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人都是齐天圣(下)
作者:天地玄黄悟道   从一人之下开始科学修行最新章节     
    禅银纱直指问题本质。
    “炁,又被称之为先天一炁,人类能够获得生命,并拥有能够思考的灵魂、意识,皆是源于这先天一炁,而你所说的那些超凡者,就是或天生,或通过后天锻炼,能够感知先天一炁、并对炁进行练习掌控的人群。”
    “而先天一炁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逝,也就是说,对这一道修炼有成的人,能够感知到自身的寿命情况,只要先天一炁散光了,哪怕身强还硬朗,也会死去。”
    “即,练炁有成的高人,能够感应到自身寿命的大限,而想要活的久一点,便是利用某些手段,减缓先天一炁的流逝。”
    说到这儿,禅银纱停顿了一会儿,淡淡的说道:“但是,这只是异人自己的说法,从古流传下来,至今都没有变过。”
    “现代科技的出现,更是使得一大部分通过练炁而修炼出来的功夫,或者说异能的作用,成为了笑话。”
    “修行,也要与时俱进,若是用科学的手段去研究、去探查,我们或许在未来必然能够发现先天一炁与寿命之间的本质。”
    “可惜的是,目前的科技还没有发展到那种阶段,而且异人们那强大的个人实力,以及数量较为庞大的群体,也容不得他们会真正心甘情愿的配合实验,且鉴于对人权的尊重,相关的部门也不会轻易下手······”
    “这些暂且不说,说回西游记,全真一派对西游的解读,乃是练炁的理论指导,我们练不了炁,知道那道理,也就图个新鲜、长个见识,自然而言,西游记能够带给我们普通人的价值,也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修心故事。”
    “孙悟空,天生地长的一颗心,我们这些不能练炁的凡人,也只会、也只能将这只心猿当做主角,而不是那浑浑噩噩的‘懵懂元神’唐三藏,
    我们当不了神仙,只能做那一颗会因外物而沾染各种缺陷的心,刚出生时,无拘无束,乐享天真,生出了求道之心,放弃猴王之位,去往了更繁华的人间,不为尘世所迷,一心求个长生,而获得了长生、学得了大本事之后,就生出了狂妄之心,然后,犯错,再然后,便是改错、赎罪,一路上与自己心灵上的污秽、缺陷等化作的妖魔斗争——
    该灭除的灭除,该收心的收心,作者也巧妙的将八十一难中的各类妖怪安排了不同的命运,被心猿灭杀、被仙佛收走,
    如此,经过修行,使得心灵逐渐圆满,然后,成就了【斗!战!胜!】之佛。”
    “总而言之,以我们这些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待西游记,这就是一场纯粹无瑕的心灵沾染了各种污秽、然后洗净污秽,最后重归本性圆满的故事。”
    “如来佛祖在镇压孙悟空之前,曾说过: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孙悟空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在去往灵台方寸山之前,他已然经历过南赡部洲的繁华,但却是: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礼儿就罢了。”
    “而他在学会本事之后,就卖弄本事,生出了狂傲之心,倘若这时候若是有人骂他,他必然恼羞成怒;若是打他,他必然赏对方一记脑瓜崩裂拳。”
    孙明笑了,觉得这师父也挺幽默。
    “很有意思,对吧?但这就是芸芸众生之中,普遍的人之常情呀。”
    禅银纱也笑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儿绝大多数的人,哪怕在性格上更倾向于猪八戒,但内心都向往成为那只猴子,而不是猪八戒、沙和尚又或者唐三藏的原因。这猴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幻想代表,西游的作者在这一个角度上,巧妙的描述了一个老老实实的普通人在突然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力量之后的心态变化,又巧妙的给他安排了一场找回最初本心的修行之路。”
    “当然,其实书中描述的孙悟空还算好了,倘若真是一个普通人获得了力量,八成要成为祖宗人。”
    孙明哈哈:“师父也看《黑袍纠察队》?”
    禅银纱耸耸肩,自然而然的说道:“我不是说过了吗?修行也要与时俱进,流行文化,我还是要知道一些,否则就与年轻人有代沟了,而且我的年龄也不大,也就二十九。”
    “师父倒是真性情。”孙明好奇地眨了眨眼睛,“我倒是觉得师父才十八岁左右。”
    禅银纱莞尔,继续说道:“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小时候,只关注孙悟空的力量,进入社会,则是会有其他的感受,比如,孙悟空变得圆滑了,懂得了人情世故,而到了老年呢,又有了另外一番理解,意识到孙悟空成了斗战胜佛,才算是找回了本来面目,即:真正拥有了与那一身通天力量、无边法力相对应的心性,这也是为什么在到达西天境内之后,他再次去往地府,周身的神光一照,枉死城中鬼超生。”
    “还有两个例子可以作证:金角银角与红孩儿,这两难的套路几乎一致,孙悟空拥有担山之力,但因为时代的某些必须考量的客观因素存在,其作者绝不敢写他能够担起泰山。而在面对红孩儿的时候,孙悟空去求观音菩萨,却无法拿起有一海之水的玉净瓶。”
    “书中给出的故事逻辑,是孙悟空的法力不如观音菩萨,又或者给读者遐想,可能需要默念什么口诀之类,毕竟观音菩萨之后也担心孙悟空将玉净瓶从龙女手头骗走。”
    “但从修心的角度来说,代表心的孙悟空,拥有担山之力,证明心灵有了高度,即见多识广,神通广大。
    但没有架海之能,便说明心灵还没有广度,不宽阔,即便神通广大,也只图自身修持,不理人间疾苦。
    孙悟空在红孩儿这一难的表现,看着很有戏剧成分,变化牛魔王,占红孩儿的便宜,但实际上,就是他性格上还有着爱占小便宜的缺陷。”
    “这世上,人人都可以是孙悟空,也都可以是齐天大圣,但能够最终走过八十一难,修成正果,成为斗战胜佛者,少之又少。”
    孙明耸耸肩,歪嘴道:“可这也没办法呀,生活所困,再说了,这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乃是一道精致的灰。”
    禅银纱的面色严肃了起来,吓得孙明立马闭嘴。
    “你说错了。”
    禅银纱却又突然笑了,“这世界,怎么会是灰色?明明是五彩缤纷的绚烂!对比这几十年来的人口增长,怎能说这世道是精致的灰?”
    “我建议你看下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以黑色眼眸,找寻光明么?
    孙明若有所思,点点头,道:“我会看的,师父。”
    “大道理,人人都能够说上几句,但是不是真的懂,还得你自己亲自去这人间真正的走一遭。”
    禅银纱结束了教导,缓缓起身,示意孙明跟上,道:“跟我来,我传你一套能够促进身体发育的睡觉方法,只要吃好养好,这也是能够提升体能的最好方式。”
    顿时,孙明来了兴趣。
    然后,跟着禅银纱来到了她的卧房。
    这儿的空间不大,只有二十平,摆着一张床,一个衣柜,一个梳妆台,就别无他物,给孙明的第一印象,只有两个字:拥挤。
    但随后就又生出一种宽敞的感觉,毕竟那张床是真的大。
    “师父,你该不会带我练欢喜禅吧?”
    “砰!”
    刚问出这话,孙明就感觉脑门一疼,而禅银纱已然缩回了手,速度之快,连衣襟都好似未动过:“那种事,对于你来说,还太早了点。”
    “是是是,师父说的对,与普通动物不一样,人会克制欲望,所以——”
    孙明揉了揉脑门,谄媚的问道:“师父要教我什么?”
    “养体大摊尸法。”
    禅银纱说罢,对孙明问道,“这一点,你应该从欧利德那儿听说了吧?他教苏劫的,也是这个,乃是静态冥想之一,只不过他是要求苏劫在睡觉时,双腿、双臂都摊开,宛如五马分尸,心头也是这般观想,以此刺激神经、肌肉,促进脑垂体、甲状腺、胸腺、松果体和肾上腺等内分泌腺分泌相应的人体激素,以此促进人体发育。”
    “但观想五马分尸,不适合你,已然意识到本心的你,在观想的时候,说不定会将那‘五马’给倒拽地精疲力软,那样一样,观想就没用了,大摊尸法对你的身体成长的效率也会少很多,因此,伱需要守住那心猿,拴住意马,也就是端坐莲台,藏精纳神。”
    说话间,禅银纱便让孙明躺下,摆正身姿,闭上双目,双腿、双臂摊开,但却不是如同五马分尸那般夸张,而是比较正常那种仰卧睡姿。
    而后,禅银纱也不口述什么秘诀之类,而是描述着【一位菩萨,端坐莲台,遥望竹林外,那儿是人间】的红尘场景,并让孙明想象出来。
    两世为人的孙明本就比常人聪慧,也更容易集中精神,只是听着描述,就想象出了自己端坐莲台的场景,然后回忆起了前世人生,不由沉沉睡去。
    见孙明睡着了,禅银纱也诧异,随即笑道:“倒也厉害,一般而言,集中精神的人,可很难睡着,现在他却是睡去了,想来是多年练炁不成,也养出了那习惯,如今换上了这大摊尸的呼吸,倒也融洽。”
    “说不得,我真能教出一位能够将异人界闹个天翻地覆的齐天圣出来······”
    走到窗边,禅银纱观望:
    窗外车水马龙,喧扰不止。
    床上孙明酣睡,恬静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