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马周至幽州
作者:才拥佳人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最新章节     
    太阳升起,四射的光芒穿透云层,将幽州的所有屋顶染上了金黄的颜色。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涌动,小贩的叫卖声、车马的喧嚣声,与晨光一同唤醒了沉睡的城市。
    在城市的东边,幽州河静静流淌,反射出太阳的光芒,如同一条闪光的金线划过城市。
    尽管一天才刚刚开始,但是原本深泉山寨的三首领宁志泽,四首领伏云,已经早早起床,陪着留守的那些蜀王卫跑完操。
    在简单的清洗一番之后,两个人便立刻来到营地的大厅中,商讨着如何协调,开辟新的交易场所,以及采购粮草等事物。
    “三哥,这北疆本就物资匮乏,龙门县还在长城外,又是大汉时建立起来的县城,荒废了这么久,这要花费多少物资啊?”
    伏云有些担忧地说道,他清楚北疆虽然地广人稀,但是资源也相对贫瘠。
    尤其是龙门县这种偏远荒废之地,想要恢复其旧日繁华,必然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
    “那你说怎么办?”宁志泽将手中的毛笔放到笔架上,没好气的说道。
    “难道直接把这个贸易地点放在幽州城不成?不说那些当官的大老爷放不放心,我就问你,那些草原人敢不敢来?”
    “再有,你信不信,只要咱们殿下前脚将贸易地点设置在幽州,后脚朝廷就会将殿下召回长安。咱们殿下本就有保护幽州百姓,不受北疆蛮族侵扰的责任,直接将草原人放进幽州,这是大忌。”
    “这点我当然知道,龙门县作为曾经的边防重地,恢复其防线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相当于有了一座桥头堡,除了有效的防御外,在关键的时候还能起到示警的作用。”
    伏云面对突然间火气大冒的宁志泽,语气有些不足的说道。
    而面对伏云条理清晰的回答,宁志泽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别看伏云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的,但是论起动脑来,其实比他还要强上不少。
    而他自己所知道的这些,其实有很多东西,都是殿下临时把他叫到面前,面授机宜的......
    正当宁志泽胡思乱想的时候。
    “唉......”
    伏云突然叹了一口气,满脸惆怅的说道。
    “三哥,有句话说出来你可能会不高兴,但我感觉大当家和二哥可能更适合坐在这里运筹帷幄,我们俩更适合冲锋陷阵一些。”
    宁志泽听到伏云的话,愣了一下,然后苦笑道:“四弟,你这是在埋汰我吗?”
    伏云看着宁志泽,认真的摇了摇头:“三哥,你误会了,我可没有那个意思。我就是胡乱咧咧。”
    说完立马打岔道:“三哥,那粮草呢?怎么弄?”从其他地方运输粮草过来,路途遥远,耗费时间,如果遇到不测,岂不是会影响到我们的军需?”
    对于伏云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性格,也早已习以为常。
    而最近一段时间,龙门县的重建,只是他们众多任务中的一项,更关键的确实还是粮草问题。
    伏云提出的问题,可谓是抓住了重点。
    粮草供应本就是军队的命脉,如果无法保证粮草的充足,那么军队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
    他们之所以在勾注山,落草为寇,其实说的通俗一点,不就是为了一口吃的吗?
    原以为,这个问题会难住宁志泽,却不料他淡淡一笑,仿佛早已胸有成竹。
    “四弟,你放心。对于粮草问题,我早已有了计较。”
    “哦?”伏云挑了挑眉,颇有些意外地看着宁志泽。
    “哈哈哈哈哈......”
    一阵爽朗的笑声从宁志泽的嘴里传出,他笑着说道。
    “其实,这个问题殿下早就想到了,军需和物资都可以与幽州城内的商贾进行交易,这里是卢家的地盘,殿下说有钱不挣是傻子,卢家肯定吃的下,我们直接在幽州跟他们交易,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军需问题,还可以节省运输的时间和人力,同时也可以避免路途中的损耗和风险。”
    伏云听到这里,心中不禁对李恪的睿智和深谋远虑感到敬佩。
    “殿下还让我派人去附近的村庄招募民夫,同时也在训练我们自己的耕种队伍,如今很多的人草原人投奔我们......”
    说到这些草原人,宁志泽前面还有些严肃的样子,后面就有些绷不住的笑了起来。
    “如今,他们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羊,也没有牛,就连草原上都在打仗,也不能一直养着他们,白白浪费粮食,让我们和城内的商人交易,换取一些粮食和种子。虽然一开始会有些困难,但殿下说了,只要潜移默化,这些草原人别说是小麦了,就算是稻谷也种的出来......\"
    伏云听后不禁拍手称赞:“三哥,殿下这个主意真是高明!这样一来......”
    就在宁志泽和伏云热火朝天的商议对策的时候,营地外忽然一阵马蹄声急促而来。
    一个骑着快马的士卒,奔到了宁志泽所在的屋外,高声呼喊,打断了伏云的话。
    “报!急报!”士卒在屋外高声喊道。
    宁志泽眉头微皱,出声让那名来自刺史府的士卒进来,同时看了一眼伏云,见到伏云有些凝重的表情,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放宽心。
    因为他心中清楚,殿下这才走了两天,就算速度再快,应该也是刚刚踏上草原,应当不是遇到了战事。
    士卒急匆匆地走进屋内,双手抱拳在宁志泽面前,大声说道。
    “将军,蜀王府长史马周携带齐国公之女长孙娉婷,已到幽州码头,此刻正在码头等候,马长史欲要与将军相见!”
    宁志泽听后,不禁一愣。殿下之前确实提了一嘴,告诉他们,长史马周近些天,就要到达幽州,到时代表他前去饮酒一下。
    但他没想到,马周的动作竟然如此之快,今天就到了。
    “知道了,你下去吧。”宁志泽点了点头,示意士卒退下。
    “三哥,你怎么了?”伏云见宁志泽听到长史马周来了之后,神色便变得有些古怪,不禁好奇地问道。
    宁志泽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不将这事情告诉伏云。
    他倒不是因为在蜀王李恪这个体系中,除了蜀王李恪和裴行俨外,马周这个三把手的到来,而产生不快。
    他只是想到,自家大当家对殿下似乎有些倾心的意思,又是那种不争不抢的性格。
    现在,殿下名义上的王妃又来了,虽说,殿下贵为皇子,肯定不会只娶一个妻子。
    但这也无疑也会给大当家推倒殿下,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如果处理不好,大当家怕是要吃苦头。
    毕竟,那些长年在长安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官场环境中,大当家虽然会武功。
    但这种不争不抢的性格,面对城府深沉的王妃,怕还是不够看......
    过了片刻,宁志泽抬起头,眼神中带着如释重负的语气说道。
    “四弟,你马上召集人手,准备迎接马长史等人。”
    “好的,要带多少人?”
    宁志泽瞪了他一眼,刚才还夸他脑子好,现在就开始犯傻了。
    他没好气的说道:“全部都带上,虽然我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但既然王妃都来了,想必带的东西不少,我们今天就将自己当成苦力就行......”
    而与此同时,在幽州码头上,五艘巨大的楼船停靠在岸边。
    许多的百姓,正站在岸边,朝着楼船的方向指指点点,一脸兴奋的模样,嘴里不时的冒出几句惊呼声。
    他们被这些巨大的船只所吸引,惊叹于它们的雄伟和壮观。
    这些楼船不仅体积庞大,而且装饰得极为华丽。
    金色的装饰和复杂的雕刻,让每一艘船都显得富丽堂皇。
    船上的护卫穿着崭新的劲装,腰挂长刀,一手扶腰一手虚按刀柄,尽管没有身穿铠甲,但依然显得威武而庄严。
    一时间,幽州的百姓们纷纷猜测着这些船的来历。
    有些人认为这是南方的商队,带来了一些稀罕的货物。
    有些人则认为这是皇帝的使者,要来宣布重要的消息。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从远处走来一队官兵,将围观的人紧急隔开,让出一条通道。
    随后,一位身着华贵官服的中年人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他面容沉稳,目光深邃,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他带着几个幽州官吏缓缓地走向那些巨大的楼船。
    一旁的百姓们看到来人,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几步,将通道又拓宽了几步。
    中年人见状,连忙拱手道谢道。
    “各位乡亲们,我知道你们好奇心重,但我希望大家保持冷静和克制。这些楼船上的贵客,是蜀王的重要家眷,他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幽州,需要休息和恢复。大伙不要惊扰了贵客,都散了吧!”
    只是任凭卢向笛怎么说,这些幽州百姓,此时已经幻化成八卦小分队,怎么驱赶也没有挪动一步......
    卢向笛见状,也只能无奈的苦笑一声,喊过来维护秩序的官员,着重的叮嘱了几句。
    然后,便继续朝着那些楼船走去。
    因为这次来的人,名义上只是蜀王府的马周。
    虽说也是朝廷的官员,但其编制其实还是挂在蜀王府,幽州城内的一众官员,也就完全没必要来迎接。
    原本只是想随便派遣几个人来,意思一下就好了。
    没有想到,卢向笛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迎接蜀王府长史马周的任务。
    他人虽然诧异,但见到有人主动请缨,也乐得清闲,便将此事交给了卢向笛处理。
    虽然,没有第一时间,看到蜀王府的人前来迎接,但是在船上看到卢向笛一举一动的马周,自然察觉到了来者的不凡。
    他也没有狂妄的拿捏什么,在知会了一声长孙娉婷后,便准备下船去。
    然后,在岸边所有幽州百姓的注视下。
    从船上走下了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整齐划一地走上了岸,在码头上排成了一列。
    紧接着,身穿官服的马周,便带着长孙娉婷以及丫头袭香出现在众人面前。
    最为奇怪的是,在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个儒雅的中年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上船前,说要去访友的袁天罡。
    原来,在船上相处一段时间后,每日都要与袁淳罡手谈几局的长孙娉婷,便被袁淳罡渊博的知识和才华所动容。
    虽说现在还没有成亲,但是长孙娉婷几乎与李恪算是板上钉钉的夫妻。
    想到李恪在北疆偌大的封地,也需要非常多的人才相助。
    于是,长孙娉婷便把李淳罡推荐给了马周。
    她相信以袁淳罡的才华和见识,定然能够帮助到马周,同时也能够成为李恪的得力助手。
    在长孙娉婷的引荐下,马周和李淳罡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谈。
    马周发现,袁淳罡的才学和见识远超常人,不仅在面相、卜卦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就连对时局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
    这让他心中暗喜不已,认为李淳罡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能够为以后的李恪提供宝贵的帮助。
    于是,马周欣然接受了长孙娉婷的推荐,请求袁天罡一起前往幽州。
    袁天罡的本意其实就是追随李恪,施展一身的抱负。
    见到马周的邀请,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也没有什么三推三请的戏码,而是直接接受了邀请。
    他却不知道,这非但没有让马周看轻他,反而觉得他有本事,不造作。
    不像现在大多数文人,喜欢搞那一套欲擒故纵,三请诸葛亮的戏码。
    在马周眼中,袁天罡的这种不矫揉造作、直来直去的性格,恰恰是他所欣赏的......
    马周带头走到卢向笛面前,两人简短地交谈了几句。
    期间卢向笛让马周和长孙娉婷等一行人,不要着急。
    他已经提前派人前去通报,想必蜀王的手下马上就会赶来迎接,让他们不要着急,稍等一会,若是着急的话,他也可以派人送过去。
    马周自然是推脱了,只是听到卢向笛的这番话后,他便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