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霸气的救场
作者:才拥佳人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最新章节     
    “分兵了?”
    听见传令兵传来的这个消息,李恪心中一紧,但脸上并未显露出任何慌乱之色。
    他深知,此刻的云州城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他身为所有人的主心骨,必须保持冷静。
    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将士们信心,才能带领他们抵御住这次攻城。
    李恪迅速登上城墙,俯瞰着城外的局势。
    看见即便攻城部队损失惨重,阿史那叠罗施也没有丝毫退兵的意思,反而不停地增兵。
    云州城外所见之处,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甚至在那些武器简陋的奴隶身后,李恪已经看到,有正规的突厥兵,一手盾牌一手弯刀,随时准备顶上那些奴隶。
    很快,在突厥营地旁,那些负责压阵的骑兵,也开始收缩阵型,一片又一片的骑军,在远处的空地不断汇聚成形。
    似乎做好了孤注一掷的准备。
    只待攻城的前锋部队一旦打开云州城大门,他们便如狼群一般,一拥而入,将城内的一切抵抗力量,用手中的弯刀,斩碎。
    都说战争使人害怕,也使人成长。
    这句话对于李恪现在来说,更是刻骨铭心。
    他站在烽火连天的城墙上,目睹了生死的无常,感受了恐惧的冰冷。
    每一次弓箭的洗礼,每一次生死的较量,都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然而,正是这样的经历,也让他变得更加坚韧和成熟。
    李恪不是没有想到突厥人会分兵,这也是他一直在心底默默祈祷不要发生的事。
    只不过,他未曾料到,这分兵之计竟会来得如此迅猛,如此决绝。
    慌乱也仅仅只是持续不到数息时间,李恪便很快冷静了下来。
    到了这个时候,他便已经明白,除了打退这些突厥人,别再无第二种选择。
    就算局势再糜烂数十倍,也是一样的选择。
    “师父,这边本就没本王什么事,现在西面告急,不如就由本王带队前往支援,以解西城之危。”
    思考了片刻后,李恪便跑到师父裴行俨面前,神色坚定的说道。
    嘈杂的城墙上,统领全局的裴行俨,正在与一旁的将领布置新的防御策略。
    向李恪传来敌军分兵攻城的消息,其实就是裴行俨让其传达的。
    他也想借此机会,让李恪在实战中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成长。
    李恪的请求,说是换,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按照他的本意,他是想让李恪锻炼一下协调各方的能力。
    但当他看到李恪眼中的坚定何勇气,裴行俨心中也不禁生出一丝为难。
    他停下了手中动作,盯着李恪的眼睛,沉声说道。
    “恪儿,你既有此决心,为师自然支持你。只是,战场之上,风险重重,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你需得明白这一点。”
    裴行俨的话语中充满了严肃与关切,他希望李恪能够真正理解战场上的残酷与无情。
    实际上已经经历数次战争的李恪,早已知晓得战争的残酷。
    裴行俨之所以说出这番话来,不过还是为人师者的关心之意,罢了。
    李恪自然知晓师父的心意,他深吸一口气,歪头一笑道。
    “师父放心吧!本王定会小心行事,不负师父所望。”
    裴行俨看着李恪那坚毅的眼神,心中不禁感到欣慰。他知道,眼前的李恪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时时庇护的少年,而是成长为了一名有担当、有勇气的男子。
    他点了点头,道:“好,既然你心意已决,那为师便成全你。不过,你必须记住,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要保持冷静,不可轻举妄动。我会安排一队精兵与你同行,确保你的安全。”
    李恪闻言,心中感激不已。他知道,师父这是在为他的安全着想。他深深一礼,道:“多谢师父!”
    随后,裴行俨便迅速安排了一支精锐的骑兵,由李恪带领前往西面支援。
    李恪率领着骑兵赶到云州城西面城墙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东边未能攻克之后,将这里当成了主攻方向。
    大批的突厥人,整整一边城墙上,密密麻麻的铺满了攻城云梯,因为兵力吃紧的缘故,已经有数十人翻过了低矮的城墙。
    和磨洋工的奴隶不同,这些正规的突厥士兵,个个都是狰狞凶悍,有意避开蜀王卫,正到处呼喝砍杀协助蜀王卫守城的云州百姓。
    雪亮的弯刀下,不知道多少汉人百姓直接就被砍倒在了城墙上,引起了一片骚乱。
    原本戍卫在这里的蜀王卫,一边要镇守城墙,一边要到处救火,伤亡惨重,已是岌岌可危。
    这些可都是李恪直系的蜀王卫,他的核心力量,这么些天可一直是他们拼了命地为他建功立业,开疆扩土。
    看到这一幕,李恪直接就红着双眼。
    若是还仅剩了一丝理智,他现在就下马抽刀加入了战斗。
    城墙上,位置狭小,那些突厥人东一块西一块,想要快速的将他们一网打尽并不容易。
    李恪怒喝一声,挥动着手中的马鞭,大声命令道:“一半人下马,跟在本王身后将那些云梯全部推倒!一半人随本王冲锋,给我将那些已经爬上城墙的突厥人,全部给本王踏碎!”
    “殿下,城墙上打杀声太大,就算我们出声提醒,恐怕也容易误伤自己人,要不还是分兵救援吧,这样......”
    听到李恪的命令,一名将领担忧地伤到友军,有意提醒道。
    “轰......”
    只是不等这位将领说完,李恪随手抽出了他随身携带的燧石枪,一枪将一位举刀准备偷袭一名蜀王卫的突厥士兵的脑袋,轰成漫天碎屑。
    巨大的轰鸣声,如同天雷一般响起,让喊杀震天的城墙,突然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死寂之中。
    不管是攻城的突厥人也好,守城的蜀王卫也罢,无数双眼睛,顺着声音就朝李恪看了过来。
    “蜀王卫听令,全部靠右边城墙站好,持枪防御,冲锋!”
    天地间,只有李恪的声音在城墙上回荡,如同凛冽的寒风,瞬间吹散了之前的死寂。
    蜀王卫们看到驰援而来的李恪,立马欢呼了起来.
    同时,本能遵守军令,迅速靠向右边城墙,排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他们的盾牌和长枪紧密相连,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形成第二道防御。
    而那些突厥人,因为听不懂李恪的话语,原本震惊于燧石枪如同雷鸣般的声音,呆愣了片刻。
    当他们看到李恪只带有区区五百人后,又发出群狼般的嘶吼,嗷嗷的杀上了城墙。
    李恪却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他率领着五百骑兵,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冲向突厥人。
    马蹄践踏在城墙,如同狂风一般,将攀登上城墙的突厥士兵,一个个或踏倒在地,或挤下城墙。
    蜀王卫们紧随其后,他们手持长枪,紧密配合着骑兵的冲锋。
    枪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如同森林中的猎豹,给漏网的敌人补上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