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再战软考
作者:八月的狮子座   IT女经理的职场回忆录最新章节     
    刚入职时,部门就一位测试工程师和一位运维工程师。然而测试工程师被全部门嫌弃,绩效垫底,最终劝退;而那位运维工程师吃苦耐劳,全部门都认识且认可他,绩效一直很好。
    我入职时offer和定位都只是测试负责人,以前的运维也归院长直接管理。后来我做研发总监后,所有it技术人员都放到了我名下。降职后,测试组只有四个人。院长们一来可能觉得我只管测试的话人有点少,另一方面运维和测试一样属于公共支撑小组,不好分去产品线或项目组,所以就合并为“测试运维组”,让我管了。
    测试还好说,自己老本行,轻车熟路了。而且部门的成本控的厉害,测试的工作量并不大。以前项目经理们能少用点人力的就少用,一个项目走下来,给到测试工程师的工时占项目总体工时的5%都没有。虽然我反映过多次,但都因为成本的问题而无果。后来越来越多的项目引入监理机构,需要测试组出各种报告,质量上也有要求,项目经理们才慢慢地增加了些工时,但总体给测试的工时也没有超过10%。
    s总入职公司以来,全力推进公司向产品转型,同时也要求各部门按正规的it开发流程运作。各产品线负责人和项目经理们才慢慢地增加了些工时给测试,但是因为工时制度和各部门的成本核算(相当于自负盈亏)制度,测试上的投入明显不及外界正规it公司的投入。我做研发总监时,常常还会让他们注意质量,加强测试。那时他们尚且不太理会,更别说现在退下来了。
    自从绩效不好的小峰被劝退后,测试组上半年都只有一位测试工程师李工。好在我招聘的时候花了些时间,他经验丰富,诚实吃苦,除了沟通上不是那么强,在测试的各方面都游刃有余。
    七月以后,校招生们毕业了,正式入职了。那一年按照部门计划,我招聘了两名校招生做测试。她们也还挺勤奋好学,我也尽心地给她们做培训,手把手带她们。因此她们成长得挺快,开始可以在李工的带领下做事情,逐渐可以独当一面了。
    而运维工作就让我有些头疼了。我入职那会,部门才刚开始做信息化项目不久,基本没有太多的运维服务请求,大部分也就是维护下电脑和网络,管理部门资料和资产的工作。后来部门产品和项目越来越多,运维工作越来越多,且复杂起来。以前就一个运维工程师,后来慢慢地按照业务需求招了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大数据运维等职位。
    以前做研发总监时,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开发组上面。而且运维工程师们大多都能独当一面,项目经理们都忙着交付,对运维要求也不高。但慢慢地,s总来了以后,部门逐渐地兵强马壮了,甲方爸爸和监理们项目各方面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了,内外部也不断提高了对运维的要求。
    而我从来没做过运维,做研发总监时对运维组也主要就是负责人员的管理,并没有扎根去深入地学习运维的知识。现在只管测试和运维了,总不好再不了解了。只是一时之间不知道从哪下手。
    没想到领导们比我着急多了。虽然天天说自己是“国企”,但是“不养闲人”的思想比不少私企民企更甚。不知道来自哪个层级的要求,让我尽快提交测试运维组的发展规划。匆匆忙忙和几位运维工程师一起讨论几天,自己也到处趴资料学习,到处找前同事朋友帮忙给建议,改了四五版,终于在截止时间前交了上去。
    虽然发展规划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但是领导们明显在运维的各个方面开始有了要求。各种会议上只要有点和运维搭上边的事情,大家就会让运维组介入。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懂,傻乎乎地领任务回来,运维工程师们很不开心。好在他们还算了解我,心平气和地告诉我问题真正的原因在哪里,应该怎么做怎么做。后来我也学聪明了,不急着答应,说回去和团队讨论讨论再找他们。但是有时我也发现,有些运维工程师是怕事多麻烦而找各种理由推脱工作。
    另外有时出了些不好的事情时,有些人也会把责任往运维组推。有些业务重叠的地方,运维组和开发工程师或架构师有不同见解时,就会发生争执。我已不再是研发总监,大家也知道我以前没做过运维,我调停或争辩时很不服气,有些人甚至直接开怂。
    刚开始我因为确实不了解还不吭声,后来发现有些人越来越过分,让人忍无可忍。我找到院长:“这个运维工作好多人觉得我不是专业出身,不尊重也就算了,还以此总甩锅给运维组。下半年以来本来运维工程师活就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而压力大,还因为我受气,他们对我也有怨气。我看还是换个人来带运维组吧。”
    院长有点诧异,安抚我说道:“之前几次会议上我也有点感觉,只是觉得小问题没有干涉。你提到的问题我会再了解下,不过你放心,你的管理能力我们都很清楚,运维组还是你来带。”
    没多久的部门项目管理会议上,院长总结时说道:“这一两年部门业务发展快,内外部竞争压力都大,而且我们从以前只做交通模型类业务转到现在智能集成类业务,大家都在不断地学习成长。所以希望大家能精诚合作,互相体谅,相互成长。我们小心的部门是经不起内耗的。”
    从那以后,那几个总喜欢批评运维组的人安静很多了,但是我明白,不能只靠院长插手,打铁还要自身硬。我开始找各种和运维相关的资料和书籍来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近年计算机软考中高级科目中增加了一个“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科目,涉及到运维管理的方方面面。
    虽然我以前已经考过高级科目中的“项目管理师”,但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有点犹豫,但转念想想,既然要做这一行,就努力点吧。从来没做过运维,以考代学,效率高,全面,而且如果拿到证了,大家也会多少认可我吧。
    我赶在最后几天报名成功,赶紧买好教材,每天抓紧空闲时间学习。高级的所有科目考试形式都是一样的,上午一场综合知识的笔试、下午两场:案例分析、论文。因为以前考过“项目管理师”和“系统分析师”,考试形式还是不陌生。唯一就是要把书多看几遍,搞懂里面的知识点。
    经过三个月的学习,终于完成了考试。和十几年前考试一样,每个考场依然有一半以上的人缺考。和以前考试不一样的感受是,明显感觉年龄大了,连考一天下来,人很疲惫。而且记忆力也不好了,明明之前看书时觉得记下来的东西,考试时就写不出来了。考完出来时,我在想:如果这次没过怎么办?还继续考吗?
    一个多月后成绩出来,我有点手抖地输入信息点击查询。好在结果不错,三个考试都超过了65分,通过了!不用再考了!拿到了我第二张软考高级证书。
    然而这个高级科目似乎没什么人了解,我发了个朋友圈,点赞的人寥寥。而且我也发现,即便我对运维各方面都有所了解了,但还是无法在具体技术和操作层面有实质性的建议,好多方面还是需要在实践中学习成长。不过组里面的几位运维工程师倒是把我学习和考试的过程看在眼里,对我多了些尊重和认可,算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