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意外
作者:张远子墨   霸道君王深宫囚爱最新章节     
    琼林宴结束后,唐砚初和唐砚闻等一众本次科举的进士们一同前往国子监,向国子监的老师们致谢。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众人身着华美的服饰,心怀感激之情,踏上了前往国子监的路途。
    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互相交流着彼此的心得体会。有的人感慨自己多年寒窗苦读终于得到了回报;有的人则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够在官场有所作为,为国为民尽一份力。
    抵达国子监后,进士们恭敬地向老师们行礼,并献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老师们微笑着接受了他们的敬意,并给予了鼓励与祝福。随后,国子监院长亲自为每一位进士戴上象征着功名的帽子,表示他们已经正式成为官员。
    从此刻起,唐砚初、唐砚闻等人便告别了平凡的百姓身份,拥有了官方赐予的官职地位。他们将肩负起更多责任与使命,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在易冠服仪式结束后,进士们纷纷换上崭新而庄重的官服。那一件件精致华丽的袍服不仅彰显出他们新获得权力与荣耀更代表着他们即将面临挑战与考验。
    展望未来日子里唐砚初、唐砚闻注定要经历无数风雨但相信凭借们智慧勇气定能书写出属于自己辉煌篇章!
    科举结束后,众多新晋进士们怀揣着满心期待与焦虑,开始静静等待吏部的铨选。这一过程充满了变数与未知,每个人都渴望能借此机会一展才华、平步青云,但又担心自己名落孙山、抱憾终生。
    然而,这场竞争远不止于此。在内阁和翰林院的高度关注下,一场更为严苛的选拔即将展开。他们将从这群精英之中挑选出那些真正出类拔萃、天赋异禀之人,让其进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这些被选中者无疑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卓越的学识和才华,更要有超凡脱俗的气质与修养。
    对于那些有望成为庶吉士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人生中的一大殊荣。一旦踏入翰林院的大门,便意味着他们将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朝廷核心事务,并得到重臣权贵们的赏识与提携。而对于整个国家而言,这些优秀人才的涌现亦将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智慧。
    然而想要进入翰林院享受其待遇可不是件容易事,这通常只对那些二甲及以上名次的人开放,至于三甲,则大多会被外放到其他地方任职。毕竟翰林院作为一个汇聚了众多精英人才之地,对于入职者的要求自然也是极高的。
    只有那些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卓越、才华横溢之人,方有资格踏入这个门槛,并获得相应丰厚的待遇和资源支持。而三甲之流虽然也算是通过了科考,但与一甲、二甲相比还是稍逊一筹,所以他们只能接受外放安排,去到各地担任一些基层职务或者偏远地区历练一番。这样既能让他们得到锻炼成长的机会,又可以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无论是进入翰林院还是外放为官都各有利弊吧!关键还得看个人能力与志向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道路才行呢~
    就在众人都认为新科状元唐砚初必定会入选翰林院之际,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皇帝夜凌宸竟然亲自下旨召见了他!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惊愕不已,要知道按照历年传统,每届科举考试中的状元都会被选入翰林院担任修撰一职,并赐予正六品官职。然而如今局势似乎有所变化……人们纷纷猜测着其中缘由究竟为何?而这位年轻才俊又将面临怎样未知命运呢?
    此刻宫廷内气氛紧张凝重至极,唐砚初怀着忐忑心情步入大殿拜见圣上。面对夜凌宸威严目光及质询时表现得镇定自若、不卑不亢;其才华与气度深得皇帝赏识与喜爱。接下来君臣二人之间展开一场影响深远对话使得整个故事发展越发扑朔迷离起来……
    皇上夜凌宸紧紧地盯着坐在轮椅上的唐砚初,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嫉妒之情。他暗自咬牙切齿,对这个男子充满了敌意和怨恨。
    夜凌宸心想:“为什么?为什么他会是青鸾的青梅竹马?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分享着无数美好的回忆。而我呢?我虽然贵为皇帝,但却错过了与青鸾相识的时机。”这种不公平让夜凌宸感到极度痛苦和无奈。
    更令夜凌宸心生嫉妒的是,唐砚初不仅早早地认识了青鸾,还见证并参与了她的成长历程。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这是夜凌宸无法取代的。想到这里,夜凌宸的眼神变得愈发冷漠和锐利。
    然而,尽管内心充满嫉妒,夜凌宸也明白自己不能轻易表露出来。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保持冷静和尊严。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将嫉妒压下心头,转而用一种威严的语气说道:“唐砚初,朕听闻你与青鸾关系匪浅。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过,无论过去如何,现在青鸾已成为朕的妃子,希望你能懂得分寸。”
    说完这些话,夜凌宸根本没有给唐砚初任何开口的余地,便紧接着说道:“唐砚初啊!原本按照常理来说,以你此次科考的成绩,成为这一届科举的新科状元乃是实至名归之事。而通常情况下,像你这样的人才都会被选入翰林院担任修撰一职。然而,朕却认为让你去那里做一个小小的修撰简直就是大材小用、埋没了你的才华。依朕之见,你理应拥有更为光明璀璨的前程才对。”
    唐砚初听了皇上的话,心中虽然很是不解,但是他还是立刻跪地谢恩,“多谢皇上厚爱,微臣必当竭尽所能,为国家效力。”
    皇上点了点头,接着说:“朕决定派你去治理南方的水灾,那里灾情严重,急需一位有能力的官员去负责。你可愿担此重任?”
    唐砚初毫不犹豫地回答:“臣愿意!”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为百姓谋福祉。
    皇上满意地笑了笑,“很好!朕就知道你是可用之才。去吧,朕期待你的表现。”
    唐砚初再次谢恩后,离开了皇宫。他深知这次任务艰巨,但他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他决心用自己的智慧,拯救受灾的百姓,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而新科状元被当今圣上夜凌宸委以重任、派遣至江南地区治理水患一事,犹如一阵旋风般迅速传播开来,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人们对这位年轻才俊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纷纷猜测他将如何应对这一艰巨任务。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些大臣认为让一个初出茅庐的状元郎担此重任过于冒险,但更多人则对皇帝的决策表示赞赏,认为这是给年轻人展示才华的机会。
    随着消息的不断扩散,新科状元的名字逐渐家喻户晓,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的身世背景、成长经历以及是否具备治水才能等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然而,面对外界的种种议论和压力,新科状元却始终保持着镇定自若的态度。他深知此次使命重大,必须全力以赴,方不负圣恩浩荡。于是,在接到圣旨后不久,他便带着满心壮志踏上了前往江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