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朱元璋,你命咋这么好?
作者:御前悍匪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最新章节     
    好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
    朱元璋疲惫地冲朱标挥了挥手:
    “你去同他说说清楚,反正以往底下这些兄弟都是你照看的,你说话比咱合适。”
    倒不是管用不管用。
    身为朱棣的父皇,朱元璋当然拥有绝对的威严,哪怕是现在四十多岁的朱棣也一样。
    不管什么年纪,当儿子的还能越过了爹去?他们老朱家又不是老李家,逼爹退位成了祖传习惯。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刚才朱元璋所说的――
    “他这身份,出家,也算……也算是个归宿吧。”
    “第一,对先生尊敬些。第二,不要狡辩,做错了就要认。”
    他走到讲台上面,轻敲了敲桌板,道:
    “这都是爹做的孽啊……”
    “朱棣同学,当时你攻入皇宫的时候,建文帝的下落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你当场杀了他,比如你的人翻遍宫里都没找到朱允是因为他通过地道逃走,比如你火烧皇宫是因为没找到他,比如他逃出海外了,你让郑和下西洋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他。”
    他拼命回想自己这辈子干过的所有坏事,大到靖难造反,小到三岁尿床,四十多的人了,恨不得现在就濒死来个走马灯,才好提前想好应对说辞。
    “要说他心慈手软,也不是,他先将周王一家全部废为庶人贬往云南蒙化,后削齐、湘、代三亲王,其中逼得湘王自焚,软禁齐、代,两个月后又将岷王废为庶人贬至漳州。都是他亲叔叔,这种事……心软的人怕是也干不出来吧?”
    这音容笑貌犹在眼前的样子,真是比做梦还像是做梦。
    尤其是听到了明英宗的时候。
    “老四,我们那儿还是洪武十年的深秋,爹他早就从先生那儿知道了你会靖难的事情,所以你应该能想到,洪武十年的你被打成了什么样子――昨日还是我和娘去叫太医来给处理的伤口。”
    朱祁镇来了之后,这种愤怒更是达到了巅峰。
    当然,宋慎说的比较简单,因为朱允的下落实在是说法太多了。
    “我没有放火!当时我攻入应天后,建文帝见大势已去,便自己放火将整个皇宫给烧了,试图将所有财宝和文书都烧毁,我的人救了好几天的火才抢救回来一部分。”
    不论那武则天后来受宠不受宠,这都跟李治没关系,他们虽然有部分蛮族血脉,但李家自认的祖宗是李耳,是想进入华夏正统的,哪怕李世民自己也兄终弟继什么的……算了,不狡辩,他就是双标!
    嬴政看着朱标认真叮嘱、朱棣老实听大哥讲话的样子,叹了口气。
    张良将辅导班的事情大致描述了一遍。
    除了亲历者朱棣本人外,底下一众帝王将相皆是面面相觑。
    真要有干出这种事情的儿子,朱元璋会第一个动手弄死。
    “而且朕看朱元璋和朱标相处那样就知道,他肯定早就准备好了让朱标随时即位,否则平时也不会将政务交给朱标,先前还劝朕也这样对扶苏。”
    宋慎摆摆手:
    “你的意思是,让我介绍介绍永乐大帝的生平事迹?”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燕王,就藩北平,后来朱元璋驾崩,朱允即位,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
    张良是一个愿意帮助同学的好学生,加上年纪到这儿了,性格也好,朱标找他帮忙才是合理且聪明的。
    如果放在年轻时候,朱棣可能会当场暴起,会把朱祁镇拉出来狠狠揍一顿,可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了解,他暂时没空,清理门户这件事压后再议。
    朱棣的眼神,肉眼可见地茫然起来。
    一个四五十岁的老男人叫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喊的是大哥,这场景怎么看怎么都怪异。
    他颔首,道:
    “其实朱棣的前半生,大家应该都有点了解。”
    “张良同学,这是我的四弟,也就是之前先生在课上说过的那个,用靖难之役夺位的朱棣。”
    什么自焚说、远走他乡说、出家为僧说、郑和放归说……等等等等。
    沉吟片刻,张良颔首。
    “好。”
    是啊,这货嘴巴贱归贱,但他生的儿子一个比一个出彩。
    “毕竟如今年代最晚的人是朱祁镇,可朱祁镇做的事情让大家都很难信任他,他嘴里的话都只能信个五成,若是永乐帝是个可信之人,以后各位同学上课讨论起来也方便些嘛。”
    李世民沉默了一下,才摇头:
    “怕是提剑杀人的心都有。”
    他只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至于朱棣有没有杀朱允,会不会当着朱元璋的面说出这种事情来,那他就不清楚了。
    “朱祁镇当时就因为对先生吼过,加上他死活不认错,所以爹整整揍了他半节课,你明白我意思了吗?”
    这是什么概念?
    在这一群帝王将相里,不管是论名声还是论功绩,除了始皇帝大家其实都不差,唯独李隆基是一手创造了大唐盛世又将其覆灭的,加上此人堪称败坏的道德品质,朱棣难以想象什么样的皇帝能比他更烂。
    但其他人倒没有这么想。
    而后朱标又补充道:
    这件事,他们之前上课也都听过,当时朱元璋的反应非常大,还一直嘟囔着回去之后要把朱棣给打一顿。
    他看向朱棣,学着之前宋慎介绍新同学的样子,很友好地笑了一下:
    “永乐皇帝朱棣是吗?幸会,我是汉初三杰里的张良,张子房。”
    朱棣摸不着头脑,但他谨记朱标的提醒,学着李世民的样子恭恭敬敬地起身,拱手道:
    “先生,朕……啊不,我,我来自永乐二年。”
    朱棣面色瞬间白了两个度。
    这会儿怎么直接有人开始针对起自己了?!
    “要说他心狠手辣,建文元年时朱棣的三个儿子都在应天府,他明明可以挟持做人质,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放了回去。”
    “若即位的人是朱标,别说朱棣,有谁会造反?”
    “救火的同时,他们也去搜寻了建文帝的下落,才发现宫里确实有密道,应当只有正常即位的皇帝才会得知,而我是不知道的。我手下的将士们沿着密道一路追查,在鸡鸣寺附近找到了建文帝,他一直求饶,我也不落忍,便叫他落发为僧,给了些盘缠让他此后不要再露面了。”
    朱标很诚恳地说:
    “有些事情我可以后面跟他再解释,不过之前跟刘彻说过一次,应该比我有经验一些,能不能劳烦你帮我一起跟他说明缘由?”
    “朱元璋怎么这么好的命,两个儿子都这么有出息啊?”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特意偷瞄了一眼嬴政的表情,见他是真的艳羡感慨而非讥讽,才默默将目光又收了回去。
    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或许是惦记着之前朱元璋给提的馊主意,或是单纯不想让这嘴贱的家伙好过,李世民突然举起手来。
    凭啥啊!
    …………
    这一安慰,朱棣脑门上的汗都快止不住了。
    宋慎有点诧异,但还是隔空点了点他的方向:
    “李世民同学,你有什么问题?”
    难不成这货让大明亡国了?!
    上课铃声一响,办公室通往阶梯教室的门也准时打开,宋慎从里面悠然走了出来。
    朱标坐在他旁边,低声安慰道:
    “没事,李世民不是冲你来的,爹他那个嘴得罪太多人了,虽然不至于有大麻烦,但这班上所有人应该都想看他吃瘪。”
    讲解的时间过得倒是很快。
    不过这也不影响,毕竟朱棣不是唐明皇,永乐年间也没有什么比较明显的分界线,这个虚拟意识具体来自哪一年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
    要说威严,朱元璋不缺,但朱棣这些兄弟们只会同时将“敬爱”这个东西放在朱标身上。
    自己家的太孙……是这样子的?!
    他眼底燃起了几近实质性的火苗。
    “现在这个情况就是……”
    “都是篡位,人家朱标和朱棣多和气?”
    “因为我本人也是通过史料来判断,所以我想问问,当时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还有机会能见到二十岁的大哥。
    宋慎微微挑眉。
    不安慰还好。
    张良。
    “那我得先问清楚,朱棣同学,你来自永乐那一年,或者,是建文哪一年?”
    “不能说狠……”
    那已经不能叫做人,那他娘的是畜生。
    “但朱允仅仅在位四年,便被朱棣靖难造反成功――说到这里,有个问题我一直很好奇,正好见到了正主,我也想问问。”
    “同学们好,我在里头看的时候发现你们已经自己交流了一段时间,这一次,应该就不需要我多介绍什么了吧?”
    “先生,听您先前说过,那郑和下西洋的事情是发生在永乐年间的,正好,如今这位新同学,也就是永乐帝朱棣本人就在这里,不如多说说永乐年间的事情?”
    李世民站起身来,感觉自己身上都快被朱家人的眼刀子给扎穿了,但他岿然不动,仍旧面不改色道:
    十分钟,眨眼就过去了。
    他不知道现实世界里的朱棣到底成了什么样子,或许现实世界里朱标可以心平气和地跟朱棣讲清楚情况,但现在朱标身为大哥,对着比自己大那么多的四弟,有些事情很难说出口也很正常。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什么样的人,看过史书的心里大概都有数,可是从张良这个态度上看,似乎那劳什子明英宗朱祁镇比李隆基还要烂。
    而后,朱标拉着这个比自己年纪还要大一倍的四弟,走向了――
    问明白后,宋慎顿了顿才接着道:
    “其实,不管是史料记载,还是我本人的看法,都认为朱棣造反是必然的。”
    正是因此,朱元璋才很确信,假如自己驾崩后即位的人是朱标,那么即使有再多藩王、得到了再多权力,他们也绝对不会造了朱标的反。
    他们有点不能理解这件事。
    “就算不是他,也有可能是其他藩王。”
    “如果你不想让十七八岁的自己继续被这样打,那你最好在爹面前表现好一点。”
    张良的表情略有些微妙。
    可不等朱棣回忆完毕,讲台上的宋慎已经笑了。
    好一顿讲述之后,张良总算是差不多讲明白了。
    “你要是能让他找回场子,洪武十年的那个你就没事。若是相反,你让他丢了人……唉,保重吧。”
    朱棣看着大哥年轻且严肃的面容,呆愣了好一会儿。
    都说长兄如父,朱元璋以前忙着在外征战、处理朝政的时候,都是朱标在代替他教管底下的弟弟妹妹,马皇后有时也会生气想揍孩子,而只要不是那么严重的事情,要么朱标给拦住了,要么他甚至直接替兄弟姐妹们受过,替他们挨打。
    好半天,朱棣才回过神,慌忙点头:
    “明白明白,大哥我明白你意思了,你放心,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肯定不会搞砸的。”
    宋慎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始皇帝想弄死秦二世,那是理所应当的。而李世民虽然没听说李治做过什么荒唐事,可单单儿子勾搭自己后妃这一件事,就足够让任何一个皇帝火冒三丈了。
    嬴政难得跟李世民坐在一起,感慨道:
    “李世民,若朕见到胡亥,你见到你儿子李治,能这么平心静气地跟他们讲话吗?”
    “嘶……”
    刚好正主就在这里,他也刚好问问,满足一下自己对野史的八卦好奇心嘛!
    朱棣卡了个壳,没想到先生的第一个问题竟然就如此刁钻。
    刚即位,倒是没有什么太值得说的地方。
    “退一万步说,哪怕朱棣本来就篡位造反了,可是看先生以往谈起他的时候都没怎么说过他不好,说明朱棣当皇帝也当得不错。”
    他刚刚还琢磨着自己该怎么听大哥的话,把这第一堂课给混过去,让先生对自己有个好印象……
    “因为朱允实在是太着急,也太狠了。”
    他感觉到身边朱元璋阴寒无比的视线,似乎只要自己敢残害亲侄,父皇就敢在课上直接动手……朱棣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除我之外,这教室里还有诸多朝代的帝王将相,那边是始皇帝嬴政、上将军蒙恬,这边是汉武帝刘彻,另一头是唐太宗和他的四个臣子,后排那两个是被大家孤立的唐玄宗和明英宗――对了,明英宗是你的太孙,也就是你孙子的儿子,你父亲已经揍过了,等会儿你记得再揍一遍。”
    朱标也很清楚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他沉默着点了点头,往前两步,将朱棣给扶了起来。
    当皇帝,狠,很正常,不狠坐不稳江山。
    仁慈也正常,人心都是肉做的。
    但是又狠又软的,还真他娘的没见过……这什么新品种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