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余脉,无名小湖旁。
时间来到了傍晚,此时,零零散散的兵戈之声,终是归于安静。
李恪在小二来福、阿古达木、 海日罕的护卫下,来到了湖泊右侧不远的高地上。
在这里,他们临时搭建了一处营地。
原本伪装成运输货物的马车,已经围绕成了一圈。
营地守卫安全的人,是伪装成草原部族的燕王卫步兵。
李恪几人站在草坡上,朝着不远处的湖泊望去,只剩下一片狼藉的战场。
除了地上还残留着数百具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之外。
剩下的突厥骑兵已经全部被束缚双手,由几根长绳串在一起。
他们垂头丧气地站在一旁,脸上满是挫败与无奈。
战场上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就连营地中的空气,都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以及战争过后的沉闷气息。
看着以往对待突厥人都是下狠手的唐俊悟,这一次竟然没有立刻对这些俘虏痛下杀手,而是将他们全部俘虏了下来。
也由不得对着旁边的小二来福和阿古达木、 海日罕笑骂道。
“你们这些大头兵,现在都学坏了,知道这些活的俘虏比一颗颗脑袋值钱,现在一个个都精得很,把那些俘虏当成票根,一个个到本王这里取钱。”
跟着李恪的时间久了,许多燕王卫的老人都知道。他们的老大燕王李恪,算是一个较为开明的主君。
不似那些传统的将领那般克扣将士的军功,那是有奖必赏,有罚必究。
并且,对待他们这些部众,就算是小兵,也是给予充分的尊重。
小二来福嘿嘿一笑,说道:“东家,这还不是你给贯的,要知道在军中一个俘虏可比一颗脑袋要多值一二贯钱,搁俺的话,我也选留着俘虏啊!”
阿古达木虽汉语不太流利,但也努力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殿下,俘虏可换物资,对我们有用。”
海日罕郑重地点点头,附和道:“没错,殿下,这些俘虏说不定以后能派上大用场,换些物资也好,打探情报也罢,总归是多些好处。”
“多抓些俘虏倒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就怕你们倒是骄横之心一起,只想着凭借俘虏去换取钱财与功劳,而忘却了战争的残酷与危险。”
“须知道,突厥人只是一时失势,骨子里还是悍勇无比,今日虽被我们击败,但他们的作战能力还是不容小觑。你们切不可因为几次胜利,从而掉以轻心,到时丢了性命就悔之晚已。”
李恪面色凝重,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
小二来福等人神色一凛,收起了脸上的轻松。
“殿下放心吧!他们又不是傻子,小命只有一条,又怎么会不知道珍惜。”
“再说了,这还是在击溃了这些突厥人后,被我拦下了下来,这才没有对俘虏痛下杀手。若任由已经杀红眼的弟兄来,只怕能剩下来几百人,就算是侥天之幸了。所以,殿下您就放心吧,我们都晓得轻重。”
小二来福是平民出身,性格憨厚,这还是跟在李恪身边近两年时间。
在李恪的影响下,性格稍微变得沉稳了些。
阿古达木和海日罕就更不用说了,在没有跟李恪之前,一直是突厥人的奴隶。
平日里除了为突厥酋长以及那些贵族放牧,就是忍受着无尽的打骂与奴役。
在与人交流上就更谈不上有什么优势。
虽说,自从跟随了李恪,他们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李恪不仅给予了他们自由,还将他们从曾经唯唯诺诺的奴隶,逐渐成长为坚毅果敢的战士。
但是在说话上面,他们与小二来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怎么会说话。
就在三个人一脸局促,掏空脑子,想着怎么回答李恪的这个问题时。
一队骑着战马的士兵疾驰而来,马蹄踩在翠嫩的青草上,发出沉默的声响。
他们来到李恪等人面前,为首的唐俊悟利索的翻身下马,朝着李恪拱手行礼后,说出了这么一席话来。
“这么说,本王还得谢谢你,帮本王拦下了那些杀红了眼的士兵,又能给本王挣不少的“开元通宝”了?”
听闻李恪的打趣,唐俊悟连忙摆手道。
“殿下,你这么说可就冤枉属下了,前段时间,不是拍卖了不少的奴隶吗?虽说,咱们北地卖不上价格了。”
说到这里,唐俊悟邪魅一笑道:“但是,关中长安那些公子哥,以及那些有志之士,不是常常叫喊着,要一雪渭水渭水之辱吗?”
“这些突厥俘虏说不定能在他们那里卖个好价钱,为咱们换来更多的物资和钱财,以壮大咱们的实力。殿下您向来深谋远虑,属下此举也是为了咱们的长远打算啊。”唐俊悟言辞恳切地说道。
“嗯?”
唐俊悟的一席话说完,李恪便眉眼一挑,有些诧异的看向唐俊悟。
“老唐,你一向杀伐果断,向来不在意这些钱财之事,如今竟有如此盘算,倒是让本王颇感意外。”
说到这里,李恪斜瞟了唐俊悟一眼,慢悠悠的说道。
“是不是,有人在你耳边吹风了?老唐,你可别瞒着本王。”
一旁的唐俊悟,也没有想到李恪的第六感这么强,一猜就猜到了是有人跟他聊过这个事情。
顿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就在他准备坦白从宽的时候。
一直在一旁守卫的小二来福,却忽然朝前方大声吼道。
“来者何人?有何要事,还不报上名,停下马来?”
小二来福的吼声在空气中回荡。
以至于唐俊悟也顾不得解释,与众人一起,右手扶刀,挡在了李恪的身前。
这时,唐俊悟才看到,从下方的人群中,跑出来两骑,以一种几乎骑兵冲刺的速度,朝着李恪奔袭而来。
只不过,还是李恪比较冷静,见到这两骑既然能够穿越数千人的战场,来到这里,肯定就是自己人。
他向前几步,抬手示意众人不必紧张。
等到那两骑逐渐靠近,众人心中一凛。
因为身后一骑的头盔之上,插着两根迎风飘舞的红翎。
要知道,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幅员辽阔。
所以为方便联系,历代王朝就建立了以驿传递信息的制度。
一般每隔二十里就设置一个驿站,一旦要传递紧急公文,按规定每天最少要跑三百里,更重要的的情况,甚至要跑八百里。
又以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三者区分信息传递的速度,或者说事情的严重程度。
而这个信使头盔上插着两根红翎,无疑是“六百里加急”。
难道是太子大哥李承乾提前造反了?
在看到六百里加急的红翎信使出现之后,李恪的脑海中,不由的一阵胡思乱想。
毕竟,现在他的封地隔绝了突厥,若是颉利可汗想要像武德九年冬天那样,携带二十万控弦之士,跑到关中去,那几乎不可能。
而南方洞獠起事乃是贞观五年,按道理现在也不应有如此紧急的情况。
所以,李恪这才想到了是不是他的好大哥李承乾带着侯君集反了。
只是他却忘记了,太子李承乾只是比他大上几个月。
若不是他这副身体里,藏着一个成年人的灵魂。
搞不好这副身体的原主人,还不如李承乾稳重。
很快,李恪微微摇头,将这些杂念暂时抛开。
辛獠儿也带着那六百里加急的信使,来到李恪的身前。
辛獠儿先一步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朝着李恪声音急切地说道。
“殿下,军部紧急执文!”
李恪脸色郑重的朝着他点了点头,示意他起身后。
这才看向一脸疲态的红翎信使,信使看到李恪的眼神,立马大声说道。
“殿下,兵部行文,以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总管,又以并州都督李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共兵十余万,分道出击突厥。”
“燕王李恪,提供两万石粮草,全力配合讨伐大军,共襄盛举。
李恪闻言,脸色一下子变得异常的难看,过了半晌,这才微微颔首道:“李恪接旨。”
这东突厥灭国之战,终于是要开始了?
只是,这父皇让我提供这么多粮草是什么意思?
在伸手接过那个尚且带着红翎信使体温的兵部执文。
李恪的心跳得很快,有种莫名的兴奋和紧张外。
当然,也有一肚子的愤懑。
不过很快,他就将愤懑压制了下来。
毕竟比起这些不愉快的情绪。
在这一瞬间,他还是有种一只脚踩进了历史里面的感觉。
众所周知,这场东突厥灭国之战,将是一场载入史册的大战。
而现在,他竟然也要参与进去,这让他的神情,有过短暂的恍惚。
但很快,李恪便回过神来,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
他紧握着手中的兵部执文,暗暗决定,在这场东突厥的战争中,自己一定要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收到这封兵部执文后,李恪便下令,连夜赶回云州城。
既然现在兵部的执文已经到了,那么很明显,就是朝廷已经明确了出兵的日期。
那就意味着朝廷的大军,最多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会经过他的封地。
甚至很有可能将营地设置在他的封地上,以方便大军的后勤补给和协同作战。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他封地的眼皮子底下作战,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他必须迅速做好准备,以便迎接即将到来的数路大军。
也不容他不谨慎,实在是他封地上的秘密和小动作,也着实有些多。
光是利用突厥俘虏扩充的骑兵,就有七千多人。
好在前些日子,李恪委派辛獠儿成为这七千人的首领,并让他们伪装成草原同罗部,某部分投降依附他的族人。
将他们就安排在云州城,长城以外的草原上。
除了这些,从李恪再次回到幽州后,在没有了刺史李灵夔的掣肘后,他的手头上有十几条线正在有条不紊的往前发展。
醉仙楼面向全大唐的推广,商品的售卖,骑兵的训练,长安集团方面的控制,新产品的研发。
火药、燧发枪的应用研究,勾注山的发展计划,对突厥一方的文化、武力入侵……
李恪在拥有了固定的封地之后,有关这些事情,在他有意无意的推动下,正逐步走上正轨。
然而,如今朝廷大军将至,这些原本隐藏在暗处的活动,也不得不暂时收敛起来。
前段时间,他已经让前隋骁骑卫,现如今的锦衣卫头领金鲵等人。
负责将这些较为敏感的产业,转移到勾注山上去。
半个月过去了,也不知道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搬到勾注山之后,有没有恢复研发。
徒然间,时间变得有些紧迫,李恪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毕竟这些敏感产业若被朝廷发现,可能会带来极大的麻烦。
所以他迫切的希望赶回去,查遗补缺。
他在心中盘算着,如果事情顺利,那么在配合朝廷大军作战时,他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可以随心的抢夺李靖他们的功劳。
毕竟,后世中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军事爱好者。
都将这场一举将东突厥灭国的战争,进行了无数次推演。
而李恪凭借着他那无与伦比的记忆,只要稍微思考片刻,这场战争中的关键节点和战机。
就会清晰的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就算李恪没有深入过漠北草原,那里的地形,在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呈现了无数遍。
李恪只要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到那广袤的草原、起伏的山脉以及纵横交错的河流。
而对地形的熟悉,以及对双方排兵布阵的预先知晓,就是他在这场战争中的一大优势。
不夸张的说,这场战争还没有开始,李恪已经在脑海中,模拟各种可能的作战场景,思考着如何利用地形来布置兵力、伏击敌军以及保障后勤补给。
在他眼中,这场战争不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敌我两方智慧的博弈。
他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在六路大军 ,几乎全是大唐名将,乃至军神李靖的手中,夺下生擒颉利的战功。
当然,还有那块缺了一角,但仍旧能让世间所有好男儿,都为之疯狂的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