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简单粗暴的救灾
作者:才拥佳人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最新章节     
    说起来,李恪离开甘露殿后,照例去了一趟凤寰宫,将小二带了出来。
    现在的小二,可不再是以前那副寒碜模样。
    他身上穿着由厚重的皮革制成的盔甲,铠甲上面,李恪还恶趣味的让人刻了一些纹路和装饰。
    这样既显现了他的身份,也体现了小二的霸气绝人的气势。
    让人出手前,都要好好掂量掂量,要不要跟他动手...
    也不是李恪不想给他弄一身重铠,只是这时候,唐律上明令禁止私藏甲胄和弓弩。
    如果发现三个及以上直接判处死刑。
    所以,李恪这才不得不打消了这个想法。
    就这样,李恪带着小二一起进宫的时候,平日里不会跟在他身边的金吾卫,这次也一次性跟了四个,将他两团团包围...
    让他不由得想起,自己第一次将小二带回蜀王府,师父,裴行俭第一次见到小二的时候,那震惊的样子。
    就像是见到了一件稀世奇珍异宝一般。
    他围绕着小二一连看了好几圈,这才抬头对着李恪说道。
    “你这是从什么地方捡到这样一个金疙瘩?”
    说着不等李恪回答,眼中充满欣赏和喜爱的看着小二。
    看着师父裴行俨,看着小二那温柔且深情的眼神,李恪的鸡皮疙瘩都起来...
    更过分的还不只如此,最后,李恪的师父裴行俭,甚至还伸出双手来,顺着小二的胳膊,捏了起来。
    最后在看到小二那浑厚的手掌后,脸上的神情越发的满意起来。
    而在师父裴行俨捏着小二胳膊的时候,小二也曾向李恪投去求救的目光,只不过被李恪给无视了...
    看见师父裴行俨的样子,李恪试探的问道。
    “师父,小二是个练武的好材料?”
    裴行俨闻言,不但没有回答李恪,反而问道:“这小家伙的饭量怎么样?”
    闻言,李恪没好气的将小二暴力吃饭的事情说了出来。
    裴行俨听完后,这才带着笑意对着李恪说道。
    “这小家伙叫小二是吧!嗯...天神神力,我看比你更适合练锤。”
    说着,也没有理会李恪脸上的那一丝尴尬,自顾自的说道。
    “你看看你,泡了那么多药浴,力气也没有涨多少,你脑子灵活,用枪的话,可能成就更大一些。反正他也是你护卫,看样子也是一个忠实之人,我给你调教两三个月,还你一个冲锋陷阵的无双猛将,如何。”
    于是,小二就被裴行俭拉去,学习那让李恪垂涎已久的锤法去了。
    当然了,像那种拿着就有十足威慑的武器,不可能带进皇宫的,被李恪放在了马车上。
    而自从有小二这个人形凶兽,李恪身边也并未多带侍卫。
    大有小二一人,就足以护卫他周全的样子。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小二驾着马车带着李恪来到城门处,李恪见人潮涌动,将马车堵得动弹不得,便从马车上下来,顺着城门的通道往前走。
    原本拥挤的人群,看着个子接近两米的小二,披着一身盔甲,再看到他一手提着一个一米多长,顶端半个人头大的铁锤。
    在认真的掂量了一下形势之后,全都下意识的后退了三步。
    这让原本嘈杂拥堵的官道上,突然分开一条两人宽的道路来...
    前方被后面人群携带着后退的人群,正待生出不满之色。
    在看到全副武装的小二之后,又悄悄的将嘴边的脏话,快速的咽了回去...
    就这样,原本以为要好一会才能赶到赈灾施粥之地的李恪,在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赶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那些守卫赈灾粮食的禁军,在看到身穿盔甲,携带武器的小二,也在第一时间警惕起来。
    如果不是李恪出现在小二身后,禁军们还以为是流民里的人,欲要抢夺粮食...
    很快,这边的情况,就有人禀告了李承乾等一众禁军中勋贵。
    一群正在帐中休息,商量对策的人,在得知李恪是李世民派遣来帮助他们之后,也跟着走了出来。
    同为一个圈子的人,他们自然都听说过蜀王李恪的才华。
    只是,那都是限于琴棋书画,吟诗作赋。
    对于赈灾,众人也不相信他有什么好办法。
    但碍于身份,一群人也跟着太子李承乾走出来,意思一下。
    只是在他们走出来之后,他们远远地看见,今天下午来这边巡视的杜如晦,与李恪正谈笑风生。
    那和谐的画面令他们感到惊异。
    众人心中疑惑,这个蜀王李恪究竟有何能耐,能让杜国公如此看重?
    他们带着浓重的疑惑,跟着李承乾继续往前。
    李恪看到兄长李承乾等人走了过来,不敢有丝毫的耽搁,抱歉了一声之后,暂停了与杜如晦的交谈。
    转过身来,稍快几分朝着太子等人迎了上来。
    恭恭敬敬的朝着太子李承乾行礼。
    最后,在李承乾的简单介绍下,又跟其他人一一打完招呼,这才笑着对李承乾说道。
    “太子殿下,臣弟突然到来,没有打扰到您赈灾吧?”
    太子李承乾见到毕恭毕敬的李恪,尽管刚才因为李恪的到来而引起的不满的芥蒂,也瞬间放下了大半。
    他轻轻虚托了一下李恪的手臂,微笑道:“三弟到来,岂会打扰到赈灾。三弟突然到来,是不是看见大哥遇到麻烦,过来帮忙的啊?”
    说话间,两人并肩走向正在施粥的台子,其他一行人紧紧跟在他们的身后。
    听到李承乾打趣的话,李恪一脸这肯定瞒不过大哥的表情,然后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太子李承乾,扭捏的说道。
    “太子大哥,我知道肯定瞒不过你,臣弟此次前来,实不相瞒,是被阿耶诱骗过来的。”
    “哦!此话怎讲?”
    于是,李恪便将他与李世民打赌的事情,说了出来。
    李承乾在看了一眼不似作伪的李恪,表情复杂的说了一句。
    “你这个聪明却懒惰的家伙。”
    李承乾承认,李恪是一个聪明而又有能力的人,这样的人在长安,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资源。
    但是李恪却总是想要离开长安,前往封地。
    这一刻,李承乾才突然有些理解这个弟弟。
    他意识到,李恪或许并不是真的懒惰。
    他早早离开皇宫,独自生活在宫外的他,或许是与他一样,在经历了父皇争权夺利,兄弟相残之后,厌恶了这种生活,这才想要躲着远远的...
    “三弟,你为什么总是执意要去封地啊?是长安不好吗?”
    这句话,突然间就从李承乾的嘴里冒了出来。
    就在李恪思考着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李承乾又摇了摇手,道。
    “罢了,各人有各人的道,各人有各人的抉择,暂且不谈这些,你先告诉我,你对这些混水摸鱼,假装灾民吃粥拿粮的家伙们,有什么应付的法子?”
    一行人来到施粥的地方,看着排着长长的队伍,几乎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名禁军站在难民的队伍旁边,维持纪律。
    李恪也不禁对太子的治理才能和禁军的严谨纪律感到赞叹。
    并且,禁军不时的还将队伍中,浑水摸鱼的家伙逮出来。
    当然,那只是针对心虚和胆小者。
    依旧有很多人在浑水摸鱼,朝廷开仓放粮,开设粥厂,免费的粥饭,肯定会有许多人假装灾民吃粥拿卡。
    毕竟,免费的东西,又有谁不喜欢呢?
    贫穷者,多了生存下去的机会。
    中产者,节约了生活本钱。
    富有者虽然不回来,但是将家奴打发出来,不也节省了开支吗?
    只是这两年,由于要向突厥进贡,已经消耗了大唐国库不少钱财,加上这两的天灾,国库已经捉襟见肘。
    要不是看见李恪善于商贾之事,精于理财,李世民也不会让他来出主意。
    而且,根据李恪的估算,李世民下拨的赈灾量,刚好只够旱灾救灾之用。
    而现在,蝗虫肆虐再加上长安城以及周边很多人听说有免费的粥吃,都争先恐后地跑来骗朝廷救济,所以肯定不够用。
    怕不动用长安城中,那些商户以及一些勋贵囤积的粮食,怕是这一关不是那么好过。
    当然,那些暂时不是李恪考虑的问题。
    现在他的问题很简单,先将那些浑水摸鱼的百姓驱赶走就行。
    对于怎么怎么驱赶他们,其实李恪心中早有预案,只不过就是方式方法不太好看。
    不过事已至此,犹豫只会败北,所以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大哥,我这个办法,有些偏激,你要是不介意的话,我就试试了。”
    太子李承乾听到李恪这么一说,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但他也听出话中的一丝迟疑,知道这个方法肯定有缺陷。
    他沉吟片刻后说道:“三弟,只要可以有效缓解灾情,拯救更多的难民,有什么办法不妨一试,只是你能不能给大哥透个底,好让我也有一点准备。”
    李恪见状,便将方法说了出来。
    不料,太子李承乾听完之后,直接愣住了。
    从小锦衣玉食的他,不明白,如果这样做的的话,这粥还怎么喝,百姓能愿意?
    见到,太子李承乾陷入沉默,李恪倒也理解,但理解归理解,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
    他喊来,随行的一名禁军统领,下令每锅粥里加一袋秸秆灰烬。
    一开始,他也有想过,效仿想出这个办法的家伙,每锅里面加上一袋沙子,但是这东西不好排出体外,对身体的负担太大了。
    万一没排出体外,沉积在胃里,弄成了胃结石什么的,那可就不积德了。
    他还没有结婚,可不敢这么做...
    见到,李恪在一旁发号施令,李承乾这时也清醒过来,他看着李恪,一脸下定决心道。
    “三弟,还是让我来发号施令吧,孤想明白了,只要能够多活人,本太子,也不在意那一点点虚名。”
    只是,却被李恪果断的拒绝道。
    “大哥,你只要你不觉得,我抢了你的风头,这次的事情就交给我!你是一国太子,这种事情说实话不适合你,反正小弟我以后也要离开长安,这点骂名我承受的起。”
    说着,李恪没有在理会李承乾,指挥起禁军,开始在粥里,掺起了草木灰来。
    当然,只是单纯的掺杂进去,不像沙子可以吃出来。
    为了逼迫那些鱼龙混杂的百姓自己离开,李恪让禁军暂停施粥。
    快速的搭建起一座一米高的高台,将所有的大锅清一色的摆好。
    争取让下面所有的等待施粥的人都能看见。
    然后,在他的一声令下,站在锅边的禁军,一人一把铁锹模样的工具下,哗哗哗的就掺起地上熬粥用的木柴灰烬,弄进了粥。
    白色的米粥,掺杂着草木灰后,随着火头兵的搅拌,一下子变得乌漆嘛黑的颜色。
    看了让人提不起一点食欲...
    而这一招,果然奏效。
    一开始,还有人不理解,朝廷要干什么,在看到那些禁军的朝着之后,立马就喧哗了起来。
    \"这,这怎么能吃吗?\" 底下有些愤怒说道。
    也有人直接开骂,“娘的,老子们是来要饭的,不是来吃这黑色的鬼东西!”
    一时间,场面有些混乱,人心开始浮动。
    眼看着事情的发展方向有些不对,太子李承乾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他完全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但是李恪却丝毫不受影响,看到那些禁军停下手中的动作,反而大声的训斥起来。
    没有办法,禁军只好继续往粥掺杂起草木灰。
    那些“假灾民”哪里真的吃过这种苦,看着一锅锅黑色的粥,气呼呼地就走了。
    一条长长的队伍,在看见喧闹,哄吵没有用之后。
    一下子少了近乎五分之一的人。
    只有,那些真正的“灾民”连日里饿了好几天,因为假灾民的缘故,更是要排队多排很久。
    有时候,还吃不上的灾民不为所动。
    毕竟与那些“假灾民”的混吃不同,他们是为了活命...
    而看到这里,那些一直惶惶不安,觉得这样做太过分的禁军,这时才放下心来。
    他们开始认真执行李恪的命令,将草木灰烬均匀地掺进粥里。
    因为此时的他们也明悟过来,这样的做法虽然看起来残忍,却是救命的无奈之举。
    很快,黑漆漆的粥被熬好,分发到了灾民的手中。
    许多灾民在看到这样的食物时,都不禁流下了眼泪。他们知道,这样的食物不仅难看,而且难以下咽。
    但他们也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活下去。
    一时间,整个现场的气氛变得凝重而悲凉。
    但不可否认,朝廷的这些赈灾的“粮草”,全部用在了灾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