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中途
作者:老姜头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最新章节     
    既然县令召见,除非有十万火急的事要处理,否则齐凌一定会马上赶往县城。他记得三个月前陪杨旭去县城的经历,知道长途骑马有多么无聊。于是,他干脆让手下给他准备一辆马车,带上茶具、水果和几卷刚买到的唐代传奇小说,这样在路上可以喝茶、吃水果,消磨时间。而且有了车窗和窗帘,可以避免尘土,他就不用进城后先去驿站洗澡换衣服再去拜见上司了。以金牛寨巡查所目前的富裕程度,满足这些小要求自然不在话下。
    接到命令后,张帆、王武等人立刻分头准备。很快,他们就把马车和所需的东西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可惜,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离开金牛寨不到二十里,齐凌就开始后悔,肠子都悔青了。
    这辆马车是从附近村子的大户人家借来的,扶手镀了铜,车顶涂了朱砂,里面还有厚厚的丝绸棉垫和整张梅花鹿皮,可谓奢华。然而,它既没有充气橡胶轮胎,也没有减震弹簧。偏偏通往县城的道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结果,齐凌被颠簸得五脏六腑都移位了。别说喝茶吃水果了,能忍住不吐出隔夜饭就已经很幸运了。无奈之下,他也只好坐在车辕上。
    他侧着身子欣赏风景,分散注意力。同时,他还和主动提出驾车的张帆,以及以陪同进城为由去给妻子买首饰的王武、牛巨、刘鸿等人闲聊。一路颠簸,终于熬到了目的地。
    此时,齐凌也脏得和车夫差不多。因此,他只好先派王武去县衙向张知县道歉... ...
    那天晚上,张帆那个有文化的亲戚,为了感谢齐巡检之前为家族祠堂写的对联,就在牡丹阁摆了宴席邀请他。齐凌本来对喝酒赏花没什么兴致,但经不住张帆的软磨硬泡和王武、牛巨的怂恿,最后还是去了。席间,几个读书人提议趁着酒兴填词玩。齐凌肚子里没多少墨水,只好找了个晕车的借口,答应以后精力恢复时补写一首词,和大家的作品呼应一下,这才勉强过关。不过,其他人写的词还是得让他点评一番。
    齐凌直觉上觉得这些当地才子的作品拉低了宋词的整体水平,但他不能直接说。于是,他模棱两可地说了一堆似乎是赞美又像是鼓励的客套话,让自己得以安心。听他说完,那些地方才俊都觉得脸上有光,纷纷把自己写的或预先准备的新词交给史掌柜,请他安排牡丹阁的首席歌姬演唱。虽然牡丹阁的歌姬在唱歌和演奏上比莲花班的白藕、紫菱两位大师差了一大截,但配上这些新词,倒也相得益彰。
    牡丹阁的菜肴和酒水一如既往地精致,上次因为夏国公儿子李德昭的搅局,齐凌没能好好品尝,这次总算弥补了遗憾,尽情享受了一番。酒足饭饱后,有人趁着微醺打听右巡使李昇何时从夏州回来,以及他对沿途各地的看法。齐凌对此一无所知,无法提供有用信息,让大家又一次失望。然而,当话题转到莲花班,齐凌分享了许多别人不知道的趣闻轶事,让那几个读书人听得眼睛发亮。
    这些故事都是许紫菱在信中告诉他的。因为齐凌肚子里没货,还没能满足她填词的要求。但这两个月来,他频繁收到许紫菱的信,不能再摆架子,偶尔也会回复几句。许紫菱的信中不仅有曲词,还有许多奇闻异事和日常琐事,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像是齐凌上辈子听说过的“笔友”,也有点像他听说过的但未曾体验过的“网恋”。他们有可能更进一步,但并没有紧迫的动力和意愿。所以,他们的关系就这样不温不火。
    齐凌上辈子从事离婚咨询服务,深受工作影响,对男女婚姻关系持怀疑态度。因此,除了偶尔感到孤独,这种不冷不热的关系其实挺符合他的心态。
    大约在五十六岁左右,许紫菱可以算是个有智慧的美女,和她相处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同时,也让齐凌觉得很有面子。至于娶她进门或纳她为妾,依他看来,如果他们之间真有感情的话,也远远没到那个程度。所以,他暂时根本不想往这方面考虑。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许紫菱写给他的所有信都是她亲自写的。如果齐凌知道,除了第一封信外,后面的信都是由一个年纪比上辈子的“齐律师”还大,而且从未真正喜欢过任何男人的中年妇女口述,许紫菱只是负责记录和抄写,他肯定不会再有心情维持这种不清不楚的“笔友”关系,会直接和她断绝联系。
    ...
    “啊啾!”几百里外的长安城里,正在口授书信的莲花班教师余柏莲突然用手捂住鼻子,连打了几个喷嚏。
    “老师,您怎么了?需要让人煮姜汤吗?”正在记录书信的紫菱吓了一跳,连忙怯生生地站起来,小声询问。
    “没事,应该是傍晚练武出汗,又被风吹了一下!”余柏莲摆摆手,沉声回答,“我们继续,刚才写到哪里了?瞧我这记性!”
    “写到人面桃花的故事了。”紫菱的眼睛闪烁着崇拜的光芒,“那个姓崔的书生来晚了,桃花姑娘已经去世。然后他进门大哭,后悔自己提亲太晚了!”
    “嗯,这个暗示,如果他还看不懂,那就是真傻了!”余柏莲点点头,充满信心地拍案说道,“老娘就不信,他能一直装傻!”
    话音刚落,她又觉得自己话说得太绝对。犹豫了一会儿,她换了个探讨的语气问紫菱:“他,他那天晚上有没有对你动手动脚?他不会喜欢男人吧?我听说汴梁那边很多豪门子弟都是天生的‘兔儿爷’,只喜欢男人。”
    “没,没有!”紫菱被问得满脸通红,慌忙摇头。
    她担心余老师误解她的意思,连忙补充道:“他,他对我还算客气,但是,但是他的眼神和其他客人没什么区别。应该不是因为喜欢男人,才假装看不懂您的意思。”
    “不是我的意思,是你的意思,我是在帮你!”余老师皱着眉,低声否定。接着,她又疑惑地嘟囔着:“那究竟是为什么呢?我都快要使出浑身解数了,他还是不回应。况且,你也没说要嫁给他做正妻,他有什么好犹豫的。他这个年纪,按理说应该是血气方刚,耳朵也不聋。虽然我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没见过猪跑,总吃过猪肉吧。”
    “弟子怀疑,弟子怀疑,他根本不懂填词。”紫菱想了想,带着几分紧张分析,“弟子这几天唱得多了,总觉得‘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里,把河改成江更合适。而从汴梁到西北,沿途并没有大河,以江命名...
    对于那个《临江仙》,里面也有个江字,而且它的曲调跟以前所有的词牌、曲谱都大不相同。另外,这首曲子的音色丰富多了,唱的时候换气也更复杂。以前从没听说过,也没流传过,突然就出现了,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白藕以前也提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她马上否认了。现在,紫菱觉得,不管是否有道理,她都应该把这事说出来。余教习指导她给齐巡检写信,绝不是为了帮她早日嫁给他,这点聪明的紫菱早就看出来了。结合余教习近期急切的态度,以及紫菱听到的莲花班的一些秘密,她越来越相信,如果她继续和齐巡检通信,总有一天会害了他。紫菱对齐凌并没有非嫁不可的感情,但也没有理由去伤害他。那样做,她会感到非常遗憾和内疚。这么英俊的男人,说话又客气,没有一般酒客的傲慢态度,还有一副好嗓音。即使他不会作词谱曲,也不至于要被卷入这场是非之中。所以,尽早结束这段荒唐的缘分,让余教习放弃控制他的想法,对双方都有好处。
    “啪啦!”灯火突然爆裂,火花闪烁,照亮了紫菱明亮的眼睛和她掩盖不住的美丽容颜。
    ……
    “啪啦”,烛火炸裂,定安县衙二堂的光线忽明忽暗。县令张威和主簿周崇分别坐在棋盘两边,凝视着逐渐填满的棋局,迟迟不下手。同样是深夜,有人沉醉于繁华夜生活,有人却在深思棋盘上的每一步。棋盘上走错一步还可以悔棋,但在现实中,一旦走错,就无法重来。
    “县尊,我已经查实过了。他和李右巡使的关系其实并不深。今晚的酒桌上,他对李右巡使的了解还不如秀才钱多。”窗户轻轻被敲击,声音穿透窗纸,传入县令张威和主簿周崇的耳中。
    “我就知道是这样!”主簿周崇面对县令张威,完全没有白天的拘束,笑着撇了撇嘴,终于放下一颗白子,“县尊,你太过谨慎了!别说他是个被太学开除的学生,就算之前没被开除,现在的祭酒郑长风自顾不暇,哪还能顾及他呢?”
    “他毕竟来自汴梁,而齐家以前在大宋的将门中也算有名。”县令张威并未因对方的话而生气,叹了口气,缓缓解释。
    “那是他伯祖父齐重赟那一支,不是他这一支。他这一支早就和大房分家了,自从新皇登基以来,他们的状况每况愈下。”周崇耸耸肩,继续低声补充。
    “这些情况教会早就派人打听清楚了,否则也不会想要招揽他。”
    嗯!县令张威再次微微点头,叹气声也加重了,我觉得好像有些地方还不够安全。按道理说,他只是个过客,又懂得进退,圣教没必要和他作对啊。
    周崇手指轻敲着棋盘,很明显是在催促,圣姑的意思是想通过我们逼迫他,让他对朝廷彻底失望,并不是真的要他的命吧?
    他这种人,自认为深受皇恩,对朝廷抱有很大期待。如果朝廷让他一次次失望,他发起反抗来,会是最无情的! 张某明白了!县令张威反复思考后,轻轻点头。
    啪!一颗黑色棋子从他手中落下,棋局的胜负瞬间明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