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修罗无死
作者:老姜头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最新章节     
    伴随着刺耳的刺啦声响,木质的大门缓缓开启,清晨的日光洒入宏伟的宝殿,逐渐驱散黑暗的角落。
    大宋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张齐贤,在白鹿真人陪同下,手握三根灵香,稳步踏入殿堂。接着,在梵音诵经声中,他对面前的佛陀行了三拜九叩之礼。
    仙雾缭绕,环绕在香案后端坐的佛陀像,显得愈发慈悲且神圣。
    与其他大宋官员不同,张齐贤不信仰道教,却对佛法深具虔诚之心。
    每逢月朔和望日,除非身处汴梁参与朝廷会议,否则必定亲临庙宇为佛祖献香。
    在这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城中,即使是再忠诚的信徒,也没有胆量去争夺经略安抚使大人烧头柱香的机会。
    因此,每逢张齐贤前来敬香的日子,白马禅寺的僧侣都会特意预留出辰时至巳时这段时间,只为他一人提供单独接待。
    而且,无论张齐贤抵达禅寺早晚,僧侣们的早课总是会在他左足踏入大雄宝殿的那一刻准时开始。
    如此一来,张居士焚香之际,便能伴随诵经声,增添三分庄重肃穆的气息。
    张齐贤身居高位,又怎能察觉不出僧人们竭力逢迎之举?
    然而,就算心知肚明,他并未点破此事,亦未摆谱拒绝对方的好意。
    他仅是尽力赶在辰时到达白马禅寺,每次上香逗留在院内的时刻从未超出一刻钟。
    如此做法,既不让其他香客等待太久,即便远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佛陀目睹,也不会责备他的霸道,反而会赞赏他这般的体谅众生之举。
    再者,虽然他虔诚礼佛,但对于捐赠给寺庙的香油钱却不过多,仅相当于普通百姓半月之所得。
    这般行为,既能防止下属官员为了博取他的关注而大肆布施重金于寺庙之中。
    再如此告知众生,修行佛法之根本乃在于内心的虔诚,而非仅以塑造更高贵的佛陀金身或建造更为宏伟的佛刹来体现。
    此便是“教化”之意境所在!
    大宋疆域内共设有十四位经略抚仙使,若置于汉朝,则可视作十四位护道州牧。
    所谓牧者,乃为天帝教化黎民百姓之重责矣!
    一位卓越的州牧,决不至甫莅任便恣意燃起三把大火,致使治下之地动荡不安。
    反之,需如春雨润泽大地,悄然无声。
    州牧若能做到清廉公正,属下官员自不敢轻易妄动,即使偶有胆大妄为之徒,心中亦会存有畏惧。
    州牧不喜奢华浮夸,其下属亦不敢过分追求威仪场面。
    州牧深知给人方便即是给自己方便,于是乎其属下……
    然近来日月之间,张齐贤一贯秉持并倡导的教化之道似乎遭遇了一些阻碍。
    因此今日焚香毕,他在佛像前驻足良久,较之往昔,停留时间明显加长。
    僧侣察言观色,未敢上前打扰。四周缭绕的诵经声,则助其心境得以平静。
    年逾花甲的他,并无希冀返老还童之念,唯愿佛祖庇佑,在呈请退职归乡之前,保全自身的晚年名节不受玷污。
    他已觉察到,永兴军路这一地带,官场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对于外来的经略抚仙使而言,想要令行禁止可谓难上加难。
    当年那种锐不可当的锐气,早已离他远去,如今他不再渴望大力整顿地方官场,只期盼能够顺利完成朝廷交付的安定一方之重任,随后获取三师之尊称,荣归故土。
    ……
    “恩相,恩相!”似是佛祖欲以此考验他一般,张齐贤尚未将心境完全平复之际,判官梁颢已匆忙闯入大雄宝殿,“京畿之处传来急报,敬请恩相即时查阅。”
    此刻的张齐贤,最不愿面对之人莫过于梁颢,因每当梁颢在这个时刻寻他,必然是发生了重大变故。
    然而,当听闻对方提及他们预先约定的秘密信号,张齐贤旋即含笑点头,“嗯,明白了,你在外稍候片刻,老夫随即前来!”
    言罢,他又转身面向佛祖合十致歉,这才徐徐迈步离开寺庙,登车返回府邸。
    待随从们替他放下马车帷帘之际,他的面色顿时变得异常严峻,“太素,究竟发生了何事,竟让你亲临白马寺来找老夫?”
    “恩相宽恕,咳——”梁颢抢先进入张齐贤乘坐的青铜装饰马车内,然而还未调匀气息,便急忙应答上司的询问,“下官并非有意打搅,实因此事关乎恩相知悉越早越好。定安县令已于三日内在县衙二堂前引火自焚了。”
    张齐贤面色剧变,震惊之色溢于言表,连续抛出疑问:“你所言何意?张县令竟已身陨大道?此乃何时之事!去请他之人可是哪位高人?你不是早已私下严令,务必以礼相邀,诚心请他赴京兆府共商大事吗!那去请他之人,行事怎会如此疏忽不慎?”
    “乃是左军巡使之王全,已在左军巡院镇守七载,历来稳重可靠。”梁颢深知此刻无须为自己辩驳,抱拳回应核心要点:“派遣他前去邀请张威之前,我曾亲自查阅其过往经历。确认他是与转运司联系最为稀薄的一位,日常行事极少有过失。”
    “嗯——”张齐贤低吟一声,紧接着急切追问:“他可是自坊州取道前往定安?途中耗费了几日几夜?是他先行抵达定安,抑或是张县令率先引动天劫?”
    “路上花费了两昼夜。在他踏入县城之前,张县令已然引动天劫。两者相差约有一个多时辰。”梁颢拧眉禀告:“恩师,此事看来,王全身上恐怕难以寻觅丝毫破绽!”
    “唉,两昼夜而已,好在他并未乘坐灵禽赶路!”张齐贤怒形于色,却又不得不承认梁颢的看法有理。
    由坊州绕行至定安,对于寻常旅者而言,两昼夜行程并不算拖延。然而王全受命去“请”张县令,路上耗费两昼夜,实际上便是有意给对方预留充裕的应对时间。
    然而,身为一路经略安抚使的张齐贤即便看出王全有意为之,却苦于找不到确凿证据,也无法对其有何惩处。理论上固然有权将其革职,但所加之罪却无法太过严重。而经略安抚使鲜有能在一地任职满两年者,一旦他奉召回返汴京,当地官员自然会有手段助王全官复原职。
    “卑职已派人前去接应厉以贤,以防周崇一方再生枝节。”作为张齐贤的心腹干将,梁颢自然不会仅向对方报告不利消息。在张齐贤了解当前新状况之后,便立即提出了补救之策。
    “厉以贤,亦是京兆府出身吧?”张齐贤闻之,不由得再度锁紧眉头,“王全乃其下属。”
    “正是!”梁颢点头,语气陡然变得凝重起来:“如今转运司之人皆需避嫌。我们带来的弟子对当地情形并不熟悉。故此前卑职只能借调京兆府弟子相助。如今看来,此举怕是棋差一招……”
    话音未落,车窗外已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响。随后,侍卫梁晓的身影出现在重新掀开的车帘之外,“禀大人,京兆府紧急情报送达!”
    “呈上来看看吧!”张齐贤料想到事态恐怕不容乐观,疲惫地挥了挥手。
    梁晓应声退下,片刻后,捧着一封火漆密封严实的书信,恭敬地送入车内。
    张唯贤借着星辉,亲手启开封印,目光迅速掠过几行字迹,旋即苦笑一声,将玉简扔给了梁颢,“周崇果真陨落了,竟在囚车之中以栏杆自缢,魂归太虚。厉都护供认失职,自愿解除职务,领受惩罚!本座,又怎敢责罚于他?本座原以为,万事皆在我的掌握之中!如今观之,能安然返回边梁之地,已是承蒙仙缘庇护!哈哈哈,哈哈哈,我智慧一世,临老却终究做了片刻的愚者,哈哈——”
    他抬起手拂过眼角,依旧放声大笑,摇头叹息,“哈哈哈,当朝廷问及谁能收拾永兴宗这一地鸡毛时,满朝修士,皆低头沉默。哈哈哈,此处势力纠葛,果然深不可测!此番,我栽得毫不冤枉啊!”
    “恩公!”见对自己有识人之明的张齐贤愤慨至极,言语混乱。梁颢不禁双眸赤红,咬牙切齿地道:“恩公,涉及此案的三人,已有两人殒命。齐巡检只怕也难逃此劫。微臣承蒙您的赏识提拔,无以为报,愿率一队弟子,亲自前往接引齐巡检至京兆府。”
    话音未落,他便欲推开马车门离去,不料手臂却被张齐贤紧紧抓住。
    “你不可以去,你若去找那个姓齐的小子,只会让他死得更快!”张齐贤怒气勃发,然而思维却分外清晰,“张威与周崇已陨,无论如何,那姓齐的小子不能再有任何闪失。只要他还活着,那些在永兴宗之人,就不能长久地一手遮天。”
    “恩公!”梁颢深知张齐贤此举是为自己安全考虑,他含泪恳求道:“微臣身在您左右,一举一动恐都将被人洞察。您的号令,或许也无法穿越经略司府邸的重重阻碍。而微臣离京,反能让恩公手中多一枚活棋。微臣不信,他们胆敢公然取微臣性命!”
    “你不能牺牲,那姓齐的小子也不能有事!”张齐贤并未松手,只是连连摇头,“立即传令京兆府衙,发布通缉令追拿齐凌,务必在三日内把公告张贴于永兴宗路的所有城门与关隘。捉住齐凌之后,立刻押解至安抚司府署,本座,本座定要亲审此人!”
    “恩公!”梁颢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张齐贤是要与地方官员决一雌雄。他眼中泛红,急忙提醒道:“那罪名该如何定性?毕竟他可是从九品官员,而且他的祖父和堂伯父……”
    “罪名,擅自囚禁地方官员!”张齐贤思索片刻,果断回答,“这就足够了!本座身为经略使之职,追捕一名从九品官员,何需再向他人禀告!至于他祖父和堂伯父那里,本座相信,他们终会明白,若非本座如此行事,那姓齐的小子必定难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