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李恪的试探与抵达幽州
作者:才拥佳人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最新章节     
    经过马周一天一夜的紧张忙碌。
    终是将那两万突厥俘虏,安排妥当。
    然而,在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
    就有一个蜀王卫来到云州城马周暂住的房间,向其禀告。
    说是,蜀王李恪的贴身护卫来福,持蜀王之令,调走了八百名蜀王卫,作为回家路上的护卫。
    让他前来向马长史打个招呼。
    在听完这个消息后,前来禀报的蜀王卫,就看到还在洗漱的马周,突然就莫名奇妙笑了起来。
    然后就朗声笑着嘀咕了一句,这名蜀王卫听不懂的话来。
    “好好好,殿下不愧被称为长安少年神童,这第一步棋走得真是妙极!马某心服口服,马某在他这个年纪,可没有这么心眼。”
    在昨日,马周见到李恪之后,与李恪有过一番长谈。
    随后,李恪便决定将云州城内的事情,全权交给马周。
    这种信任,让马周感动之余,觉得李恪太过少年义气。
    要知道,现在的云州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破了缺口的城池。
    而是有着数万人口,再加上两万突厥俘虏,这样一座人口繁多的城池。
    其中,两万的突厥俘虏,还是刚刚下了战场的战士。
    这可是只要发了兵器,就能拉出去上阵杀敌的兵源。
    并且,人数还不少。
    就算是在马周眼中,这股力量,也是足以图谋大事的力量。
    至于图谋什么大事,除了皇帝宝座,还能有什么大事呢?
    就这么简单的交接给了自己,若是自己有那异样的心思。
    就算不害他,偷摸的将这股力量交由陛下。
    那他,费了这么多心血,差点连命都丢了,才积攒下来的资源,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虽说,从目前种种迹象来看,马周也觉得李恪不可能有那种大逆不道的想法。
    但是,自古无情帝王家,陛下现在春秋鼎盛还好。
    若是到了那传位夺嫡的关键时候,这就是暗中的力量。
    进可攻,退可守。
    可他就这么,交由自己处理,只身返京。
    可笑自己先前还准备下次见面的时候,再劝告劝告他。
    让他不能这么绝对的信任一个人,就算是自己也不行。
    现在看来,倒是自己多虑了。
    调走八百蜀王卫,既是对自己安全的负责,也是委婉的告诉他马周,我昨天还没走,现在真走了,自己对他的安排很满意。
    如此既证明他李恪是信任自己,又不至于马周过多猜疑,实为高招。
    马周笑着摇了摇头,继续洗漱着,心中却对小小年纪的李恪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明白,调走八百名蜀王卫,也是李恪对局势的精准把控,也是为他回长安之后的行动做准备。
    作为亲王,自有专门的护卫,亲事府和帐内府,差不多一千来人。
    这八百名蜀王卫,不仅是他回家的护卫,更是他手中的一张王牌,更是明面上合理存在的实力。
    随时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所以,综合种种一切看来,这位年轻的蜀王殿下,绝非池中之物。
    他的每一个举动,都似乎在预示着某种深远的图谋。
    可让马周又有些糊涂的地方是。
    若是,蜀王李恪有那染指皇位的想法,为什么又要千方百计的出来之官。
    以他如今在长安的声望,就算是太子李承乾也望尘莫及。
    只要好生养望,一旦太子李承乾犯下什么大错,那个位子也不是不可能。
    摇了摇头,马周将自己脑子这些纷乱的思绪,暂时抛到一边。
    此时,云州城内的事务繁多,从政务处理到民生改善,每一项都需要他亲自过问。
    对于他这些学得屠龙术卖与帝王家的读书人而言。
    若是有那从龙之功,青史留名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若是没有,那就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朝廷和百姓尽忠职守。
    -------------------------------------
    在云州城与幽州城之间,有一条桑干河。
    按道理,若是乘船的话,就算是河流航速稍慢些,最多一天一夜的时间,也可抵达幽州城下。
    只不过,云州城被突厥统治多年,十几年没有人在桑干河上航行了。
    要是水势湍急,河道弯曲,也就算了。
    那些不知道的暗礁和暗流,才是航行中最大的危险。
    所以,当李恪提及要不要乘船的时候,不光是殿上太监宫旭,就连很多蜀王卫都纷纷劝说李恪,放弃这个不要命的想法。
    心中虽有些跃跃欲试,但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
    李恪看到众人那忧虑的神情,却也明白他们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于是,最终还是选择了走陆路骑马返回幽州。
    好在就算是宫旭,这个常年蹲在深宫之人。
    经过此次出行,也将骑术练了个七七八八,倒也跟得上李恪等人。
    一行人快马加鞭,经过两天多的时间,终于在第三天上午巳时,终于是赶到了幽州。
    上午,幽州城北门。
    尽管李恪将新的贸易地点,建立在长城外的龙门县。
    但随着与草原部落贸易的加深和扩大,幽州城作为北疆最大的后方中转站和支援基地,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繁华程度也一天比一天更为显着。
    还没进入幽州城,李恪便看到各种大车小车熙熙攘攘忙碌成一片。
    车夫们吆喝着,马儿嘶鸣着,与远处市集传来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充满活力的画卷。
    要知道跟着马周一起来到幽州城的,不光只是他单单一人。
    早早接到李恪密信的他,还从关中带来了李恪的商队,以及李恪在信上详细列举的所缺少的物资。
    在突厥与那些叛变的草原部落,连日的战争中。
    各部落的羊群和马群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加上,现在的天气又快临近冬天,草原上牧民又没有准备多少牧草。
    因此,无论是为了补充战争中的损耗,还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冬季储备牧草,草原部落对于中原物资的渴求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李恪一行人,人数众多,出现在城门外时,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然而李恪却并未在意这些,他的目光始终落在那些忙碌的商队和市集上,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