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突如其来的调研
作者:骑狼的汉子   权力巅峰之绝处逢生最新章节     
    到了周川镇工业园区,货车穿梭往来,新开发的区域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远远便听到打桩机的轰鸣声,挖掘机舞动着铁臂,挖机、吊机、工程车和工人们劳作的身影交织在一起,绘成了一幅宁阳人只争朝夕建设园区的壮观景象。
    陈德铭难得开玩笑:“鸿涛同志,这是你的‘根据地’,搞的不错!”
    王鸿涛谦虚道:“书记,我走的时候园区二期才启动建设,现在已经建到四期了,我可不敢贪天之功,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宁阳的众志成城、精准发力、攻坚克难,才是取得现在成绩的保障。”
    高远飞难得在省委书记面前展示,怀着激动的心情汇报道:“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周川工业园区以一流的发展速度、一流的运行质量、一流的建设和一流的招商业绩,创造出一片富有活力、生机勃勃的热土……”
    看完工业园区,陈德铭进村入户,调研党员承诺制示范点。
    听完周希和高远飞的汇报,陈德铭书记说道:“通过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党员知其责、晓其职、尽其能。公开承诺,既是对自身的一种责任约束,也是进一步增强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与决心,同时可以使群众方便监督,做到阳光行政,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
    你们搞的很好,每个党员的承诺事项都进行了公示,在社会公众的关注下践行承诺,说道做到无疑会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全社会承诺践诺,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忽然,陈德铭好像想起了什么,话锋一转,说道:“前几天,我在秦川日报上看到一个新闻,有个乡镇全体干部为村民担保创业贷款,让我深受触动。这种乐解、善解‘急难愁盼’,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正是承诺制最好的诠释。
    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只有为民实事办实、把为民好事办好,以真爱换真情、以真心换实意,才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干群、党群关系。
    这个乡镇好像就在宁阳吧?”
    在场的人都在想,省委书记不可能无缘无故提及这么一件小事,即使是为人民服务的好事,一定是在释放某种政治信号。
    市委书记周希庆幸自己对这件事有点印象,便汇报道:“书记,确实属实,这个乡镇就在宁阳,市委专门指示宣部部门进行宣传报道,弘扬这种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大公无私、勤勤恳恳的务实之风!”
    陈德铭笑道:“不太远吧?既然在宁阳就顺便看看吧,下午的行程改一下。”
    看到周希书记的眼色,高远飞赶忙去安排。
    省委书记的调研,行程是周密安排好的,突如其来的改变把部署全部打乱,哪怕周希书记心里都没底,祈祷别节外生枝。
    于是,整个宁阳都动了起来,利用陈德铭书记在周川吃午饭的时间,城管局紧急安排清理街道,县交通局局长亲自勘察前往柏树湾的路况,看到坑坑洼洼的路面一筹莫展。
    陆凡接到了高远飞亲自打来的电话,马上全乡总动员,进行环境卫生整顿,并安排调研点。
    省委书记来柏树湾,多少年从来没有过多的事,全乡干部群众没一个敢想过,紧张之余又激动不已,又生怕捅了娄子,全乡严阵以待。
    一个小时后,县长胡成伟和副书记边继得赶到了柏树湾,指导具体接待事宜,才让陆凡忐忑的心稍微放下来一点。
    其实,两位领导心里也没底,只能根据以往的接待经验做一些指导,不过现在谁都知道,陈德铭书记来柏树湾要看干部为农户担保贷款,要求陆凡马上准备汇报材料,选定调研对象。
    陆凡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因为他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大多数乡镇书记不可能有这样露脸的机会,如果能给省委书记留下印象,在关键的时候可能会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所以,无论如何都得把握这次良机,必须精心准备,如果出现纰漏,别说会被领导们看低,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
    跟乡党委成员沟通好后,他们分头去准备,陆凡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写汇报材料,练习如何给省委书记汇报。
    下午两点,陈德铭一行从周川出发,前往柏树湾。
    驶入柏树湾地界后,坑坑洼洼的路面让车队颠簸不堪,周希脸上有些挂不住,说道:“书记,路况不太好,迎江的交通发展还有许多地方要完善,我们力争两年内把乡镇通县区的主干道建设好。”
    陈德铭说道:“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解决了村民出行问题,能刺激发展农村经济,可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对提高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现状来看,农村道路的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的发展需求,在管理农村道路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省交通厅要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加大财政投入。”
    陈书记的话就是政策,也是秦川省工作的方向,随行的常务副省长高宜行已经开始谋划,如何在工作中落实书记的指示。
    车队进入柏树湾,街道上干干净净,宁静的小乡镇,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和繁华,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安静又温馨。
    下车后,陈德铭打量了一圈乡政府,笑道:“当年,我在乡镇工作的时候,就是这样窑洞和平房,没想到还能见到,看着很亲切。”
    陆凡在一旁规规矩矩的站着,不敢随意搭话,直到高远飞书记介绍后,陆凡才凑到陈德铭书记身边,恭恭敬敬的说:“感谢陈书记莅临柏树湾乡检查指导工作,全乡干部群众翘首以待!”
    陈德铭面带微笑道:“你就是陆凡,看着很年轻,说说你们担保贷款的初衷吧!”
    陆凡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略微有些紧张,说道:“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民发展主导产业、增收致富的主要瓶颈,今年乡里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木材加工业,很多农户缺乏启动资金。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县委、县政府政策支持下,乡政府号召全体干部,以个人名义为产业户担保贷款,截止目前,全乡56名干部为223户担保贷款2230万元,发展养殖户123户,为群众撑起遮风避雨的‘保护伞’,解决了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难题。
    通过转变工作方式,我们架起了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陈德铭点头说道:“初衷是好的,成效比较显着,农村工作就是要着手细微之处,为民服务解难题,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发展的开路人,把口碑立在民心。
    同志们,老话说的好,伤心只在不经意,交心却要十年功!
    过去一些影响党群关系的因素、现象、习气、作法必须祛除得干干净净,只有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群众肩并肩、手拉手,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急群众之急,忧群众之忧,才能与群众有血肉联系、鱼水关系,把挡在干部和群众中间的‘墙’拆掉!”
    在前往沟门村的途中,沿着村路一座座羊圈、一排排在建大棚尽收眼底,家家户户在忙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陈德铭书记的脸上布满笑意,真干和“装模作样”他自然能分得清。
    到了养殖大户顾浩家,七八个工人正在屋后建新羊圈,陈德铭的上前参观,饶有兴趣问道:“这个羊圈挺大,能养多少只羊?”
    顾浩笑着回答:“大概能养三百来只,领导你看那,地已经推平了,将来都会连在一起,我跟陆书记把牛吹出去了,今年一定要上一千只!”
    陈德铭又问:“一只羊连肉带皮、绒,刨去成本,能有多少利润?”
    “成本大概1200元左右,我们柏树湾的羊吃地椒,羊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鲜而不膻,价钱比较好,一斤能卖30几,管理好了一只大概能挣五六百元。”
    陈德铭笑道:“那你养一千只羊,有五六十万的收入,非常可观!”
    “领导,风险也不小,去年开春,我一下子死了十几只羊羔子,想挣钱还得精细管理。”
    “养羊政府有补贴,你享受到了吗?”
    “以前不会套政策,每次来验收都不赶趟,不过今年有陆书记提醒,好歹也享受一次补贴。”
    ……
    整整一个下午,陈德铭就在村里转悠,很享受这种到田间地头,和群众坐一条板凳,身挨身坐、心贴心聊家常,这样才能在调研中听到真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才能制定出更符合实际、更让群众满意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