
    周芳说:“是的,我家离这不远,骑自行车就几分钟时间。”
    张泽说:“我们的房子也不远,有时间过来坐坐,”接着把张泽他们的门牌号告诉了周芳。
    周芳充满崇拜的说:“你们真了不起,一家人都来上大学!我好像知道了,就是你们三兄弟考了江南省的前三名!”
    张泽笑笑没有接话。
    张泽过了一会说:“我是工商管理,大哥是经济专业,小弟是国际贸易专业,你是什么专业?”
    周芳说:“好巧!小哥哥我和你一样也是京大工商管理专业!”
    大嫂悄然兮兮地和张淦说:“这两人正好一对!”
    张淦:“看样子很有这个可能!11年在火车上偶遇,现在鬼使神差的又能走到一起,要说没有缘分怎么可能?”
    张泽和大哥、小弟说:“我们报到不会是一齐 ,大家分开来排队,集体宿舍照拿,到时和辅导员老师说一下就行,现在住宿是免费的,报好名一起在刚才的大门口汇合,老弟有问题吗?”
    张沙肯定的说:“二哥请放心,我看没有问题。”
    进入京都大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京大校训牌:爱国、民主、进步、科学,让人顿时觉得浓郁的文化气氛扑面而来,欢迎新生的红色标语分外醒目,放眼望去,都是形色匆匆的青年学子,肩扛手提行李的基本上都是报到的新生,没有行李的都是特殊时期的学长、学姐;现在不比后世,还没有豪华的拉杆箱,新生报到有帆布包、木箱子,也有小扁担挑行李的,总之形形色色,好在现世还没有攀比心理,后世的大学生看到现世的情行,一定难以置信;另一个特点就是现在的新生报到,可没有父母陪伴这一说,都是不远数千里独自一人,风尘仆仆的坐车乘船来学校报到,曾几何时新生报到都有父母陪伴,甚至还有爷爷奶奶全家人浩浩荡荡一起陪伴报到,这种状态不知道是喜还是忧,至少滋长了青年学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朶,他们没有经过社会的锤炼,娇生惯养,不会体会生活的艰辛。
    在华夏两次出现工农兵大学生,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的50年至54年,第二次是72年至76年,但录取的人数相当少,每年仅录取10万人左右,是高等教育方法的一种尝试,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现在仍延用这种招生制度,他们重视实践经验,比如德意志联邦。
    张泽和周芳两按新生报到的指示牌,沿着绿意盎然的樟木行道树,来到新生报名处,现在的京都,虽然说不上天寒地冻,气温确实偏低,不知何故,这两人却有暖洋洋的感觉;工商管理专业报到的人不算多,一会儿功夫张泽和周芳就办好手续,现在上大学报名不但不要钱,每个月国家还给每个大学生发18元生活费,当然由于地区差别各地略有不同,所以这个时期不管你的家庭条件怎么样,尤其是来自边远农村的青年学子,上学都没有经济压力;张泽微笑着和周芳说:“我想去看看我三弟的报到情况,三弟是第一次来京都,也是第一次出远门,有点不放心。”
    周芳热情地说:“我陪你吧,反正我家离学校不远!”
    周芳一边走一边说:“你哥结婚了怎么还上大学?”
    张泽笑笑说:“11年前我们就说好,以后一起来京都上大学,我大哥已经有2个小孩了。”
    周芳羡慕地说:“你们三兄弟目标远大,真了不起!”
    张泽高兴的说:“周芳妹妹也不错,能考上京大说明了一切!”
    两人边走边聊,都觉得陪伴也是一种快乐的享受,不一会就看到三弟果然还在排队,国际贸易专业新生比较多,等了一会大哥、大嫂也不约而同的过来了,也许他们专业今天报名的新生也不多。
    等了好一会就轮到张沙办理报到手续了,一位办理手续的女老师突然发问:“张沙同学是江南省的,江南省有个张家三兄弟都考取了京都大学就是你吧?”
    张沙说:“老师好,就是我,我是三兄弟中最小的,我两位哥哥都在旁边呢!”
    女老师抬头看到张泽和张淦,两兄弟很有礼貌的说一声:“老师好!”
    女老师说:“你们真的了不起!三兄弟竟然能考了江南省前三名,又同时进入京都大学,绝无仅有。”
    张沙谦虚地说:“也是碰巧了吧。”
    女老师也会心的笑了!
    这一届的大学生,年龄相差很多,有不到20岁,有的已经30出头,据说还有儿子和妈妈一齐上大学的,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也不奇怪,毕竟空窗了11年,华夏大学很久都没有通过全国考试招生了,能人智士脱颖而出,破茧成蝶。
    能来京都大学的都是一方的拔尖人才,不是各地顶尖的高材生,是完全不可能有机会录取华夏的最高学府。
    张沙的报到手续也顺利办理好,大家一齐走回去,张泽说:“周芳小妹,要不要顺便去我们家坐一会?”
    周芳说:“谢谢你,下次吧!我想近在咫尺,以后总有机会的,再见!”
    周芳急匆匆回到家,只有爷爷、奶奶在家,她兴奋的和爷爷说:“爷爷你知道我今天去京大报到碰到谁了?”
    爷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脸茫然:“芳丫头!我怎么知道你碰到谁?”
    周芳:“爷爷你认识的,11年前火车上认识的。你当时还说:这小伙子聪明!大有前途。”
    爷爷说:“噢,我想起来了,还教你背诗的那个小伙子!”
    周芳说:“他就是兄弟三人考了江南省前三名的张泽,也就是10年前和哥哥一起参加全国青少年书法比赛,并获得全国冠军的张泽!”
    爷爷说:“这小伙子真不简单!”
    周芳又说:“他们家三兄弟,张泽是老二,三兄弟都录取京都大学,他还有一个大嫂考取了京都财经大学,他们家新买的四合院离这也不远!”
    爷爷赞赏的说:“这家都是聪明人,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亲肯定不同凡响,肯定有过人之处!”
    这边爷孙女正在深有体会的谈论张泽和张泽一家人。
    张泽兄弟、大嫂四人正通力合作,在忙着做饭,下午要陪大嫂去报到,得抓紧时间。
    简单地吃了饭休息了一会,四人骑车去报到,因为路要多一点,四辆崭新的自行车,在如今这个年代,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如今的自行车也很少见。
    自行车只能停靠大门口,兄弟三人走进去,见到有漂亮女生来报到 ,两个男生主动靠上来,热情洋溢的询问要不要帮忙,眼睛里流露出炽热的光,满是惊艳,表现出异常热情,当看到美女身后身材高大的三兄弟,立马有些自惭形秽,信心不足,知道不是他们的菜,如此阵势肯定不需要帮忙,就主动打了退堂鼓。
    四人来到京都财经大学新生报到处,十分顺利的办好报到手续,李明月也是实在人,对过分热情,别有用心的情种如避蛇蝎,更是在填表时特别写明已婚,还有两个小孩,省得有些不开眼的纠缠不清。他们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任务,回去的时候顺便到菜市场转了一圈,一来熟悉周边情况,同时也要采购菜蔬食材,尤其是做菜用的调料都要准备好,四人一路逛市场一路采购,李明月是第一次出远门,京都的大街小巷、京都的四合院、京都的风景名胜,反正京都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