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自学
作者:八月的狮子座   IT女经理的职场回忆录最新章节     
    年前工厂宣布不再用lotus之后,陈生过来给现有的电脑操作人员培训了二次windows和office,然后就让大家抓紧自己学习了。阿莲明确地说:“阿英,你是学计算机的,你抓紧学。这些日子我来打资料了,你好好学习。等学会了,再教我。”我想拒绝但是好像没啥理由,只好点点头。
    我去找阿清,阿清再教了我一遍windows、word和excel的基本操作后,让我自己找些以前打过的东西多练习。但是上班的时候,也不好总跑去问阿清,而且阿清不需要做具体的文档工作,有些复杂一点的操作也不会。舍友和一些同事已经在外面培训机构开始学习了,我也不由地着急起来。但我一来实在舍不得那 “高昂”的学费,二来总感觉计算机毕业的人还去外面培训,挺丢人的,就想着买书来自学。
    有同样想法的阿兰提议我们自己买书来自学,我深感认同。于是约好周日一起去当时最大的书店-罗湖书城买书来自学。那时阿兰在工厂呆了快2年,每年工厂加薪幅度不大,远不如跳槽来的多,所以她也在准备找个更好的工作。过年的时候知道了有个大学同学在蔡屋围的建设银行做开发工程师,于是给他打了个电话约着周日见个面聊聊天,顺便请他帮我们参谋参谋。
    周日我和阿兰起个大早,搭上301公交车往市内赶。但是那天过关特别多人,等我们终于过关后,之前坐的那趟301早已经开走了。那时虽然车号都是一个,但是后面的车辆根本不认非本车的车票,扯了一会无果后,我和阿兰无奈地重新买票。我也终于明白之前我看到那些人为什么过关时要快跑的原因了。
    我来流塘那半年,除了偶尔去袁大哥那里,就没有去过市内。从南头检查站到布吉检查站的快车,走的是北环大道,而彼时的北环大道就是个快速路,两边都是荒山野地,毫无风景可言。阿兰说自己两年多都很少进市内,偶尔去东莞看看同学。所以我俩上车不断移动往靠着窗口的位置挪,然后对着窗外的建筑小声指点评价。记得那时的深南大道从南头检查站到上海宾馆之前的那段路还很荒凉,路两边大部分都是荒地,只有少数的高楼。但是从上海宾馆开始,道路两边的建筑明显就上了几个档次。
    我俩左赶右赶终于在11点赶到了蔡屋围,我那同学已经在书城逛了快一个小时了。不过他利用这个时间,先帮我们浏览了下办公软件系列的书,挑了几本他觉得不错的书让我们挑选。我和阿兰乐得轻松,从中间又挑了两本,每个人买了一本,约好看完后换着看。同学看着午饭时间到了,热情地请我们吃饭。吃完饭还带我们坐车去东门逛街。那时东门还在拆迁改建,我看到了不少后来在广州看到的那种老旧的骑楼。蔡屋围那块区域给我和阿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我俩就在想要是以后能在市内工作就好了。
    买书回来后,我和阿兰算是结对子了,两人每天晚上看书,有问题一起研究,很快我和阿兰终于掌握了工作中需要的那些技能了,也终于在全面切换之前可以教阿莲了。
    年后,高生的ipqc部来了一个叫阿秀的文员。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慢慢地和她混熟了,她也经常邀我下班后或是周末一起出去玩。她告诉我她高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了,以前在东莞一家台资企业工作。说台资老板又抠,规矩还多,这次是以前同事介绍过来的。她告诉我她还有个本科毕业的男朋友在东莞最大的工厂里面当工程部主管,以后东莞有好的机会她还是要回去的。每个周六一下班她就匆匆地赶回东莞去和男朋友相聚。
    有次周六,她说他男朋友周日加班,不回东莞了,她邀我去西乡玩。我俩在西乡正佳商场买了点生活用品,在前面的广场休息时,有个男人拿着宣传单走到我们面前,说道:“靓妹,自考吗?”
    我好奇地问:“自考是什么?”
    男人立即回到:“自考就是自学考试,自己自学,然后参加国家考试,拿大学文凭,文凭是全国都承认的。你们都是高中毕业吧?”
    阿秀连忙说道:“我是,她不是。她是大学生。”
    男人忙对她说道:“那你想不想变成大学生?你可以先考大专,拿到大专毕业证,再考本科。”
    阿秀笑笑:“哪有那么简单呀!”
    男人赶紧说道:“可以报我们的班呀,晚上上课,包过。考试不用花什么钱,交个几十块的考试费用就可以了。考不过我们这里免费再学,直到你考过为止。”
    阿秀好奇地问:“报你们班要多少钱呢?”
    男人说了一个数字(不太记得了),只记得对于当时的阿秀和我来说都是一个不可接受的价格。阿秀敷衍的接过男人给的宣传资料,说我考虑下,就拉着我的手离开了。
    回到宿舍的我,拿着那张宣传单,脑海里反复地回想着那个男人说的“拿到大专毕业证,再考本科。”那句话。我被深深地吸引了,一直遗憾的学历问题是不是可以靠这个来弥补呢?
    第二天周日起床,我就跑下楼找阿兰问她,知不知道什么是自考。阿兰也不知道,但是挺好奇,说她顺便要去西乡买东西,要不再看看去。我赶紧带着她一起来到西乡找到那个招生点。我俩装作一本正经想考本科的样子,想套取更多信息。好在不是昨晚的那个男人,而是一个女孩。她看到我们真诚的样子,努力地回答各种问题,还拿出包含各个学校招生的专业、科目的自考报考指引给我们看。我看着计算机本科的那些课程,突然有些泄气了,专业课和大专的课程一样,再加上英语、数学,毛泽东思想概论这几门,总共15门的样子。那个女孩拼命地鼓动我们说:“你们想想,每年四月和十月考试,一年考2次。每次可以考4门,2年就可以拿到本科文凭了!”
    我苦笑了下,说:“我再了解了解。”就扯了下阿兰离开了。路上阿兰问我怎么不报了,我无奈地说:“2年必须是要每门都考过才可能,想每次都过岂不是要报他们的培训班,但是我没那么多钱;而且天天晚上都要去上,万一要加班怎么办呢。最重要的,我从心里不喜欢计算机这个专业。我上大学选它是长辈的选择。我不想再去学计算机了。”
    阿兰顿了顿,看了看我,没说话,拉着我的手回去了。那以后,我总会时不时地想,我到底喜欢什么?我以后想做什么?我以后可以做什么?这些问题。
    阿兰第二天和我建议,说我现在做了部分翻译的工作,要不考她的英语专业。我刚开始觉得挺有道理的,但是后来越想越觉得这个专业又难考,又对以后从事计算机的职业似乎没有太大帮助,还是放弃这个选择。
    年后我的几个大学同学也先后在深圳找到了开发工程师的工作,有些开发语言用的c++,有些用的vb。vb这门语言在学校没有学过,他们说比c++容易,他们也是毕业后自学了一阵子找到的工作。他们好心地把他们之前看过的书籍给了我,但是那时没有私人电脑,只能纸上学习,非常苦恼。
    而就在我不断在探索以后工作的方向时,妈妈的一个电话让我又面临一个人生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