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厨中妙手调美味,堂上贵客品佳肴
作者:刘文戈   无限流光最新章节     
    第二天,孙少平起了个大早,和何雨柱将剩下的黄玉米面馍馍,就着昨夜剩下的烧鸡、烤鸭、小菜对付了一顿,“大快朵颐”了一番。
    “孙少平”这一生当中,除了上次在田晓霞家里,润叶姐款待自己那一次,当真是饥饿熬煎的前半生,就没吃过几顿饱饭。
    孙少平赶到附近的邮局,把昨夜写好的信寄到了黄原师专中文系,田晓霞收启。
    然后赶回四合院,何雨柱这时也找来了徒弟马华和几个兄弟,好在物资缺乏的年代,东西也不多,大屋里的家具物品,已经都搬到了小屋,也已经完成了敲墙,还不耽误一起赶回轧钢厂上班。
    看到“孙少平”从外面回来,说道:“少平兄弟,墙已经敲好了,也联系了人来给简单装修,安装门窗。我今天到厂里上半天班,然后请半天假,下午啊,我们一起把该置办的,都一并置办齐了。其它的你先看着安排就好。对了,街道办事处的张主任,我以前帮他们家办过婚宴,敲墙另外开门的事,我也打好招呼了!已经备过案了。”
    不得不说,何雨柱各方面还真挺细心的。
    往院里开的门窗拆下来,又装到临街的一面,简单的粉刷之后,初步有了八十年代食堂的样子,孙少平审视一番,总觉得差点意思,得做个牌匾,大气点的,最好是古色古香,实木的,看着就能传承百年的那种。
    八十年代初期,做个心中所想的那种广告牌匾,还是挺不容易的,首先你得有那么大的实木板材就是个很大的难题。得了,孙少平心想,我还是去潘家窑看看吧。
    转了很多家木材店铺,看了许多原木和板材,可能时间放的太久了,几根积满灰尘粗细不一的原木引起了“孙少平”(刘远)的注意,仔细看过两端的纹理以后,刘远知道那是樱桃木,如果切开以后,一定有着漂亮的颜色和美观的花纹。
    俗话说得好,“樱桃好吃树难栽”,如果能遇上百年野生的樱桃木,那真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孙少平喊来店老板,问这几棵原木怎么卖?店老板说“不瞒您说,有个贩卖原木的客商家人生病,借了我300元回老家了,抵押在这里已经好多年了,一直没见回来,你真心要的话,这一堆都给你,原价300元。”
    孙少平爽利的付了款,并雇人将这些原木拉回了四合院,其中一棵用于制作“情满四合院饭店”牌匾,剩下的先放着,天色已近中午了,时间来不及再去琉璃厂,等空的时候再去琉璃厂看看,有没有人识货,再出手个好价钱。
    下午何雨柱从轧钢厂回来,两人一起去购置了饭店应该有的设施,锅碗瓢盆等等,以及厨房需要的各种调味品,还特意买了一万响的鞭炮“开门红”。
    为了保证食材新鲜,向蔬菜市场卖肉的老主顾,预定了明天一定要新鲜的牛杂和猪肉,何雨柱又特意跑了一趟农村的老关系户,让他们明天早起采摘了新鲜的蔬菜,再送到“情满四合院”,现金结款。
    傍晚的时候门头牌匾也做好了,趁天还没黑赶紧固定起来,再买来笔墨纸砚,孙少平一挥而就,“厨中妙手调美味,堂上贵客品佳肴”,一副贴切的大红对联便贴到大门两边。
    何雨柱还预定了锣鼓队,让明天早上来闹个场。也通知四合院及周边四合院的全体成员,明天“情满四合院”有免费限量试吃活动,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次日一大早,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欢天喜地庆开业,孙少平、何雨柱精心准备的各色“色香味俱佳”小吃,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赞扬。本来何雨柱的手艺就相当出色,再加上“孙少平”的辅助,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虽然第一天开业有免费限量试吃活动,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多少要付费买一些自己喜欢的吃食的,大都是几毛几毛的金额,一早上的流水也有一百多块了,扣除掉免费试吃的成本,盈利也在30%,也就是大概利润在40-50个元之间,要知道凌晨3点,孙少平和何雨柱就开始忙活了。
    八点以后,上班的上学的高峰人潮过去,基本上就没什么人了,何雨柱也起身去轧钢厂上班去了。中午,晚上,人也很少,这个时代,基本上都吃职工食堂,但早餐和晚餐,绝大多数单位是不提供的。很多人都是早上要赶时间上班,晚上没事,自己在家做晚餐是常态,毕竟大家收入都比较少,能省则省。
    但毕竟改革开放的步伐迈开了,一步一步总会好起来的。何雨柱也是看到,一顿早餐的利润就可以产生不少于一个月的工资,也坚定了将饭店好好经营下去的决心,也开始向厂里提出停薪留职申请。
    而孙少平所想的是,自己不能就这么蹉跎下去,300多万的巨款放着不好好去谋求大的发展,简直就是在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