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出兵与艰难的抵抗
作者:才拥佳人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最新章节     
    雄壮的胜州城,北门大开。
    一队队身穿黑色皮甲的骑军,缓慢的驶出城门。
    草原上微风徐徐,使得“蜀”字王旗在空气中猎猎作响。
    前日,李恪才刚刚组建完,一支完全由奴隶组成的军队。
    没想到,在今天上午十点,也就是巳时,便收到了探子的来报。
    在丰州,西受降城与胜州城中间,靠近阴山的区域,一支属于回纥部落的中立派商队,被突厥的骑兵围困在原地的消息被传到了胜州城。
    作为督十州之地的幽州大都督,面对突厥人的挑衅,李恪没有丝毫的怠慢。
    他深知,如果不能保护商队的安全,将那些骚扰商商队的突厥人赶走。
    那么往后,就没有人敢来胜州交易,那么他的封地就将会失去繁荣的机会。
    李恪立刻召集了他手底下的班底,商讨对策。
    他知道,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眼下这支完全由奴隶组成的军队,虽然训练时间只有两天,但士气异常的高昂,他们渴望战斗渴望证明自己,渴望改变命运。
    而这次突厥人的入侵,无疑正是他们展现力量,赢得自由和尊严的时刻。
    在胜州城刺史府,裴行俨、梁洛仁、张英男、唐俊悟、宫迁、单成天,浦马、阚冷玉、顾向明等人围坐在李恪特意打造的巨大会议桌前。
    会议室的最前面,则挂着那张标注详细的牛皮地图。
    在所有人到齐之后,李恪指了指商队被困住的地点,向他们讲述了商队被围困的困境,然后询问他们的意见。
    作为现场唯一的长辈,裴行俨自然知道李恪为什么重视这次商队被掠夺之事。
    盖因为,这是李恪作为幽州大都督以来,遇到的第一次危机。
    不说那些与他们交易的部落在观望,恐怕就连李恪封地上的属官,以及那些与世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势力,都在静静的看李恪要怎么面对这次的危机。
    所以,他率先发言道:“突厥人此次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想要把水搅浑,不想我们跟反对他的那些部落打成一片。我认为,我们应该尽快派兵支援,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梁洛仁听后,也点头表示赞同,他重重的说道。
    “的确,我们不能坐视不理。而且,这也是一个向突厥以及那些部落,展示我们实力的好机会。”
    就连唐俊悟补充道:“我们的探子,发现突厥人的人数大概在三千左右,分成支队伍,不停的游猎商队,如果只是单单这些人,我想我们应付起来不难。”
    只是说到这的时候,他小心的看了一眼李恪,话锋一转道。
    “可如果这些突厥人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敌人在暗处,那情况就对我们非常不利了。
    一向持稳的张英男肯定了他的想法:“我觉得唐将军说的对,虽然支援商队很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自身的防御。如果我们在救援过程中受到突厥的伏击,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看到分成两派的意见,单成天取了巧,折中道。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尽快与回纥部落取得联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计划,以便他们能够配合我们的行动,这样也能有效的减少我方损失。”
    比起裴行俨和梁洛仁较为冒险的提议,宫迁,浦马,阚冷玉,顾向明,都更倾向于唐俊悟,张英男,单成天三人,较为稳妥的方法。
    如果是一般人的话,很有可能就选择少数服从多数。
    但是李恪不是一般人,搜索了一下脑海中的记忆,他很快便发现。
    按照历史的既定轨迹,面对众多的背叛者,现在的颉利可汗正忙着四处救火。
    加上最近的突利小可汗也开始与李世民眉来眼去,让他大为的恼羞成怒,正在发兵攻打他。
    再则,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屋漏又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而如今的突厥,恰恰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面对突厥人的横征暴敛,最西边的薛延陀也受够了突厥人的压迫。
    开始联合回纥、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部落,也开始闻着味的闹独立。
    以颉利可汗骄傲自大且盲目的性格,是不可能将他这个乳臭小儿看在眼里。
    估计在颉利可汗的眼中,之前的两次失利,都是因为手下的一些小小的疏忽和轻敌,而并非对手的强大。
    毕竟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李恪的手下都是一群山贼和梁洛仁的叛军组成。
    加上柴绍带领的大唐关中精锐已走。
    他可能会认为,只要三千突厥骑兵出马,李恪手下的乌合之众就根本不堪一击。
    并且,从颉利四处起火的情况,他也绝对没有充足的兵力,进行快速的支援。
    所以,在想通了此间的关键后,李恪没有再浪费时间,他站起身来,环顾了一圈众人,然后说道。
    “大家的意见都很有价值,但我最终还是决定发兵支援商队。”
    这道命令让很多人感到有些意外,因为李恪并不是一个盲目自大的人,在绝大数的时候,他都善于聆听属下的意见,很少像这样独断专行。
    只不过,在听到这个决定后,众人还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毕竟从李恪以往表现出来的智慧来看,他的决定往往都是正确的,再则,身为属下不就是在关键的时候,以死报效主上的嘛。
    于是,他们纷纷表示愿意遵从李恪的决定,全力以赴执行这个任务。
    李恪看着众人坚定的眼神,心中也感到十分欣慰。
    他知道,有这样一群忠诚又能干的部下,是他的幸运。
    在众人众志成城的看向他的时候,他盘算了一下,整个丰州防线到胜州共部署兵力,差不多一万二千人。
    但丰州城是防御突厥河套地区的重要区域,驻军肯定不能动。
    万一真被突厥钻了空子,给夺了去,也不用想什么逃过命运的齿轮了。
    要么直接缚手回京等死,要么原地起兵谋反吧......
    想到胜州城原有的兵力,加上刚组建的骑兵,差不多有八千之数。
    他面相众人说道:“胜州城内除了留下二千守卫城池,由单成天,阚冷玉,顾向明、张英男,尔等共同负责加强城池的防御力量,确保我们的后方安全。”
    众人立马齐声敬礼到:“遵命,我等自会全力以赴。”
    “其他人,也请配合好各位将军做好准备,随时待命。共同应对这次危机,守护好家园。”
    “谨遵殿下之令。”
    “其余六千兵马,分成三队,我和唐俊悟亲自率领两千人马支援商队,右御卫大将军与浦马、梁洛仁和宫迁,你们则分成两队负责围剿突厥劫掠商队的骑兵。此次行动,务必隐蔽迅速,出其不意。一旦发现突厥劫掠商队的踪迹,立即发起攻击,力求全歼敌人。”
    众人齐声应答:“遵命!”
    想了想,李恪接着说:“此次围剿行动,事关本王在封地是否能够站稳跟脚。拜托大家了。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如果遇到大股的突厥援兵,不要迟疑,迅速撤离,确保安全。”
    众人纷纷表示一定会完成任务,不辜负李恪的期望。
    在确认了行动计划和各自的任务后,李恪一声令下,六千精锐部队在城门后如同三支出弦的箭矢,冲向了各自的目的的所在。
    金乌悬空,战鼓声、马蹄声、铁甲交击,风中弥漫着满满的肃杀之气。
    “这次上战场,我们出几分力气?”
    “海日罕你小声点,这么大声不要命了?万一被那些带头的唐人听到,就算不死,估计也要脱层皮。”
    说话的两个人,正是李恪所在队伍中的骑兵。
    一个有着一头卷发,脸上皮肤黝黑,身材魁梧,叫海日罕。
    另一个则是身材瘦弱一些,面容也有些憔悴,叫阿古达木。
    他们两个都是李恪前两日收编组建的奴隶骑兵,也是多年的同伴。
    两个人因为从小为奴,受到那些部落首领的剥削和压迫,对谁都怀有深深的敌意和不信任。
    即使在李恪的军队中,他们也担心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剥削。
    听到海日罕的话,阿古达木看着身上的崭新的衣服和皮甲,想到自己这两天与所有唐军吃的一模一样的伙食。
    虽说,这两天在训练的时候,也被抽打了两鞭子。
    但是与那些部落主人的羞辱抽打不一样,那是自己做错了动作,这才挨了揍。
    而不是无休止的暴力宣泄,和肆意的羞辱。
    只是偶尔会想到,这些唐人之所以对他们这么好,会不会只是想让他们卖命。
    最后再随意找个理由把他们抛弃或者处死。
    这让他很是矛盾,所以阿古达木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海日罕。
    于是,他转身向另一边的人影,低声问道。
    “孙天,你说我们能够相信那个叫蜀王的大唐皇子吗?”
    阿古达木的这个问题,让孙天也陷入了沉思。
    他们都是被命运抛弃的人,在生死线上挣扎,渴望找到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而李恪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疑虑。
    “我不知道。”孙天最后说,“但我愿意相信他。因为除了他,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阿古达木沉默了。他知道孙天说的是实话。
    在战场上偷奸耍滑的行为,是对自己生命的极度不尊重,毕竟自己的每一次挥刀,都可能关乎整个队伍的生死存亡。
    他们已经无路可退,只有勇往直前,才能找到活下去的可能。
    两人询问的孙天,听他的名字,也知道是中原人。
    他祖籍河中府,出生于汾州。
    倒霉的是,战乱之中,跟着家人避祸江南,不小心走散,被抓壮丁后,被迫加入了知世郎王薄的军队。
    后来跟随王薄征战的时候,不小心被打散,跟着一群流民来到了朔方。
    后来,孙天因为与朔方本地中的一位勋贵发生了争执,被迫入狱。
    然后,便被当成奴隶,送给突厥人,做了近十年的马奴。
    相对于两个异族人,其实孙天更愿意相信李恪。
    因为,相比于其他统治者,蜀王李恪,从现在的表现来看,更把他们当做人看,而不是工具以及货物......
    草原上的风,似乎在这一刻停止了,空气中弥漫着铁与血的味道。
    明安巴雅尔手中一道黑影闪过,一道羽箭便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将一名突厥骑兵射下马背。
    接着马车的防御,商队的成员站在马车上,居高临下地对着突厥骑兵进行猛烈地反击,在战场上发挥出了惊人的威力。
    他们靠着人工造就出来的地利,抵挡着突厥骑兵的铁骑。
    “杀!杀!杀!”每一次的冲锋,都给突厥骑兵带来了大量的杀伤。
    这场战斗,从巳时打到申时,太阳渐渐西沉,金色的阳光洒在草原上,映照出一片壮丽的光景。
    最后,突厥骑兵在奴隶们的坚持与不屈面前,不得不撤退。
    明安巴雅尔看着战场上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她转身对着幸存下来的商队成员高声道。
    “坚持下去,胜利就是属于我们的!你们都是英雄,都值得活下去!”
    明安巴雅尔的话,让疲劳不堪的商队成员,提起了不少的士气。
    只是猩红的夕阳下,商队所在之地也只能用悲惨来形容。
    一轮防守战下来,商队就损失了差不多接近一百来号人。
    这还是突厥人不想损失太大的情况下。
    如果突厥人真的全力以赴,恐怕这个数字还会翻倍。
    剩下的商队成员,所有人都疲惫不堪,脸上满是血迹,双眼也显得有些空洞。
    明安巴雅尔暗自庆幸敌人没有想到使用火攻。
    如果敌军真的使用火攻,那么他们这支商队恐怕就真的要全军覆没了。
    不过,那也只是如果。
    随着天色渐晚,恐怕那群人迟早会想起这一招。
    明安巴雅尔焦急的皱着眉头,握着长鞭的右手紧了紧。
    她视线坚定地看向东南方向,心里默默祈祷着,唐军能够发现这里的战斗,希望他们的大军能够尽快的赶来。
    这或许,已经是他们唯一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