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摩羯女真
作者:鹰视狼顾睥睨天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最新章节     
    自从北方的突勒被乾国灭亡以后,乾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基本上是完犊子了。
    但是成龙历险记里老爹有句话说得好,世界是阴阳平衡的,消灭一个恶魔以后,一个新的恶魔就会顶替他的位置。
    随着突勒被灭族,乾国的北方出现了新崛起的势力,摩羯女真建立的闵国。
    只不过和突勒不同的是,摩羯女真不是游牧民族而是渔猎民族,他们的战斗力并没有突勒那么强悍,而且他们的人口也只有一百多万,能占据乾国更北方的一席之地,完全是因为突勒完犊子了,他们靠认乾国当爹捡了个漏。
    在沈光活着的时候,这群家伙一直给乾国当孙子,同时也在发展壮大自己。
    虽然沈光在位的时候也靠离间分化削弱过他们好几次,但是这些摩羯女真人很明显比突勒人更加团结,每次都是分久必合,但从没有合久必分。
    沈光也想过学习当年明朝的朱见深来一次犁庭扫穴,但是,他后来仔细想想,北方的敌人貌似也杀不完啊,灭了个突勒来了个摩羯女真,那这次灭了摩羯女真,下一次来的异族又是哪位?这样杀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再说了,摩羯女真的地盘还没当年突勒的十分之一大呢,应该不至于会威胁到乾国的安危吧。
    最重要的是,摩羯女真在沈光在位时一直都很老实本分,从不南下骚扰乾国边境不说,而且还年年都把自己部落的大部分税收上交给乾国。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年年给你乾国送钱,把你当亲爹孝顺。你乾国要是还要灭了人家,这要是传出去,以后哪个国家还敢和乾国交好合作啊?
    可是沈光一想到,女真族曾经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过清朝,始终没有对他们完全放心,所以虽然沈光没有主动出兵攻打过他们,但也始终没有放弃对他们的防范监视。
    而经过三十几年的猥琐发育,摩羯女真的势力也已经壮大了不少,加上他们内部的部落又很团结,已经成为了一支不可小觑的新兴势力,只不过,和日益强盛的乾国比起来,仍然是狗和狮子的区别。
    但摩羯女真的可汗安特一直都是个胸怀大志,韬光养晦的角色,摩羯女真比起当年的突勒,虽然在兵力、人口、地盘这些硬实力上比不过突勒,但它的君主集权制可比突勒强太多了。
    安特在摩羯女真内部的权力,已经和乾国的皇帝相差无几了。
    在沈光活着的时候,安特虽然也觊觎着富饶的中原大地,但他还是硬生生压制住了自己的野心。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国家实力,他都比不过沈光这个六边形皇帝,他要是有半点不轨的举动,那就是找死啊。
    但现在情况已经有了变化,沈光已经死了,他自认为自己也是文武双全的一代天骄,虽然比不过沈光那个人形外挂,但和他儿子掰掰手腕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不过,想到自家部落的实力和乾国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安特决定还是先稳一手,想办法试探一下这个乾国新皇帝是否是个明君。
    如果这小子要是个可以拿捏的,以后就不用再给乾国装孙子了。
    这些年,他们摩羯女真一直给乾国当最忠实的走狗,部落里的百姓虽然明面上不说,但私底下还是有不少怨气的。
    毕竟每年的税收要和乾国三七分账,这谁受得了啊!
    啥?怎么才交三成?你想啥呢,七成那是人家乾国的,三成才是他们能留下来的税收。
    再说了,哪个正常人能愿意放着好好的人不当给人当狗啊!
    但是如果,这位乾国新君,哪怕有他爹一半能耐……
    想到这里,安特居然擦起了眼泪:“如果,本汗真的那么倒霉的话,那恐怕本汗有生之年,也只能永远给乾国当狗了。既生特,何生光啊!”
    (沈光:“咳咳咳,虽然朕已经死了,但看到这里还是忍不住想出来吐槽一句,有没有一种可能,就算没有朕,你们之前也一直在给突勒当狗?你们能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不多亏了朕灭了突勒又大发慈悲没对你们下手吗?你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现在朕死了,你觉得自己又行了?不是,到底是谁给你的错觉?果然,夷狄人面兽心,信不得。朕就是养条狗都还知道感恩呢!”)
    出于对乾国新君的试探,安特写了一封信给沈安定,提出想和乾国皇帝三个月后在两国边境的晋门关会猎,促进两国之间的情谊。
    沈安定收到信后,在第二天早朝召集大臣们商议,去还是不去?
    刘敏中:“陛下,我想安特此次名为狩猎实为试探,他是想试探陛下这位新君有没有先帝那样的文韬武略。”
    沈安定:“爱卿言之有理,这一点朕也想到了。”
    吴国刚:“陛下,臣以为,既然明知道安特是想试探陛下,那陛下就万万不能遂了他的意啊!”
    但已经被升为枢密使的王子安却提出反对意见:“陛下,臣以为,此次陛下必须要去,若是不去,失了礼数不说,也会让安特轻视陛下这位新君。”
    沈安定点了点头:“言之有理,他安特不是想试探朕吗?那朕就让他看看,朕这位新天子是何等人物!让他不敢再心怀异志!一次性让他彻底臣服!宣旨,三个月后,朕亲自带一万神策军去晋门关赴约。”
    群臣:“陛下圣明!”
    “好了,退朝吧,太后还病着,朕要去看望母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