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右卫大将军与入夏州城
作者:才拥佳人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最新章节     
    夏州城外。
    灰蒙蒙的天空,此刻已被乌云覆盖。
    视野尽头,全是连绵不绝的灰白色军帐,它们整齐地排列在旷野上,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
    军人的世界,总是显得格外肃穆,士兵们来回巡逻,马蹄跨过,溅起一地的泥水。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士兵都留在帐篷里,等雨停了再继续训练。
    临近中午的时候,帅帐的门帘忽然被人打开,一个雄壮的大汉不顾浑身的雨水,大踏步地走了进去。
    大帐中间,一名腰悬长刀的将军,正与几人在大帐一侧,观看一份标记着密密麻麻的行军地图。
    此刻,他身穿宝刀战甲,华丽森然,显然是这支大军的统帅。
    这中年将军,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眼神沉稳,一看就是常年领兵之辈。
    正是出身于将门,现任“右卫大将军”,自幼便有“矫捷有勇力,以抑强扶弱”而闻名的柴绍。
    此时,他眼神锐利的审视着地图,那几人在他身旁,显然是他的心腹谋士。
    他们围绕着地图,正低声商议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地图上,山川河流清晰可见,城镇关隘标注明确。
    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用红色标记的敌方城池和驻兵之所。
    每个标记都如同一棵醒目的战旗,提醒着他们即将面临的挑战。
    他此时和身边的一群将领,正围着地图激烈的讨论着,似乎是为了是否攻城而产生了分歧。
    不用禀告就走进帅帐的大汉,显然也是柴绍团队中的核心人员
    “大将军!夏州城内,又有人送来了财物,还有人命人送来了一封信。按你说的,财物充公,信使让属下给打发了。呐...这是送来的信。”
    说话间,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函递给了柴绍。
    随后看向地图旁边的那群将领,咧嘴一笑道。
    “怎么样,商量好了?照我说,还商量什么,梁师都现在粮草无多,外无救兵,如此境况,由我带人直接强攻两波!这城肯定就拿下了,在这里平白浪费时间。”
    柴绍听到他的话,也是被他的话给气笑了。
    摇了摇头道,“你啊你,没事的时候,多读些兵书,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
    那将领听了柴绍打趣的话,也不恼火,哈哈一笑,将手中的信函递给了柴绍。
    接过书信,柴绍转过身,在主位上坐了下来,然后径直拆开了书信。
    那方才进来的汉子又道:“大将军,我说得不对吗?要是夏州城内的人真的有信心守住城池,他们何必这样给咱们送东西呢,大将军,信里说什么呢?是不是梁洛仁给我们的回信?”
    “不是……”将柴绍看了几眼,顺手将信函扔在一旁的桌子上,“要看,你们自己看吧。”
    他身边的人将书信拿起来,也没几个人去看,大概是知道柴绍会说出来。
    果然,下一刻柴绍就摇了摇头,冷笑道:“梁师都,向突厥纳贡请求援兵去了,据说还下了血本,清空了一小半的国库。”
    “啊?”几名将领愣了愣。
    “那突厥人会出兵吗?”
    “难说。”
    “毕竟,他们也不想我们拔出这颗钉子。”
    几人议论中,柴绍又站了起来。
    “以突厥人的德性,肯定会出兵的!”
    他挥了挥手,“而我之所以一直没有强攻夏州,就是担心在攻城的时候,突厥人趁机攻打我方大营,切断我们的粮道。”
    “虽然盐州已经被我军拿下,但是里面肯定也有心存侥幸之人,不可不妨。宁朔守将‘李正宝’和绥州守将‘辛獠儿’都是梁师都的心腹大将。他们俩在我军斜后方,也不可掉以轻心。一旦我们全力攻打夏州,他们二人必定会率军从背后袭击我军。”
    说话间,柴绍顿了顿,扫视了一圈帐内众人,继续说道。
    “所以,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对策。我计划在攻打夏州之前,先派一支奇兵,绕过夏州,直取夏州后面的胜州。只要我们能迅速攻下这座城池,那么突厥必定会退兵。没有了突厥的支援,夏州的梁师都也将不战自溃,至于‘李正宝’和‘辛獠儿’他们手里的那点兵力,除了望河兴叹,也再无他法。”
    柴绍的话一经说完,帐内一阵沉默,众多将领都在仔细聆听并消化柴绍的战略。
    片刻后,都一脸的兴奋起来,其中更有人不遗余力的夸奖道。
    “不愧是大将军!这个计划真是妙极了。”
    “这样一来,我们还可以打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消灭他的有生力量。”一名将领激动地说道。
    只是,与其他人不同,在这群人中,有一名将领却反其道而行之,打破了这和谐的气氛。
    “柴将军,您的计划听起来十分冒险。毕竟胜州是夏州的后方要地,还有突厥人兵马在里面。如果我们在攻打胜州的过程中被突厥和‘李正宝’、‘辛獠儿’夹击,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说话之人,正是殿中少监薛万均。
    柴绍点了点头,对于薛万均的担忧,表示理解。
    “薛将军说得对,这个计划确实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风险就放弃行动。我会派一支疑兵,驻扎在无定河边,震慑‘李正宝’、“辛獠儿”,以防万一。”
    听到柴绍还有后续的安排之后,薛万均这才放下心来,默默点头,表示了赞同。
    见到所有人都没有意见,柴绍便开始准备着任务,分配着兵力,策划行动。
    “报!”
    可就在他即将发号军令的时候,外面却突然传来急促的报告声。
    柴绍皱了皱眉,心中有些不悦,但仍然示意帐外的亲兵进来。
    “进来...”
    亲兵快步走进帐内,抱拳施礼道:“启禀大将军,就在刚才不久,夏州城内,突然发生了激烈的喊杀声,只是冲突发生的快,结束的也快,不到盏茶的功夫,冲突就消失了。再然后,城头上的守军,貌似换防了,重新换了一批人,不知发生了何事?”
    柴绍听后,眉头紧锁。
    他心中疑惑不已,这个时候,夏州城内为什么会发生冲突?
    并且竟然连守军都换了?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难道是有人逼宫?
    毕竟,在他们的大军包围之下,城中下至百姓,上至达官贵族,早已成了惊弓之鸟。
    就算有人行刺梁师都或者逼宫,也是在情理之中。
    他沉吟片刻,对亲兵道:“你立刻让夏州城内的细作调查一下,看看胜州城内到底发生了何事,还有,加强对胜州的监视,一旦有新的情况,立刻来报。”
    亲兵应声而出,迅速离开了大帐。
    柴绍看着帐外的夜色,心中顿时思绪万千。
    他知道,夏州城的变故,极有可能,会对他们的计划产生重大影响。
    他不得不更加谨慎地考虑接下来的行动。
    时间在等待中慢慢流逝,柴绍和薛万均等人也在帐内不停地商讨着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终于,在接近深夜的时候,亲兵再次快步走进帐内,抱拳施礼道。
    “启禀大将军,夏州城内的冲突已经平息了。守军已经全部撤换完毕,换上了一批新的守军。据我们细作的情报显示,这批守军乃是大丞相梁洛仁的兵马。”
    柴绍听后,心中一阵震惊。梁洛仁的兵马?
    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只要等着梁洛仁投诚就行?
    毕竟,在之前的接触中,这个梁国的大丞相,就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一直倾向于投降。
    只不过,还有所顾忌,一是不想让自己的名声受到影响。
    二是也担心投降之后,会被大唐清算。
    但是,尽管柴绍早就接触过他,也知道这个可能极大。
    但他也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
    他清楚地知道,在战争中,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而且,即使梁洛仁最终会投降,他们也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和应对措施。
    “薛将军,先前的计划暂且搁置,你立刻去安排一下,让我们的士兵做好战斗准备。同时,再派一些人去接触一下梁洛仁,一定要弄清楚他的意图。”柴绍对薛万均说道。
    薛万均点了点头,立刻出帐去安排了。
    吩咐完之后,柴绍就坐在了帐中,不知为何,他心中感到有些不安......
    -------------------------------------
    时间回到中午时分。
    等到梁洛仁带着紫金梁唐俊悟和钻天鹞单成天,以及从唐俊悟的骁果中抽出四百精锐,补充到梁洛仁的骑兵队伍中后。
    在他们离开后不久,补充完体力的李恪和裴行俭等人,也带着庞大的队伍,离开突厥人的营地。
    前往了先前河边的搭建的临时码头。
    毕竟,这离突厥人的大本营实在是太近,要是知道自己的贡品被抢,护送的骑兵被灭。
    就算是突厥人的实力受到了大损,估计颉利可汗也忍不下这口恶气。
    所以,形势比人强的李恪,也只能默默的离开。
    只不过,在走到一半的时候,李恪就让张英男和二当家顾向明以及破甲锥浦马、一丈青阚冷玉带领队伍继续前进。
    而他,则在裴行俨的陪同下,带着骁骑卫金鲵、黑煞神宫迁等十几个好手,艺高人胆大的,准备亲眼看看胜州城内的状况……!。
    在有着金鲵这个懂得突厥语言的人带领下,一群人伪装成突厥商人,进入了夏州城内。
    事实上,这些日子下来,梁师都已经将几处城门,全部都关了起来。
    之所以还能进得了夏州城,这还得感谢夏州的地理位置,因为靠南的一方是无定河,城门口的位置只有一小块陆地,囤不了兵。
    站在下方的话,就要吃城墙上的弓箭。
    而朝东的方向,也与无定河形成了一个类似直角三角形的夹角。
    若是突厥人来袭,除非唐军有背水一战的勇气,不然一旦梁师都和突厥人形成就要被挤下无定河。
    所以,柴绍只围了夏州城的西门和北门。
    但毕竟是战时,但想要进出夏州,也是相当麻烦,李恪这边还是带着梁洛仁的令牌。
    这才从南门的无定河河边,绕了一大圈,开了一小角的城门,这才成功的进入了夏州城...
    就算如此,在进入城门后,李恪等一行人,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儿,随即也就有警惕的军卒过来询问。
    而此时的夏州城中,到处都是泥泞之地,根本就没有管。
    一些军士甚至已经在城墙上搭建起了帐篷,以防备唐军的进攻...
    城墙不远处,还有大量的城中百姓在劳作着,帮着巩固城防,运送雷木,和军用物资。
    只是看城头上,那些守军的精神状态,李恪心中也就明白过来。
    其实,若梁洛仁没有大义灭亲,估计这座城,也守不了多久。
    实在是这些城头上的守军,看起来其斗志也太差了一些。
    但另一方面,面对着夏州城中许多凄凉的情况。
    即便是李恪,也难免心生恻隐。
    就如同今年长安因旱灾和蝗灾时的情景一样。
    夏州城为了抵抗唐军,坚壁清野,更是早早的将城外的诸多百姓提前赶进城内。
    失了家业的人,又没有了粮食,就只能靠着梁师都的救济。
    加上又是战时,粮食物资就肯定紧着军人。
    所以,城下有许多的百姓,便抱着一些家当,躲在搭建的摇摇欲坠的屋檐下,也不知道是生是死。
    原本只是抱着让梁洛仁试试的心态,争取能够拿下梁师都。
    直到现在这一刻,李恪由衷的希望他能够成功。
    能够和平的收复这夏州城。
    皇宫。
    一直以来都是权力的象征,是皇家禁地,承载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寻常百姓根本难以接近。
    高墙之内,隐藏着无数秘密和权力斗争,也承载着一个政权的稳定与繁荣。
    然而,就在刚才,一则震撼的消息,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夏州城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让本就生活在恐慌和混乱之中的全城百姓,陷入到了巨大混乱之中。
    “大丞相梁洛仁率兵进入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