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型认亲现场
作者:才拥佳人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最新章节     
    自古带兵,赏罚分明,奖惩有度,才能更好的带兵打仗。
    只有把握好奖惩的尺度,才能激励士气,提高战斗力。
    在突厥骑兵营地前,无论是裴行俨带来的关中好手。
    还是勾注山上的唐俊悟等一众大小匪人。
    上至寨主当家,下至山贼小兵,所有人的脸上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表情。
    因为梁师都献给突厥人的那十数车贡品,虽然价值不菲,但李恪并没有贪心地把它们据为己有,而是全权赏赐给了他们。
    李恪认为,只有配给那些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士兵。
    一是只有这样,才配的上,他们的誓死效命,二是希望能够更好的激发他们,让他们在随后的行动中,表现的更加的出色一些。
    当然了,在梁洛仁的骑兵对冲中,他们的队伍也不可避免的战死了三四百人,这让李恪也不由得感到痛心和惋惜。
    但好在他们这些山贼,本就是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讨生活的人。
    在其巨大的收获面前,所有人都很清楚,已经算是较小的代价了。
    而按照功劳,以紫金梁唐俊悟所属寨众功劳最大。
    他所带领的山寨,在其梁洛仁骑兵冲击时,就抗在最前线,承受了敌人的第一波攻击,伤亡也是最大。
    其中三四百人的伤亡,近乎一半是他们的人。
    若不是他的部众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人,乃是前朝的府兵。
    换成其他的山寨的山贼,恐怕很难撑过这一波攻击,若是被打的溃散而逃的话,势必会影响整个队伍的士气。
    从而导致溃逃...
    到那时候,整个战斗的局势也将变得难以预料。
    恐怕就算裴行俨他们来了之后,也无能为力。
    运气好的话,救走李恪,就算是上天垂怜了。
    然而,唐俊悟和他的队伍并没有让这种局面发生。
    就算是被梁洛仁的骑兵贯穿,在巨大的死亡威胁下,他们也以不同于普通山贼的血性,保持了队伍的士气和整体性。
    他们没有选择撤退或者逃跑,而是选择坚守阵地,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斗,为后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所以,分配战利品中,李恪以陷阵第一的功劳,将那些贡品中三分之一的财物,全部赏赐给了他们。
    其后就是所在的深泉寨,因为有他和张英男、顾向明等人的率领,也表现的十分出众。
    除了两车钢铁还有一车武器铠甲外,所有的财物,李恪都大手一挥,全部赏赐给了他们。
    一时间,所有人都欢欣鼓舞。
    尤其是得了最大赏赐的唐俊悟,那张国字脸上也是笑逐颜开。
    相比之下,一直在耍滑头,在最后梁洛仁骑兵冲阵后,眼看苗头不对,生出想要逃跑念头的黑煞神宫迁,则相对要郁闷许多。
    今天他寨中死的人也不少,虽说这一次得到的收获,比其他往年一年的还要多。
    若是用这次的财物购买粮食,足够他们黑神寨,躺着啥也不干,吃吃喝喝两年的了。
    但是人心总是贪婪的,见到唐俊悟得到了远比他们丰厚许多的收获。
    宫迁心中难免有些不满和嫉妒。
    他开始后悔自己之前为什么没有英勇杀敌,同时,也默默抱怨李恪,你一个好端端的大唐皇子,怎么还隐藏自己的身份。
    若是你一早表明了身份,我敢不效死命吗?
    只是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贪婪和自私,才是他最大的敌人。
    如果他没有下意识的避战,而是很奋勇的和大家一起战斗。
    那么他们黑神寨的收获,也许会更加丰厚...
    分完战利品后,李恪让所有人都暂时休整一下。
    同时埋锅造饭,好好蓄养一下体力。
    毕竟赶了一夜的路,又连番战斗了两场,就算是铁打的人,也难免有些疲惫。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休息和补充体力。
    再则,李恪虽然有了想要再立战功的想法。
    但是他又不是一个性格鲁莽的人。
    以他谨慎的性格,觉得还是需要和师父裴行俨以及张英男、唐俊悟等人进行系统的商讨一下。
    听一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做出最终的决定。
    他可不认为,全天下的事,光靠他一个人就能够事无巨细的做好...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他也需要了解足够的信息和情况,才能更好地制定战略和计划。
    而现在,对梁师都所统治区域情况,了解最为全面的人,非已经被小二生擒的二把手梁洛仁莫属了。
    因此,李恪决定在休整期间,好好的审一审梁洛仁这个朔方的二把手。
    除了收集详细情报,就是了解梁师都的动态和当地的情况。
    李恪也召集了一丈青、张英男等还未表明态度的几位当家,召开了一次会议,想要听取一下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豪华且巨大的突厥帐篷,原本是突厥俟斤努桑哈的帅帐。
    帐篷内布置得华丽奢侈,从柔软的羊皮毛毯,到精致的金属器皿,无一不显示出突厥人的富有和独特的文化风格。
    李恪坐在帐篷中央,环顾四周,这时心中也充满了感慨。
    想到这个帐篷的主人,那位突厥俟斤努桑哈,曾经在这座帐篷里发号施令,也曾意气风发。
    估计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被李恪率领的一群山贼,所偷袭打败。
    “报,降卒梁洛仁带到。”
    很快,李恪就被一名属下在帐篷外的报告声唤醒,说是降卒梁洛仁已经带到。
    不用李恪开口,此时的唐俊悟已经从一介山贼大枭,自然的转变成一名合格的属下。
    他威严的开口道:“将他带进来!”
    说话间,五花大绑,嘴巴也被塞住的梁洛仁,就被两个魁梧的手下带进了大帐。
    在走进了大帐之后,还不等两名属下让他跪下。
    被缚双手的梁洛仁便跪了下来,因为嘴巴被堵,只能发出“呜呜”的喊声...
    李恪见状,不由得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师父裴行俨。
    毕竟,说要好好的审一审梁洛仁,但是对于问话和审讯这项充满技巧的手艺,李恪目前还停留在理论上。
    具体的操作,还是得专业的人来才行。
    况且,以他目前的身份和年龄,也不适合做这种工作。
    万一亲自下场操刀,被这些属下误认为跟了一个嗜血变态,岂不是得不偿失,毁了一世英名?
    看到李恪的眼神后,裴行俨也知晓了李恪的意思。
    他头也没回的朝后面招了招手。
    站在他身后的金鲵,便抽出佩刀,来到了梁洛仁的面前。
    尽管梁洛仁心里明白这是要解开他身上的绳索,但是金鲵魁梧的身材,以及手里提的利刃,还是给他带来极大的震慑和恐惧。
    他紧张地看着金鲵,汗水从额头滑落,双手微微颤抖。
    金鲵却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两个快若残影的刀花过后,他身上的绳索,便断成了数截,滑落下来。
    而梁洛仁在得到自由后的第一时间,还不等金鲵的开口逼问。
    他便一把扯掉嘴里的破布,扯着嗓子喊道:“罪臣,梁洛仁,参见蜀王殿下,还请殿下宽恕微臣,微臣不知道殿下在这群山贼...不...勇士之中,若是知晓,定然不敢发动攻击,请殿下明鉴。”
    说着,脑门触底,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不过看他喊出了李恪的封号,显然是在裴行俭击败他的时候,与李恪相认的那一幕被他看见了,知晓了李恪的真实身份。
    不过看他滑落在地上的汗水,以及微微颤抖的身体。
    李恪也知道,梁洛仁这是担心他,不管青红皂白的砍了他。
    “铮...”
    一道手指弹刀身的颤动声响,蓦然响彻在整个大帐之中。
    随后,裴行俨的威严的声音蓦然响起。
    “梁洛仁,你可认得吾。”
    听到这句话后,梁洛仁转头第一次正视坐在旁边这个魁梧威严的中年将军。
    看了好一会,这才一脸不可思议的说道。
    “难不成,你是左辅大将军,绰号万人敌的裴行俨,裴大将军。”
    听到梁洛仁喊出自己以往的封号和绰号,裴行俨这一次没有阻止他。
    李恪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他这个做师父的,当然乐见其成的。
    只不过,他现在的这些手下,全是一些山贼土匪,桀骜难驯。
    若不好好的震慑一番,日后必然也难以管理。
    若是能够利用一下自己以往的威名,好好地震慑一下,他手底下的这些属下,那也算是为李恪保驾护航了。
    果不其然,在知道裴行俨的真实身份后。
    唐俊悟这些当家寨主,比知晓李恪皇子身份的时候,还要来的震惊。
    他们全都面面相觑,仿佛不敢置信。
    其中,又以唐俊悟和张英男最为激动。
    虽说,在刚才的战斗结束后,他们在李恪的引荐下,知道这是蜀王李恪的师父,但并没有详细的讲明身份。
    现在在得知是裴行俭后,两个人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也不顾是否失礼,一向冷漠的张英男,率先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朝着裴行俨就是抱拳一礼,朗声道。
    “裴叔叔,是否还记得我?”
    正在逼问梁洛仁的裴行俨微微一愣,看向了张英男,不知为何,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幼小的身影。
    他记得昔年他还在隋朝大将张须陀手下为将时。
    张须陀在进剿左孝友叛军的时候,收养了一个喜欢穿红衣的小女孩。
    在此之后,将军的大帐内外,就长长看到那道红色身影。
    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小女孩的坚韧和聪明给裴行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裴行俨一直都记忆犹新。
    看着张英男,裴行俨也略显高兴的说道:“记得,我记得你叫张英男,是张须陀将军收养的义女,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
    听到裴行俨的话,张英男一脸的激动。
    霎时间眼眶也有些湿润,强忍着激动道。
    “正是小女子,难得裴叔叔还记得我,真是太让人高兴了。”
    裴行俨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看着张英男,心中不禁有些欣慰。
    还不等裴行俨出声让张英男先坐回座位,旁边的唐俊悟这时也朝着李恪和裴行俨抱拳行礼道。
    “还请蜀王殿下恕罪,属下乃是骁果军出身,见过裴大将军。”
    “属下原本准备等此战过后,再告知殿下的属下的真实身份,既然大将军在此,属下也就不藏着掖着了,不过属下绝非故意隐瞒,还请殿下明察。”
    唐俊悟的这一番话,不仅让李恪感到吃惊,就连裴行俨都有些惊讶。
    李恪吃惊的是,他在勾注山上的时候,知晓到唐俊悟极有可能是前隋府兵出身。
    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是骁果军出身。
    要知道骁果军,大业九年,杨广为了扩充军队,除了征发府兵外,又招募的一支新军。
    这一支新军多是关中人,他们身强力壮,骁勇善战,被冠以骁果称呼。
    在大业十二年杨广下江都时,以虎贲郎将司马德戡统领这一万余人的骁果军,为禁卫军护卫随行,屯于江都城外。
    最后,在童山大战中,这支悍军走到洛阳东边的滑台时,军粮消耗殆尽,为了生存,就向瓦岗军占领的黎阳粮仓,发动了攻击。
    这两支劲军殊死的决斗,死拼整整一天,几乎是两败俱伤。
    瓦岗军的劲卒良马,也死伤甚重,于途中内讧。
    司马德戡和他的部下,在一场混战中,被于文及杀死,他率领的骁果,据说也就原地解散了。
    李恪,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以这种方式,又见到了那支昔年的劲旅...
    难怪在之前的山贼大会,以及后来的行动作战上,他都以若有若无的帮着自己,明明在这五方势力中,他的实力最强。
    现在看来,唐俊悟应该是认出了自己的身份,才会不惜余力的帮助自己。
    想到这里,李恪看向唐俊悟的眼神中,也不禁闪过一丝明悟。
    而裴行俨惊讶的则是,唐俊悟居然认识自己。
    要知道自己虽然曾在大隋任职过,但是并没有什么交情过深的朋友。
    而且看唐俊悟的样子,应该是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