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做粽子
作者:果茶半杯   前太子她真有皇位要继承最新章节     
    “娘,我不读书。”陆明连连摆手。
    读书是要银子的,这段时间陆明已经看出陆家的情况,知道陆母是好心,但他不能真去花这个银钱。
    “我脑子笨,读不会。”
    陆母闻言,还想说什么,陆明已经跑去后院喂鸡喂鸭了。
    “娘你真笨,大哥读书的时候先生是不要束修的,陆明那么笨,一个月要交很多束修。”阿黎在一旁嘟囔,说话间,手里已经包了个小粽子。
    红线一捆,吊在半空,三角粽子不过是婴儿拳头大小,红绳绿粽,看着小巧玲珑,颇为有趣。
    “看我的粽子!”小姑娘得意洋洋。
    杜微澜扭头,当即笑问:“好看,阿黎打算一个卖多少钱?”
    小姑娘盯着糯米碗,暗自琢磨好一会儿,才道:“两文钱,不,三文钱!也不太对……”
    粽子不大,胜在好看,用的糯米和红豆蜜枣,阿黎犯了难,甜食难得蜜枣价高,糯米红豆倒是便宜些,里头还加了白砂糖,每一样用量和价格都是不同的。
    七岁的小孩,陷入账目的漩涡。就连刘文刘武做完功课,也过来帮忙算账。
    “还有粽子叶,外面有单独卖箬叶的,所以这个也要单独算,还有煮粽子的柴火。”刘文刘武已经彻底将学业抛到一旁,一心都是成本核算。
    家境艰难的孩子,懂事总是早的。刘文刘武没了爹,越发知道日子难过,如今家里卖烧饼,他们也帮着卖烧饼,采买原料。
    陆母盯着粽子,听三个小的翻来覆去算成本,默默将自己的念头咽了回去。
    是她想岔了,忘了当年老二没有一直在学堂读书,就是因为束修。老二开了蒙,就不读书了,跟着她丈夫学了些拳脚功夫。
    老大陆重山是收养的,在读书上顺风顺水,先生是求上门要教导的。陆重山读书太顺,以至于她忘了,读书是个消耗银两的事。
    “小蛮,快看看,他们算得对不对。”陆母心里叹了口气,将杜微澜拉过来,此刻桌面上已经满是用水写出来的字迹。
    三个小的完全算懵了。
    杜微澜瞥了眼,还没说话,端着一碗腌肉出来的陆明冷不丁道:“你们三个是不是傻?算这个干甚?粽子做完数一数,买食材的钱平摊下来,再加上想赚的铜板,不就行了。一个个算,半分半毫能算清楚?”
    三人一愣,皆是惊呼。
    “陆明你脑子也不笨啊。”刘文惊呼。
    “那是你们掉进阿黎的坑里了,她那个算法,恨不得一粒米都要算进去。”
    “陆明!”阿黎生气。
    一时间几个孩子争论起来,来买馄饨和烧饼的客人跟着看热闹,都被逗笑了。
    杜微澜也不说话,等他们争出结果再说,她洗干净手开始包粽子。
    各地口味不同,还是要先看看清水县这边的口味。今天准备做两种粽子,甜咸各一种,甜的是红豆蜜枣粽,咸的是鲜肉蛋黄粽。
    鲜肉切成半寸见方大小,已经腌过,选用的是五花猪肉。蛋黄是前些日子做的咸鸡蛋,蛋白用来下粥,蛋黄拿来包粽子。
    “甜粽子倒是吃过,咸粽子只听过,却没吃过呢。”城中一个老饕名叫唐百年,自从陆家馄饨开张,就经常关顾,偶尔也会掐着点来,要一碗大骨汤煮的面条。
    “那赶巧,您是老客,长了个好舌头,是清水县里一顶一的好舌头,粽子煮熟,第一个给您送去,给提提建议。”第一次做,本就是为了调整口味,杜微澜不介意给个顺水人情。
    “那感情好,让那小子给我送,出锅了立刻送。”唐百年吃完馄饨起身,便匆匆离开。
    他是清水县里唐氏米铺的掌柜,不是本地人,唐氏米铺是外地商行的,唐百年专管清水县这边的生意,临近端午,买米的人不少,铺子忙碌,少不得这个掌柜坐镇。
    恰逢中午,唐百年这是急匆匆吃口饭就要回去的。
    到了傍晚,馄饨卖完,粽子也出锅了。甜咸口味各十五只,杜微澜分给李迎春家里两甜两咸,留三对自家吃,剩下的一甜一咸绑在一起,交给阿黎和陆明跑腿去送。
    送的都是经常来吃的老客,还有一份是给姚大娘的。
    陆明平时偶尔要提着食盒去送馄饨,路熟。陆银子哼哧哼哧跟在后面,两个小孩一条狗很快就没了踪影。
    等再出现,已经是一个时辰后。
    两个小孩儿你一言我一语反馈起来。
    “先给唐氏米铺送的,唐掌柜给了两斤糯米,让用这个米包粽子试试。”
    “城西的米书生说,若是有碱水粽就更好了,甜粽太甜,肉粽油腻。”
    “姚大娘说好吃,给了柿饼。”
    “……”
    两个小孩学舌说话,皆是一脸兴奋。
    暮色渐渐笼罩,今日五月初一,上弦月还未显出银钩,只有点点星辰闪烁。
    各家炊烟袅袅,烧饼摊做好最后一炉烧饼,余温煨着小红薯,炉子偶尔闪烁一下火星子。
    现在的天气已经很热了,此刻太阳下山,总算是有了些凉风,杜微澜解开围裙,一边喝粥,一边听两个小孩汇报,间或还有陆银子的犬吠声。
    粥是糯米粥,包粽子需要提前浸泡糯米,剩下里一点米,干脆就熬粥了。
    配上自家做的馒头和咸蛋白,再加上猪油炒的小青菜,一道小葱拌豆腐,外加粽子,便是一顿晚饭了。比不上富贵人家几菜几汤的排面,倒也怡然自得。
    李迎春一家带着烧饼红薯和今日没卖完的卤豆皮,加入这顿晚饭。
    两家人如今处得关系好,有来有往,相互占便宜,倒也不计较什么。两家都是外来户,凑在一起力量大。
    这边正吃饭呢,一个身穿粉衣的娇俏女子匆匆过来,带着一股子香风。
    “店家,还有馄饨吗?”
    陆母道:“不巧,卖完了,明日请早。”
    女子闻言,又匆匆走了。只是那阵香风,久久不散。
    第二日临近中午,杜微澜开了临街的小门,就见昨日那个粉衣女子在自家门前徘徊。
    “不是说早上?怎么现在才开门?”女子言语急切。
    “我家是中午饭点前开门的。”杜微澜笑道。
    “算了算了,快些,快些做。”
    李迎春推着自己的家伙事儿过来,摆好自家的东西,帮着杜微澜将桌子放好,时不时瞥一眼那粉衣女子。
    “小蛮,这人你见过吗?我怎么看着气势汹汹的。”
    “没见过。杜微澜摇头。”
    两人各自开始忙碌,不多时陆母端着面盆出来,身后是端着一碗肉馅的陆明。
    烧开半锅清水的时间,陆母已经包好几十只小馄饨。陆家馄饨皮薄,煮得快,下锅不一会儿就熟了。用笊篱捞出来,放进碗里,加上虾皮紫菜冲入骨汤,再点缀一点葱花,点两滴香油,便成了。
    “我拿了食盒,放食盒里。”那粉衣女子连忙道。
    杜微澜打开食盒,发现里面有个带盖小砂锅。
    干脆取出来舀了一勺开水倒进去,冲洗倒出来,这才将馄饨连汤带水倒进去。
    泡老茶要温杯,馄饨也是温热的好吃,砂锅厚重,馄饨直接倒进去就凉了。
    “别盖盖子,闷久里不好吃。”杜微澜交代。
    女子一愣,拿出一枚一两的银锞子放在桌上,提着食盒匆匆离开。
    阿黎见了大喊:“多了,十文钱就够了。”
    “给你就拿着。”女子个子不高,脚程却快,不一会儿就没了影子。
    杜微澜只能将银锞子另外放,把馄饨铺子交给陆母,开始和阿黎一起包粽子。
    碱水粽,红枣粽,不加蛋黄的肉粽。从昨天到反馈看,清水县这边不太吃特别甜的粽子,红枣粽就差不多了,不用放蜜枣。咸蛋黄没几个人爱吃,家里咸鸡蛋也不多了,干脆就直接做肉粽。
    碱水粽最简单,其实就是糯米加上淘洗沉淀后的草木灰水做的,杜微澜还真没想到,清水县会有人想吃这个。不过既然有人说了,就做出来试试。
    粽子做好,杜微澜让阿黎和陆明给唐掌柜送了他给的米做的粽子,又给米书生送碱水粽。
    粽子自然不是白白给的,唐氏米铺如今是城中最大的粮商,价格偏高却足够稳定,其他铺子粮食涨价的时候,唐氏米铺价格还是和之前一样,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唐氏家大业大。
    这样的家业,自然要维护好关系。
    至于米书生,这是个举人,在书院教书,别的不爱就爱吃。他也不钻营其他,天天就研究食谱了。能吃,会吃,想吃,爱吃,这样的人简直是行走的食谱,杜微澜是不会放过的。
    常客陆陆续续过来,馄饨很快卖完,煮好的粽子也卖出去不少。碱水粽配一小碟绵白糖,五文钱。不要糖,就卖四文钱。碟子小,糖也是薄薄一层。食客主要吃个新鲜,听说是米书生点的食谱,就更有兴趣了。
    红枣粽五文,肉粽八文。
    做的不多,一下午时间卖了三十只粽子,一百八十文,除去成本,大概赚五十文。
    这买卖还是能做的,利润不错。
    陆母也很高兴,今天只是试卖,还没到端午呢,就卖完了。这个生意能做。
    正收摊呢,那个粉衣女子又来了。
    “要一碗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