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离心之变
作者:老姜头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最新章节     
    青莲教庆州小黑山支脉大殿内,副宗主傅元瑾、堂主张镇岳、龚渊等人神色焦虑。
    关于玄甲卫在灵马谷附近的惨败消息,仅仅一个时辰前便由败兵带回支脉,但至今,陈恒与众高层仍然困惑不已:为何一千五六百修道弟子,在自家熟悉之地设伏,竟会在围攻五百朝廷修士时败得如此凄惨。
    朝廷修士不堪一战,在此之前,早已世人共知。否则,去年五大道门联合讨伐西境夏国之时,也不会被区区两三万铁羽鸦骑兵屠杀至大败而归。
    然而,同样身为朝廷修士的一支小队,仅凭几百人,竟将红莲教千余弟子,其中包括三百精选出的守教精英玄甲卫,彻底击败,无还手之力。这难道不是在昭示,红莲教众的整体修为已虚弱至极?
    “形势危急,胡老七已决心与我教划清界限。他不仅驱逐了胡家堡中虔诚信奉圣母的几位后辈,还将参与伏击朝廷修士者直接擒拿,亲自押送至城隍府。”坏消息如影随形,宗主陈恒面色冷峻步入大殿,接过茶壶径直对嘴豪饮几口,而后喘息着向诸位通报。
    “这老家伙,迟早他会懊悔此举!”
    “等到官军撤离后,我去率人扫平胡家堡!”
    “取那老家伙性命,扶持胡老三出任堡主!”
    ……
    副宗主傅元瑾、堂主张镇岳、龚渊等人闻讯,心头一紧,愤恨咬牙。
    尽管玄甲卫失利是个糟糕的消息,却并未对小黑山支脉带来实质性损伤。然而,随着其战败的消息扩散,原本与红莲教交好的各堡寨势力开始背离,无疑动摇了支脉的根基。
    毕竟,在红莲教麾下,尤其是在庆州与环州边陲地带的诸多支脉,能够盈利的产业少之又少。各个支脉的运作,完全依赖周边堡主、寨主以及普通信徒们的“供奉”。
    一旦周边的堡主、寨主及普通信徒因红莲教的失败而改换信仰,那么各支脉便只剩下两条道路可以选择——要么堕入邪道,强抢掠夺;要么解散各自回家,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张家庄、刘家窑、孔家堡、廖家山寨的情形,与胡家堡相差无几。”陈恒大殿之中似乎有意让众人再添一份颓丧,喘了几口气后,又继续补充:“唯有郑家堡情况稍好。郑堡主之子正是玄甲卫的队长,今日战场上英勇捐躯。郑堡主已派人送信前来,表示愿倾尽家产守护本教,并请求我们为他儿子报仇雪恨。”
    “郑堡主忠烈!”
    “郑堡主确是一位难能可贵的明理之人。”
    待到合适的时机,吾等便一同前往总坛,替郑堡主之子求取一个尊贵的道号,也算是给这位仍在世间的同道一个明确的归宿。...
    ...
    副舵主傅修元、堂主郝真一、龚墨轩等人再次发言,对郑堡主的英勇之举推崇备至。然而,众人却没有提及要为郑堡主之子赐予仙缘之事。
    在这方圆数百里的区域内,昔日威震一方的锐士营已被朝廷兵马重创至残破不堪。即便小黑山号称是一处分舵,但实际上能够随时候命的修士弟子数目,却远远不及当年的锐士营强盛。
    假若朝廷兵马前来攻打此山,凭借这险峻的地势,吾辈或许尚能支撑一阵。但倘若轻举妄动,倾巢而出与朝廷兵马硬碰硬交锋,其结局恐怕要比锐士营更为凄惨十倍不止!
    “适才我正忙于联系周边的防御要塞,稳定人心,并未得知锐士营战败的具体详情。因此,尽管答应了郑堡主为其子谋求仙缘,却未曾与他约定确切之时辰。”舵主张玄青敏锐地察觉到,部下的诸多将领已萌生怯战之意。他迅速加以补充说明。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一片赞同之声。从副舵主傅修元到凌木堂堂主黄灵豹,无一不在表示,谋求仙缘之事不必急于一时,应目光长远才是上策。
    “也只能如此行事了,只望那朝廷兵马在击溃锐士营之后,已然泄尽了心头之恨。不再对我们穷追不舍!”舵主张玄青对众人的态度洞若观火,不禁深深叹息一声,低声做出了决策。
    话语落下之际,他瞥了一眼靠窗默然不语的仙子叶凌莲,又谨慎地补充道:“并非吾等不愿为圣宗殊死一搏,实乃敌情未知。若是轻率出击,只怕难免重蹈锐士营之覆辙! ”
    “张舵主自行裁夺便是,此次我只奉教主之令下山清除妖孽齐凌,对于各分舵的具体事务并无干涉之权。”叶凌莲微微抬起眼帘,淡然地瞥了他一眼,语气柔和地回应。
    她的声音平静如水,既没有听到锐士营战败消息后的焦急愤怒,也没有对小黑山分舵的畏惧敌人之举流露出半点失望之情。
    她在众人眼中宛如一位过客,眼前的这一切似乎都与其无关。然而实际上,叶凌莲却是红莲圣宗的守护仙子,地位仅在教主与护教法王之下。
    舵主张玄青心中不由得一阵颤抖,连忙环顾四周,试图为自己找个台阶下:“我一直忙于安抚周边堡寨,尚未了解到朝廷兵马的具体情况。若是在之前的战斗中,朝廷兵马与锐士营两败俱伤,那么对于我们而言,未尝不是一个介入的好时机。诸位之中可有人得到了最新的情报?今日午后,可曾收到有关的消息?”
    “确有一位锐士营的队长,名为何毅,特意跑到分舵来报讯。我们刚安排他下去休息片刻。”副舵主傅修元儒雅博学,素以思虑周详闻名。他注意到叶凌莲或许已有不满之意,遂立刻帮张玄青圆场:“我立即派人请那位何队长回来详谈。”
    张玄青闻此言,立刻命人将何毅队长重新请回大堂,并不顾自身疲惫,神情专注地询问:“何队长,请您再详细讲明一下,那朝廷兵马究竟有多少兵马?今日又有何损失?是否动用了类似叶仙子所提及的那种神器——‘轰雷枪’,即能发出雷霆般巨响的武器?”
    在此提供的原文似乎并非一部小说段落,而是某种古代战争题材的内容,并不符合转换为修真小说的要求。不过,我可以尝试将其改写成修真风格。假设原角色何常在、陈恒、叶凌莲等人都是修真者,官兵与溃兵队则分别对应为仙道势力与修炼门派:
    同一问题,早已反复萦绕耳边,然而,玄兵队长何常在并未对此厌烦,他稍敛心神,嗓音嘶哑地道:“禀告掌门陈恒,彼方仙兵调动了五百之众,整编为一重天营卫,再额外有二三百灵兵相随。我方损失微乎其微。”
    提及伤亡数目之际,何常在偷偷瞥了一眼端坐窗边,面容冷峻沉默的仙子叶凌莲,言语益发谨慎:“具体情况属下未能详尽探明,但定然不超过一成之数!属下敢以修为担保,未闻有任何异常法术波动之声响。”
    “若非动用法宝飞剑防御,他们如何抵挡得住我辈修士驾驭的遁光冲击?领兵之人究竟是谁,其姓名是否得知?”尽管路上已有所耳闻,如今从何常在口中亲闻证实,陈恒掌门仍旧震撼不已,难以置信。
    “他们,竟动用了阵法护体的铁甲修士,并且列于我方阵前阻挡。更有长枪修士与羽箭修士以及暗器修士助阵,领军的乃是一名千夫长,姓张,其名尚未查知。掌门恕罪,彼时败势如潮,属下未曾来得及认清敌将尊容,唯见其阵中认旗飞扬。”
    何常在思量片刻,郑重答道:“掌门所言不错,确有铁甲修士参战,只不过人数稀少,不过五六十之数!长枪修士亦不多,仅约两百左右。但他们阵列之中,隐匿大量羽箭修士与暗器修士,射出的法术光箭犹如疾风骤雨,我方弟子尚未来得及近身,已有数十人堕落遁光之外。”
    自战场撤离,奔行三十余里,何常已在疲惫之余仍强撑精神,只为将战场状况详尽报告给黑水峰分舵。至于分舵如何应对,则非其所能干预之事。他唯有期望叶凌莲仙子能够尽快撤离黑水峰,重返总舵。否则,他即使陨落沙场,也无法安息。
    “仙兵胆怯而不愿硬碰硬,全仗阵法之力。”副掌门郝杰拍案而起,沉声道。此乃众人皆知的事实。然而,过往大宋仙盟之战,即便拥有相同数量的阵法师,也未曾展现出这般威力。因此,郝杰之言无异于多余之举。
    “那支仙兵所属哪个宗门,总不至于连这个都不知道吧?你刚才不是说,看见了对方主将的标志么?”陈恒掌门侧首瞪了郝杰一眼,接着追问。
    这一问总算切中要害。何常在费了好一番功夫回忆,方始给出答案:“乃是名为‘镇戍真武左营’,又或是‘镇戍真武前锋左营’。似有一位姓齐的修士在其间充当谋士。”
    “果然是姓齐的!”陈恒掌门神色凛然。
    “早该将其除去!当年圣姑大人一时误判,竟欲招揽此人入门!”
    “那家伙太过狡诈,在金牛秘境之时便深藏不露。”
    不显灵光不溢宝,此举已然触犯仙道禁忌,若显露出修行底蕴,岂非欲引来九天雷霆之灾,破开天穹屏障!
    ……
    议论纷纷之声骤然涌现,在座的诸多峰主、执事们,皆把矛头直指齐凌,恨不能以口舌之利,令其陨落于言辞之间。
    “原来乃振剑宗之人!”在这嘈杂不堪的指责声中,小玄山脉分舵主陈恒的话语,突兀地穿透喧嚣,显得格外出众:“今日,锐锋营之败,亦非毫无道理!”
    “何出此言?”众人闻声,纷纷转首望向陈恒,先前的咒骂声顿时消散无踪。
    “我指的是,锐锋营败而不冤!”陈恒轻叹一口气,视线落在叶凌莲身上,既是对她,也是对在场诸位阐述原委:“振剑宗乃是由前朝太虚神将李处耘亲手创立,堪称世间顶尖的修真势力。李处耘仙逝之后,其两位公子相继继承了宗门重责。昔日大宋皇室,便是看重振剑宗弟子的实力强大,故纳娶了李处耘之女,并顺势将其收归麾下,成为皇家直属。”
    此刻,众人皆已明悟,口中呼出的冷气犹如寒冰般凝重,点头赞同。
    而分舵主陈恒,则继续注视着叶凌莲,语气深沉地道:“据我所知,当今振剑宗的护宗大都监,正是李处耘幼子李继和,同样以武勇过人闻名修真界。去年五大派修士联袂讨伐西漠妖族,振剑宗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后来各路修士总体败绩惨重,但振剑宗在对抗妖族的过程中,其实并未落下太大劣势,实则受了其余四派的牵连,被迫撤离战场。”
    “而今大宋皇帝为了避免妖族借此机会大举进犯,特意令振剑宗留守边疆要塞环州前线。此次不知为何,振剑宗竟然自环州撤至庆州,并与锐锋营狭路相逢!”
    “是我们的同门,率先斩杀了振剑宗巡逻守卫的弟子!”执事郝杰嗓音粗犷,再次插话进来。
    瞬间,在场的其他人均陷入了沉默,各自低首望向脚底,仿佛鞋尖之上都生出了灵芝草。
    事情的始末已然清晰可见:
    西漠王李继迁放弃了王号,再次向大宋俯首称臣,振剑宗自然无需再继续留守环州,依例应返回京都汴梁修养,并接受当朝皇帝的封赏与慰劳。
    然而在撤军途中,自家小姐叶凌莲竟率数十位同门,追杀齐凌至振剑宗的临时营地门前,从而引起了对方的警惕。
    更糟糕的是,自家小姐不仅引起振剑宗的注意,还在中途伏击了前来调查她行踪的振剑宗弟子,将其悉数诛灭!
    “说啊,怎么都不言语了,都变成哑巴了吗?”叶凌莲的声音回荡在大厅之内,冷若寒冬晚风:“的确是我,被人诱至振剑宗营门口。也是我,设伏杀害了那些追踪我行踪的振剑宗弟子!不错!”
    “那你们打算如何处理?将我擒拿,交付给振剑宗赔罪吗?如此一来,他们或许就会放过你们,放过我们神圣的修真教派?”
    \"吾辈玄门,历年弘扬道法,究竟为何?敛财购置灵宝仙材,供尔等恣意修炼,扩充洞天福地?抑或是助尔等宗族子弟,在那大宋朝堂之上步步青云,握权柄重?”
    众人噤若寒蝉,皆凝神静气,宛如石刻塑像。
    “引来灾祸之事,自当由我向教尊请罪!”叶凌莲冷笑一声,轻轻叩击丹墀。“然而尔等须要反思,倘若朝廷兵马持续穷追不舍,我等该如何应对才妥善!
    “今日,教门折损了一支飞羽卫队,却也让我们彻底认清,大宋官军的实力非比寻常传闻那般薄弱!”她再次敲击丹墀,语气坚定地续道:“日后我等若是举旗立誓,届时前来进犯的朝廷兵马绝非仅此一卫,而是数万乃至数十万之众。那时若我教门子弟仍旧这般脆弱无争,各自为政,受损的将会是你们的仙途根基与生命元神!”
    “教主娘娘所言极是!”
    “教主娘娘睿智无双!”
    陈恒等人浑身一颤,纷纷躬身致歉。即便心中是否认同叶凌莲行事果决尚存疑虑,但此刻表面之上,无人再敢公然指责其行事冒失,引火上身。
    “速将分舵内长老与稚嫩弟子疏散,只留壮硕修士驻守。那些畏惧生死不愿与官军正面交锋者,也允许他们自行离去!包括尔等,若欲离分舵避祸他处,请悉听尊便。”叶凌莲深深呼吸一口元气,徐徐起身,“吾虽不明仙道至理,但至少不会坐以待毙,亦不会仅仅怨天尤人。定当倾尽全力,与朝廷兵马殊死搏斗,令其知晓吾教不可轻辱。”
    “遵命!”陈恒等人齐声应诺,心中满是无奈之情。
    正当众人准备散去之时,大殿之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脚步之声。紧接着,值守香主方大同匆忙闯入,对着叶凌莲及陈恒二人恭敬行礼,“禀告教主娘娘,舵主,山下来了一位女修前辈,姓白,自称乃教主娘娘的胞姐。声称已有良策,可助我教渡过当前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