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升职考研
作者:八月的狮子座   IT女经理的职场回忆录最新章节     
    天气有点转凉的时候,我收到了来自公司hr的邮件,邀请参加在北京的“管理基础培训(management foundation training)”。我很诧异,都入职几年了,怎么才通知参加“基础培训”?收到邮件的同事打电话过来解释,“前几年我们本地的经理很少,不够开班。今年各地都社招了一些,以及有些同事升职,人数够了,所以赶紧给安排上。”
    这时我才发现,深圳公司今年社招和升职的经理快十个人了,甚至有些人一入职就是高级经理了。
    说来惭愧,我长那么大,还没有去过黄河以北的地方。到了北京后,空气干燥得让我瘙痒难止,还以为酒店卫生不佳,打电话投诉服务台。服务台美女先表示不可能,说这是家五星酒店,不会有虫之类的东西。然后又问我是不是南方人,得到我的确认后,说会马上送上一个加湿器过来。果然,加湿器用上没多久,我就不难受了。
    虽然我从2005年就开始做基层管理工作,但是这么长时间的正规管理培训还是头一遭。老师是业界非常有名的培训老师,三天的课程干货满满。老师最后总结时说,他发现大部分同事都是理科生,管理思维不足。为了大家的职业发展,他建议大家以后有时间可以考虑读个mba(工商企业管理硕士)。
    因为我有几位想往更高的管理职级(往上爬)的同事朋友读了mba或emba,我也对mba也有所了解。不过当我知道mba需要高达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的学费时,我退缩了。
    老师说完后,有不少同事也说:“那个太贵了,好几十万呢。”
    有个坐我旁边的北京同事在悄悄地嘀咕说:“要是能申请公司的学习经费就好了。”而另外一位同事却回她说:“那个经费不容易申请呀,又要绩效好,还要vp批准。即使申请下来,自己还要付一半呢。太贵了。”
    我听了,心里那点好不容易升起的小火苗又熄灭了。
    不过这次培训除了老师教的东西,最大的收获就是和经理们课后一起分享公司的各种八卦和潜规则。当他们得知我三年了还没升职时,纷纷替我有些不平。但是我们产品线人员很稳定,一个萝卜一个坑,上司没升职,我也难升职。虽然我自己无所谓,他们却告诉了我不少在公司升职的注意事项,让我大长见识。例如,升为高级经理,除了组内业务能力强,直属领导认可你外,你还要至少两位组外的总监给你写推荐评语。而升为总监,那更不容易了,要不同组外的两位以上的vp给你写推荐评语。而且每次升职,管理的下属都要达到一定的数量。
    2012年年中的时候,我的印度同事m升职为了高级经理,成为了我们三位并级的经理中最先升职的人。不过我对他我还是服气的。他入职公司比我早了三年,并且在我入职的那年年头就升为了经理。在这四年的日子里,他对我们深圳同事没有任何偏见,真心相待,工作交接尽心尽力,没有半点隐瞒。工作上积极研究改进工作效率的方法和工具,乐于分享。他团队管理能力也挺强的,他的下属们都很服他。他还特别擅长社交和沟通,组外的影响力很强,我们自动化测试大组的对外沟通基本都是他负责或组织对接。因此当知道这个消息时,我是从心里由衷地祝贺他。
    不过第二年的年初,老板打电话告诉我,因为我卓越的工作表现,我也升为高级经理了。虽然这时我已经入职快五年了,拿我同事的话来说,蜗牛也要跑到顶了,但是真的升职了还是很开心地。毕竟入职头两年的工作因为前老板的离开而灰飞烟灭,自己的下属人数也不够。后来新老板赏识,人数够了,又要按资历和表现排队。但是当我了解过深圳其他组那些工程师升为经理也花了差不多四五年后,我心里也平衡下来了。
    年中时,我们业务线迎来了有史以来的最大的大佬,我们业务线的svp(高级副总裁)。他到达深圳办公室的那天,大家早早就收拾好了桌面和办公区域,所有的人都严阵以待,办公室里也难得的非常安静。
    和以前的大佬的行程差不多,他到了先和我们业务线本地的对接人聊,然后召集所有同事开员工大会,更新产品线营收和规划等情况,最后和每个小组单独聊。和之前来过的vp一样,非常的友善,耐心,温和。不同的是,他是美国白人,一直在美国总部工作,比vp更加的有远见,因为一直深耕在这个行业领域,具有极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不过和以前行程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次员工太多了,吃饭要十几桌,花费太高了。于是这次只邀请了经理们和他一起吃饭。但是吃饭时大家都很拘谨,除了本地的对接人和svp在说话,大家很少主动地找svp说话。于是svp主动问起大家,自己组里面的同事有没有什么诉求需要他解决或是帮助的。这个话题出来,让大家终于可以有的放矢了。于是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把自己团队中出现的问题都提出来了,其实无非都是薪酬,晋级,奖金,培训之类的事情。不过以前没有一个人能拍板解决这些事情,这次终于能和决策者说说了。svp听的很认真,而且非常快地给予了回应,大部分都有了满意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其中他提到想培训或是参加考证的同事,只要绩效好,就可以申请公司每年的学习经费,最高上限为五千美金。
    那天做我旁边的同事听到这个时,悄悄地和我开玩笑说道:“哇,三万多呀,可以读个研究生了。”
    我心头一机灵,回道:“研究生要读三年呢,公司允许每年都付钱吗?”
    “应该没问题吧,不是说了绩效好就没问题吗!你想读吗?”
    “呵呵,想呀,如果公司真能支持几年,自己不用花钱,当然可以了。”
    “不过困难挺多的,要先找他申请,同意了还要通过研究生考试,然后每年还要高绩效。你真想考吗?要不我们明天单独找他聊聊?”
    “好呀,明天我们找个他房间没人的时候和他聊聊。”
    就这样,我们第二天看到他房间没人的时候敲门进去找他说了我们的想法。和我们期望的一样,他听到我俩绩效几年都很好,打算考mba提升管理能力时,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俩出来后开心极了,不过我马上又开始担心半年后的研究生考试了,这么多年没考试了,万一到时没过就丢人了。
    好在我的工作都需要使用英语,外语应该没多大问题。于是我把精力放在了包括数学、逻辑推理、写作的《管理类综合能力》科目上。那半年我每天辅导完孩子的功课,孩子上床睡觉后开始看书,每天都差不多要凌晨才睡觉。
    然而报考时我们才发现要先选学校,让我俩想根据分数再选学校的算盘落空了。按照我俩的评估,我们应该可以考到200分以上(300分总分)。这个分数基本哪个学校都可以上,那么就要根据我们的财力选择学校了。公司提供的钱在mba的学费面前变得拘谨起来,我俩都舍不得自己再另外掏钱,最后只好选择了刚好能覆盖到学费的本地大学。
    半年后,辛苦获得了回报,我以227分通过了初试,我的同事更恐怖,考了快250分,全校初试成绩排名第二。经过不算难的复试,我俩轻松地被录取了。半年后又走进了校园,开始了为期三年周末上课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