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燕子归来寻旧巢
作者:老姜头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最新章节     
    片刻后,乐曲结束,余音在梁间回荡。
    四周,掌声雷动,赞誉声不绝于耳。
    在楼梯口和各个包厢门前侍候的龟奴们再次竭尽全力地大声宣告,报出贵宾们赠予紫菱名伶的缠头赏,生怕有人听不到。
    尽管这些赏赐加起来,还不及先前那块马蹄金的十分之一。
    但在人气方面,紫菱并未比红莲逊色太多。
    紫菱这个人,交际手腕非常高明。
    她先是怀抱琵琶,对着各个包厢连连行礼。
    接着,又主动为尊贵的客人们演奏并演唱了一首最近流行的曲子,以示感谢。
    等到欢呼声再次响起,她才抱着琵琶慢慢退场,绕道回到了齐凌等人所在的华山雅居。
    观众们正听得入迷,怎肯罢休?他们笑着拍手跺脚,纷纷要求紫菱再次登台。
    牡丹阁的史掌柜见状,连忙亲自走到牡丹池中央,行了个大礼,向各位客人解释:紫菱刚才演唱的《蝶恋花》是永兴军路转运司的刘司仓为送别朋友即兴创作的,并非莲花班事先准备的。
    因此,无法再次表演。
    立刻,有人高声表示,自己也能填词,牡丹阁不能偏爱。
    史掌柜正愁气氛不够热烈,立刻一口答应,如果对方有好的诗词,他会安排白藕名伶来演唱。
    接着,他又不失时机地宣布,如果今晚有其他才子有兴趣,也可以现场创作诗词。
    题材和词牌不限,紫菱和白藕两位名伶会从其中挑选有缘分的佳作,当场配曲演唱。
    这样一来,现场的气氛瞬间沸腾了。
    许多读过一些书的客人马上招呼小厮和龟奴们赶快拿来纸笔,打算即兴作词。
    而史掌柜又担心这些人喧宾夺主,暗中悄悄吩咐手下的龟奴和小厮,不论哪位客人写出多么出色的诗词,都要暂时放在后面。
    今晚,白藕和紫菱两位名伶的所有时间,都要优先安排给华山雅居的官员们。
    其实,他何必如此费心?
    定安县在大唐时期虽曾是繁华中心,但现在在大宋,却是实实在在的边境地带。
    全县人口总数还不到十万,一时之间,能找出多少擅长填词的才子呢?
    眼前众人喊得热闹,但真要拿起笔,有勇气和能力完成一首完整的词,恐怕寥寥无几。
    而这少数人中,也不太可能创作出上乘的作品。
    因为读书使人思维活跃。
    虽然世人常嘲笑不通人情世故的书呆子,但真正的才子,有几个不通人情世故呢?
    刚才听到转运司司仓这个官衔,心思敏捷的人就已经明白,今晚牡丹阁来了一群当官的人物!
    谁会有空闲去抢那些可能未来会阻碍自己晋升之路的官员们的风头呢?
    那些连科举考试都过不了的普通读书人,临时抱佛脚,怎能与吕判官、张县令和刘司仓这些已在科场中崭露头角的“英才”相比呢?更何况,吕、张、刘等人身边还有幕僚帮忙斟酌修饰,甚至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答案”。因此,今晚牡丹阁后半部分的娱乐节目,几乎变成了几位官员展现才情的舞台。大家轮流作诗填词,才思如泉水般涌现。白藕和紫菱两位歌女,来者不拒,一一将大家创作的诗词演唱出来。即使中间穿插了其他表演,也无法削减填词者的热情。齐凌自己虽不擅长作词,但他了解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所以一开始他还带着几分敬意倾听。但可惜的是,连续听了五六首,没有一首能超越刘司仓的《蝶恋花》。甚至与他记忆中21世纪的通俗古风歌曲相比,也并无显着优势。这让齐凌感到非常困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穿越到的并非历史上北宋的中国。
    然而,稍作思考,他便明白了原因。北宋和南宋三百多年间,人们创作的词估计有数十万首,但真正流传至今并为人熟知的不过一百来首。历史的洪流无情,经过千年的筛选,留下的必定是精华。那些当年不通文墨的,即便一时名声鹊起,也很快被人遗忘,更别提能流传千古了。“佳俊,佳俊,快来帮我看看这首词。我不求惊艳全场,只求别让人挑出太多毛病让我出丑!”杨旭天生爱凑热闹,突然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纸走到齐凌面前,恳求道。“你早就弃文从武了,现在还掺和这个干什么?”齐凌不懂填词,自然不会随便改动。他也不希望好朋友抢了李师兄的风头,白白得罪人。于是,他果断地把纸推到一边,“况且在座的各位,谁读的书会比你少?”“那可不一定,各有所爱嘛。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不定白藕大师今晚就特别喜欢我这首呢?”杨旭不愿低调,醉眼微眯,连连摇头,“到时候,我找个机会,悄悄把她带回河北安置。反正河北离汴梁千里之遥……”“你刚才不是说对紫菱一见钟情吗?怎么这么快就变心了?”齐凌无法忍受他的胡言乱语,皱眉提醒。“什么变心,我只是不忍心冷落美人!”杨旭显然已醉得厉害,口齿不清地大声解释。“红莲有人掷马蹄金,凌莲今晚要做压轴表演。
    紫菱刚刚有刘司仓他们帮衬,如果对白藕大家没有一首拿得出手的词,岂非……”
    齐凌听到这里,更加不愿意陪他瞎闹。
    然而杨旭却认定他,坚持要好友先帮他润色后再谈。
    兄弟俩正僵持不下,突然,正对着牡丹池一侧的窗外传来清脆的瓷器破碎声,“啪,哗啦啦……”
    紧接着,一声愤怒的斥责透过窗户传来:“那个史老头,别太过分了!你说说,我家公子今晚填的词,哪里比不上前面那些?为什么那边写的,一首接一首唱个不停,我家公子的作品却被你生生吞下去了!?”
    “李管家您大人大量,原谅原谅。”包厢的墙壁都是木质,隔音效果极差。
    两个包厢相距很近,史掌柜的声音很快传来,带着无奈和恐慌,“是我的手下有眼无珠,没认出李郎君的千古佳作。老朽这就把红莲叫来,让她进包厢亲自为李郎君弹唱!”
    “谁要你请红莲私下献唱了。我家公子的词,难道见不得人吗?!”那管家仗势欺人,继续用他公鸭般的嗓音纠缠不休,“告诉你,我家公子之前低调,是为了体谅别人,不愿把他们的作品比下去。现在,你既然看人低,我家公子就要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样的词才配得上‘好’这个字。什么样的词,只能算街头巷尾的俚歌!”
    这明显是要与华山雅居的官员们争风头。身为平民百姓的史掌柜,哪里敢答应?
    他赔着笑脸,躬着身子,苦苦哀求。只希望李公子能出面说话,别让自己和他的牡丹阁卷入不必要的麻烦中。
    隔壁的李姓西班小使者显然惯于霸道。任由管家撒泼,始终不肯开口。
    最后,还是齐凌这边的李昇师兄实在听不下去了。
    强忍怒气,吩咐吕行延的幕僚余长史去给史掌柜传话,让人给隔壁客人的绝世好词配上曲子,共同欣赏弹唱。
    “这……”余长史听后十分犹豫,抬头看向转运判官吕行延请示。
    “去吧,人家既然要上门献宝,我们至少听听他的大作,然后再给他父亲提点一二!”吕行延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冷着脸,轻轻挥手。
    他认为,一个纨绔子弟,就算身边的幕僚再有才华,填词的技艺也不一定超过他们这些科举出身的。否则,那幕僚早就能考上进士,何必寄人篱下,整天侍候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公子哥呢?!
    之前考虑到彼此都是官员身份,他没有计较对方乱花钱炫耀。这已经算是宽宏大量了。
    现在,既然对方胆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诗词,正好借此机会好好教训他,让他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吕行延的预料。
    虽然紫菱名家以疲倦为由,没有亲自献艺,改由技艺略逊于她的白藕出场演唱。
    就算白藕匆忙上阵,没时间去深入理解那公子或是他幕僚的词风。
    但当歌声伴随着琵琶声响起,依然立刻让全场鸦雀无声。
    “秦楼春风中。
    燕子归来寻找旧巢。
    余寒微微渗透,红日柔和地照在丝绸罗绮上。
    嫩笋刚刚抽出碧玉般的尖儿,细柳轻轻摇动金色的花蕊。
    黄莺在皇家园林中婉转歌唱,鱼儿在春水中游弋。
    倚遍曲折的栏杆。
    又是一年桃李盛开。
    佳人应思念归期,淡妆洗净梅花妆。
    凤箫声消失,孤雁沉寂,目光望断清澈水面的双鲤。
    万重云山,心系千里之外……”
    “好词!”听到“燕子归来寻旧垒”,齐凌便忍不住在桌下暗暗拍手,同时意识到今晚他们这边的同事们已经毫无疑问地输了。
    等到“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倚遍曲折的栏杆。
    又是一年桃李盛开。”这部分,他更是心悦诚服。
    如果不是顾及大家的面子,他几乎要低声跟着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