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瞳孔地震
作者:一灯阑珊   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最新章节     
    迷雾麋鹿迷了路:诗圣之所以是诗圣,就在于他的大部分诗,都是必背。
    孟婆来碗豆浆:没想到高适会帮杜甫,还以为他们因为李白闹翻了。
    言不由衷:排除李白他们也是朋友啊!
    高适救济杜甫,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救李白,是要他自己下油锅。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其实在蜀中,对杜甫帮助最大的是严武,发小就是发小。
    严武、房绾、杜甫三个人可能从小就认识。
    严武死后,杜甫才出蜀的。
    百忍成金:房绾、杜甫、严武,三个人之间各差了十几岁,不可能是发小。
    顶多十几岁的房绾看着七岁的杜甫咏凤凰;十几岁的杜甫,看着八岁的严武杀了父亲的小妾。
    独自飞翔:这个严武和我印象中,不一样,我以为的严武是文质彬彬。
    百忍成金:课本只会介绍严武是蜀中官员,杜甫的朋友。
    但没说他是当时大唐第二梯队的名将,梼杌一般的人物。
    杜甫只是恃才傲物,但严武是真的“凶”。
    言不由衷:高适算第几梯队,和严武比怎么样?
    百忍成金:高适算文人梯队。
    严武滑到第二梯队,是和郭子仪等人比。他也写诗,但从来没人拿他和高适比。
    蜀中想反,都要趁严武奉调回京之时,而当时主政的是高适。
    乾隆:“严武暴死,其母哭且叹,今后免为官婢!”
    果然是梼杌一般的人物。
    高适:“子美,天幕所说的严武可认得?”
    杜甫:“或许是严中书之子。”
    但真不知道,他八岁杀父妾。
    糊糊:“那么这一段时间的高适在做什么呢?
    平定永王之乱后,高适几经周折,最终入蜀为官。
    历任彭蜀二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平定叛乱。
    吐蕃尽取河西、陇右之地,逼近长安,高适练兵于蜀,率军出现于吐蕃的南边境,意图牵制吐蕃的兵力。
    后剑南东、西两川合并为一道,严武为节度使,高适奉诏还京。
    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
    高适,唐朝诗人中,军功最高者。
    他的经历证明,文人马上封侯,并不是梦。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是高适写给董大,也是写给自己的。”
    李白兴奋道:“达夫,你封侯了!”
    比高适本人还高兴。
    文人,马上封侯!
    高适既是欣喜,又是落寞。
    终是封侯,得展抱负,不坠家门。
    但从天幕的只言片语来看,吐蕃进犯,他没有挡住,是严武平定的。
    所以最终给他的定位是诗人,而非名将。
    李世民拧眉,“安史之乱后,连吐蕃也敢进犯大唐?”
    糊糊:“杜甫在夔州停留将近两年后,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泊舟岳阳楼下。
    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
    前辈孟浩然,曾写过,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自夜郎遇赦放还的李白,亦曾写过,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此时距离杜甫来此,已近十年。
    不知杜甫登上岳阳楼时,可曾见过这首诗。
    他所仰慕的李白,还是那个谪仙人。
    凭轩远眺,国家多灾多难,民不聊生,自己晚年漂泊无定,挥笔写下《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迷雾麋鹿迷了路:又一首必背。
    独自飞翔:杜甫李白,旅游达人。好多景点,都拿他们当招牌,和东坡大大有的一拼。
    骄傲的猪猪:东坡是贬谪,杜甫是逃命,只有李白是旅游。
    百忍成金:老病有孤舟,写诗不能什么flag都立。
    李白:“孟夫子写的好,我写的也好。”
    天幕提了又如何,他会写出更好的诗。
    糊糊:“之后由于时局艰难,生活困难。杜甫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
    潭州变乱,只能逃往衡州,原打算往郴州投靠舅舅崔湋。
    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困于江中五日,饮食乏顿。
    幸亏耒阳县令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
    杜甫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
    最终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生命的孤舟,终究走到了尽头。
    只剩悲凉的渔歌,唱响苍茫天地间。
    史学界将盛唐定义为从唐高宗到唐宪宗时期,一百七十年。
    文学界的盛唐,始于开元元年,止于杜甫去世。
    孔子着春秋,因一部书而命名一个时代。
    诗圣的离世,同样带走了一个时代。”
    迷雾麋鹿迷了路:我不一样,安史之乱,盛唐就算没了。
    骄傲的猪猪:是安史之乱,大唐都没了。
    孟婆来碗豆浆:此后元白、小李杜撑起的诗坛,如何写富贵景象,都不会再有盛唐的繁华之感。
    吃不饱的大可爱:唐朝最好命的诗人,是贺知章。
    八十六岁的生命,贯穿了大唐最美好的黄金时代。
    安史之乱掀起长达八年的漫天沙暴,贺知章早已魂归黄土。
    李白呐呐道:“他们是说,贺老死的恰到好处?”
    高适:“似乎如此!”
    糊糊:“安史之乱对盛唐诗坛的摧折,大约只成就了高适军功封侯的夙愿,以及杜甫的诗圣之名。”
    李世民深有同感,天幕中所列举的诗文,可见当时景象。
    喷涌而出的诗人,无处宣泄的才华,这就是盛唐啊!
    而贞观往前推几十年,唯一拿的出手的诗人,叫薛道衡。
    早年因文获罪,被隋炀帝处死。
    照年纪辈分推论,别说杜甫,连杜甫的爷爷杜审言都看不见。
    贞观之治也需要大量文人来支撑,说句实话,单论文采,没几个能和盛唐诗人对打。
    难道真的盛世,才能养出锦绣华章。
    诗在汉时,是一种新鲜的体裁,他们流行的是赋。
    与《诗经》有些相似,又截然不同。
    刘彻爱好文学,立刻招来司马相如,“仿照天幕上的诗句,写两首诗来。”
    司马相如,瞳孔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