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突厥围城
作者:才拥佳人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最新章节     
    最前面的攻城部队,李恪看着他们身上穿着的羊皮袄子,全身没有一件用于防御的装备,只挥舞着一把简单的弯刀,就呐喊着冲向城墙。
    李恪便明白,这一切都被最熟悉突厥人的辛獠儿,猜测对了。
    这个阿史那叠罗施不愧是颉利可汗的大儿子,颉利的胸狠手辣全部学会了不说,就连草原中的弱肉强食,他也深谙其道。
    像这种“人海战术”或者“牺牲战术”,本质是利用无辜的生命作为攻击的工具,通过大量人员的牺牲来达成军事目标。
    是一种非常残酷和不人道的战术。
    一般稍有底线的人,都绝对不会采取这种不人道的战术。这种战术不仅违背了战争伦理和人道主义原则,更是对生命的极度蔑视和侮辱。
    可阿史那叠罗施不仅使用了,甚至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攻打草原部落,以收集这些毫无防备的牧民作为战争的炮灰。
    这让李恪感到深深的忧虑。
    他意识到,面对这样一位冷酷无情、极有主见的对手,战争将会变得更加残酷和艰难。
    以阿史那叠罗施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胜利的决心,不用想,他也有可能采取一些极端和危险的战术。
    这样的对手,无疑会给他和蜀王卫带来更大的威胁。
    在清晨的阳光下,突厥人手里握着的弯刀,反射出耀眼的寒光,刺得李恪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在这视线范围之内,尽是攻城的敌军,那种磅礴的气势,如同海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仿佛要将城墙吞噬。
    这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架势,李恪现在是真真切切体验到了......
    并且这一次,与他第一次带领几个山寨的联军攻打努哈桑的贡品,以及骑兵对战不太一样。
    那时候的他,就算是身处险境,也还有退路可选,至少还有转圜的余地。他只需谨慎行事,精心布局,就有可能逆转战局。
    但现在,面对阿史那叠罗施那不顾一切、倾尽全力的进攻,让李恪有种把握不住命运的感觉,仿佛被巨浪卷入了无底的深渊。
    这让他明白,这次与阿史那叠罗施的对决,已不再是简单的战术较量,而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较量。
    他站在城墙之上,俯瞰着下方的突厥大军。他们的战旗在风中飘扬,牛角号震天响,仿佛要将整个云州城都吞噬进那狂野的喧嚣之中。
    “传我命令,加大进攻力度!”
    契苾部的哈图立格,骑在一匹极其雄壮的战马上,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匹战马如同他一样,全身披挂着闪亮的铠甲,威武而雄壮。哈图立格紧握着手中的弯刀,它的刀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血腥战斗。
    他的声音在城墙之上回荡,如同一道惊雷划破天际,震撼着每一个在场的人。
    军令如山,没有任何人敢有丝毫的犹豫和怠慢。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有序地抬着攻城梯,向着城墙冲去。
    首次攻城的队伍中,尽管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是从那些部落中掠夺而来的牧民奴隶。
    但是其中也有百分之十,属于其他部落,其中的百分之二十,乃是他所属的契苾部。
    毕竟,那些被掠夺而来的奴隶,并不能向寻常的军队那样如臂使指,还需要军队及时镇压。
    这一次攻城,虽说试探城防和对方兵力的成分居多。
    但是在战场上,虚虚实实,虽说有主攻也有佯攻。
    万一对方露出了破绽,便会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命令契苾部的精锐战士们发起致命的一击。
    因此,契苾部的精锐战士就成为了攻城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他们训练有素,作战勇猛,是哈图立格最信赖的部下。他们不仅负责冲锋陷阵,还要在关键时刻镇压那些可能反叛的奴隶士兵,确保整个攻城队伍的团结和稳定。
    尽管奴隶士兵们对突厥人充满了仇恨和抵触,但在契苾部战士的严密监控下,他们不得不暂时放下心中的怒火,服从命令,参与攻城。
    阿史那部作为突厥王族部落,在突厥汗国中享有特殊地位,其成员通常担任重要职务,如可汗、设等。
    而契苾部,则是突厥汗国中的另一支重要部落,与阿史那部和突骑施部并列为突厥三大部落之一。契苾部在突厥汗国的政治和军事事务中也具有重要影响。
    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契苾部不能展现出足够的决心和实力,那么突厥部落的叛乱之心就可能迅速蔓延,局势将难以控制。
    这一切的变故,都源于突利可汗那出人意料的叛变,他无意中泄露了想要入唐的风声,使得许多原本犹豫不决的部落开始观望。尽管他们最终汇聚了相当可观的兵力,但其中不乏心怀鬼胎之辈,他们的忠诚在关键时刻可能会动摇。
    此刻,望着冲到城墙下的突厥部落士兵,哈图立格的心情也颇为复杂。
    要知道,尽管他的那些士兵不用冲在最前面,但是混在其中,最终也是要登上城墙的,他们的生命和荣誉都在这场战斗中悬于一线。
    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但他也明白,作为部落的首领,他必须坚定信念,带领族人们度过这场危机。
    只是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此时的云州城中,根本不是什么突利可汗,而是大唐的蜀王,李恪。
    相较于对方的纠结,李恪握着手中的唐刀,眼中的满是坚毅之色。
    自从上一次援救商队率领骑兵出征之后,李恪就被一众下属劝告过,除非万不得已,绝对不准再亲自上阵,但这一次不一样,这是敌人打到了自己的脸上。
    所以,也不能说是他违背了约定......
    “别慌!稳住!”头上戴着的狮子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李恪穿着一身细密的鳞甲,模仿着他的老师裴行俨,在城墙上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咕。“稳住!瞄准,等待命令再射!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