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一个被遗忘的秘密
作者:旺仔不迷路   当我遇见六百年前的自己最新章节     
    锦衣卫指挥使苗辄得知甘武回来后,便一直想带着田梦儿来探望一下老上司。
    恰巧这段时间又正赶上先皇驾崩,新皇登基的节点。衙门事务繁杂,一时抽不出空,所以才耽误了这么久。最近手头上的事都忙完了,于是苗辄第一时间就带着夫人田梦儿来到甘武府上拜见甘武。
    如今的苗辄也是五十多的人了,眼角的鱼尾纹让甘武百感交集。
    转眼间,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都老去了,而自己却依然犹如那个在靖难之役中意气风发的白衣将军。
    甘武感叹道:“你也老了。”
    苗辄笑了笑:“是啊!岁月不饶人。”
    按照正常计算,甘武今年刚好满六十岁,可如今的甘武哪有一点六十岁老人的样子,从外貌看上去分明连三十岁都不到。
    甘武关心道:“你要不要考虑调动一下,换一个轻松点的位置。”
    苗辄笑了笑,婉拒了甘武的好意。
    “锦衣卫这条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我们身为皇上的利剑,身上沾的血太多了。”
    “嗯”甘武点点头,但还是承诺道:“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
    “嗯,好的,卑职明白。”
    苗辄虽然嘴上答应着,但他心里明白,自己恐怕很难安全落地了。
    来到王府前厅大堂,张芯正在品尝着田梦儿带来的太师饼。
    见甘武走来,张芯朝着甘武招手道:“老甘快来,小田带来的这个饼可好吃了。”
    张芯光顾着吃,都没来得及问这饼叫什么。等她好不容易咽下一口饼,才一脸失仪的问道:“小田,这饼叫什么名字呀?”
    田如梦道:“回王妃,这叫太师饼。”
    “哦,对对,叫太师饼。”说着,张芯已经将自己手中吃剩下的半张饼递到了甘武嘴边。
    甘武咬了一口,笑着点点头。“嗯,不错,香甜酥松,还不沾口。”
    甘武吃着手里的,嘴上还不消停。为了以后经常能吃到这么好吃的饼,甘武邀请田梦儿常来做客,给王妃做个伴。
    张芯一眼就识破了甘武心里的小九九,笑道:“你是想让人家小田把我教会了,然后天天做给你吃是吧?”
    见自己的心思被说破,甘武只得嘿嘿一笑:“哪有,我哪舍得让芯儿你下厨呀!那样我可会心疼的。”
    这时苗苗从后堂走出来,身边还跟着个丫鬟,她先是对张芯行躬身礼问候,而后又很温柔友好向苗辄夫妇打招呼。
    此时的苗苗已是甘武的侧妃,不再是之前的贴身侍女了。
    苗辄以前也曾常带着田梦儿来柱国公府探望张芯,所以对于苗苗,田梦儿并不陌生。只是这才几个月没见,她怎么突然一下子成侧妃了。
    苗辄拉着田梦儿给苗苗行礼:“见过苗妃。”
    “这是王妃半个月亲自前给太后上奏请封的。”听到丈夫这么说,田梦儿这才反应过来,瞬间明白了王妃这么做的原因。
    “田淑人(田梦儿受封三品诰命淑人),有空常来王府坐坐,也好教教我怎么做这太师饼,等我学会了,让王爷、王妃也尝尝我的手艺。”
    “好的,好的。”田梦儿点头答应道。
    用过晚膳后,几个女人在屋里说些悄悄话。
    苗辄则跟着甘武来到书房。
    甘武知道自从朱棣创立东缉事厂之后,锦衣卫的权利在悄然之间被渐渐削弱。
    更别说东厂还从锦衣卫里挑走了大批得力干将,如今锦衣卫肯定没以前那么风光了。
    “现在锦衣卫里面怎么样?”
    苗辄叹了口气,“太宗皇帝刚建立东厂那会,我们锦衣卫都成了摆设,每天除了两次点卯外没有任何事做,那两年,诏狱干净的连老鼠都看不到。直到先皇登基后,锦衣卫才又恢复了之前的职能,与东厂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关系。”
    “至于今后如何,就得看咱们这位皇帝将来是什么态度了,不过以属下对皇上的了解,将来皇上亲政,多半是宠爱那个太监王振。”
    对于苗辄的话,甘武并没有怀疑,因为王振在历史上就是个祸国殃民的祸害。
    甘武之所以想整死他就是因为不想将来发生土木堡之变,可如今看来想杀王振也没那么简单。
    王振的事只能先放一边,至少他现在还算规矩。
    聊着聊着,苗辄突然问道:“王爷您还记得建文帝吗?”
    “谁?”甘武突然一愣,建文帝,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
    “你们找到他啦?”甘武有些激动。
    苗辄点了点头,回道:“是的,我们找到他了。”
    “哦,在哪?”
    “在四川深山的一个小庙里。”
    “他出家了?”
    “是的,他现在已经是那个小庙的主持了。”
    “你们是怎么找到的。”
    “是礼部尚书胡濙告诉我们的。”
    甘武由一脸惊喜瞬间变得一脸难以置信。
    “怎么可能呢,胡濙是受太宗皇帝的指派前往民间暗访的,只有他和太宗皇帝知道,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是这样的。”苗辄的思绪回到十一年前……
    “那一年,太宗皇帝驾崩,仁宗皇帝刚刚继位,汉王和赵王蠢蠢欲动,朝堂上暗流涌动。为了更好的掌控朝臣们的动向,仁宗皇帝命锦衣卫密探日夜监视在京五品以上的所有官员。有一晚,礼部尚书胡濙在家中设宴邀请户部官员吃饭。可能是饭桌上喝了些酒的原因,那晚胡濙在睡梦中嘴里突然念叨起建文帝朱允炆,我们潜伏在胡府的密探便将胡濙的梦话记了下来,他多次重复一个名字——“蓝幽寺”。起初我们也不知道这个蓝幽寺在哪?我查遍两京十三省登记的寺庙也未发现有蓝幽寺这个寺庙的记载。就在我以为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时,又过了两年,一个人的出现让我找到了突破口。”
    “谁?”
    “以前伺候太宗皇帝的司礼监太监黄俨。”
    “噢!是他,他去哪了?”
    “太宗皇帝去世后,他自请为太宗皇帝守陵,宣德元年七月,他感觉自己可能时日无多,于是上奏先皇,希望自己死后能进长陵继续伺候太宗皇帝。”
    “这个人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于是我亲自去长陵以执行任务为由问了他关于胡濙的情况。从他的口中我得知胡濙最后一次私底面见朱棣是从四川回来的。于是我派出密探前往四川各州府查询秘密调查有关“蓝幽寺”的消息,我们的人花了一年时间终于在四川叙州府宜宾县治下一个叫望龙坝西北十五里的大山深处发现了胡濙口中的“蓝幽寺”,不说它是个寺庙都有些夸张了,因为蓝幽寺占地不足半亩,仅一栋庙屋,里面只供奉了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文仲的神像。”
    “哦!”甘武在得知朱允炆的下落后,怅然若失的应了一声。
    “他现在还在吗?”
    苗辄回道:“他已经在宣德五年的时候薨逝了。”
    “哦!”
    “对了,他曾问起您。”
    甘武感到一丝意外,询问道:“他说了什么?”
    苗辄从怀中掏出一本无常簿,“这是当时与朱允炆对话的密探记录的关于他们的对话。”
    甘武接过无常簿,看到朱允炆与锦衣卫的对话。
    朱允炆:你认识甘武吗?
    锦衣卫:当然,他是我们第一任指挥使(永乐朝始算)
    朱允炆:他干锦衣卫?
    锦衣卫:嗯
    朱允炆:靖难之变的功臣里,还有比他功劳大的吗?朱棣就给他如此待遇?
    锦衣卫:甘将军是自己请求交出兵权的,仁宗皇帝封他为柱国公,位列靖难功臣之首。
    朱允炆:嗯,他配得上。
    朱允炆:他现在还好吗?
    锦衣卫:甘将军在永乐七年与鞑靼人作战时为国捐躯了。
    朱允炆:“他战死了?怎么可能呢?几个鞑靼人怎么可能打得过他?”
    锦衣卫:“太宗皇帝已经追封甘将军为定山王并配享太庙。”
    朱允炆:你回去以后如果有机会代我去他陵前替我跟他捎句话。
    锦衣卫:什么话?
    朱允炆:我不怪他当年的抉择。
    ……
    看到这,甘武的眼眶不禁泛红,他背过身悄悄拭去眼角的泪珠。
    待平复内心的情绪后,甘武问道:“他葬在哪?”
    苗辄道:“当时他身边的两个侍从都已经先他而走,他的身后事是我暗地里留在他身边的锦衣卫办的,按照他的遗愿,在寺庙北面一个宽敞的地方立一土堆将他面朝南京素身裸葬。”
    “哦……!”甘武怅然地点点头。
    朱允炆也算平安落地,甘武内心的愧疚也得到了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