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献宝
作者:海蓝不见金   重回1992小木匠最新章节     
    酒足饭饱之后,陈安邦给父亲、姐夫和表弟一人泡了一碗盖碗茶,茶叶就是用的本地现炒的条青,虽然不是什么名贵品种,但是胜在用料很足,热气的氤氲之下,也颇有几分茶叶的香气袭来。
    陈安邦家里一进门便是堂屋,整个房子的地势是北高南低,堂屋这边找平了一下,厨房在堂屋的正南方,比堂屋的地势要低个一米左右水平,整了个错层一般,还要走几步台阶才能上来。
    进门正对是一条走廊,走廊北边是三间屋子,最里边还有一扇后门,后门靠着村里的板车路,平日里大家都从前门出入,若是干农活什么的需要搬东西,还是从后门出入方便。
    这时候天气炎热,前后门都敞开着,有一丝微弱的穿堂风可以从前后门经过,男人们离开饭桌坐在走廊里乘凉,郝金花则带着陈安萍继续在厨房忙碌,两个外甥吃完饭就跑了,估计是去村子里谁家去玩耍去了。
    陈正华坐了一会就起身了,他身体不太好,酒足饭饱之后有些困意,今天来的都是实在亲戚又都是小辈,他也就懒得陪客了,从堂屋拿了把蒲扇,与三人点了个头就回房间了。
    陈安邦则继续和姐夫及表弟闲聊,因为现在马上要收早稻了,收完早稻又要马上插晚稻秧,所以他们都想等插完晚稻再回去,陈安邦本来是想带他们一起去滨城的,毕竟早去一天就早挣钱,但是后来一想各家的劳动力都不在家,到时“抢收抢种”这个双抢可能不太好搞,于是就答应了他们,让他们搞完“双抢”再过去吧,不过那样差不多要到阳历八月份了,现在才七月初,陈安邦可在家待不了那么久。
    “这样吧,爱华,明天你抽空过来帮我家翻修一下房子上的盖瓦,我再在家里待两天就回滨城了,你们村里有合适的学徒你人也帮我留意一下,最好是不用在家搞双抢的,到时候跟我一起过去。”陈安邦对表弟何爱华吩咐道。
    “这个没问题,表哥,我明天一大早就过来。”何爱华从小就喜欢跟着陈安邦,两人年纪相仿,一直都是同学,陈安邦初中辍学之后,何爱华一直读到了初中毕业,最后是因为没考上高中才回到家里子承父业学了泥瓦工。
    “安邦,那你后天去我家吃饭吧,正好我要是有合适的学徒也叫到家里让你看看。”姐夫李新年说道。
    “那行,我后天去你家吃中午饭,不用太麻烦,简单几个家常菜就好,主要是看看学徒行不行。然后下午回来,爱华你这边下午也把人给我带过来看一下。”陈安邦两边都交待一下,这个时期的学徒好找,但是初中或者高中毕业家里又没有合适安排的不多,有没有愿意来当学徒这个陈安邦还真不太清楚,不过毕竟自己给了那么高的工资,人应该是会有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好苗子。
    而在村子里的另一户人家,许多孩子围着一台收录机坐着,里面放得磁带正是陈安邦的那张专辑【大城小爱】,只听一首歌的旋律缓缓结束,“嗒”的一声磁带结束了转动,这是老款的收录机,需要人工翻面,新款的就不用这么麻烦而是可以ab面自动翻转了。
    离得近的孩子伸手把收录机打开,把磁带转个面,正准备放进去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上面的文字,有些惊奇地连连对旁边的孩子招手:“宇清、宇宁,你们快来看,上面这个第一支歌的演唱者和你舅舅一个名字诶。”
    “真的吗?”俩孩子一起挤过去看西洋景,其他小孩子也凑热闹一起围了上来。
    “哪呢?哪呢?”
    “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一群人吵得不亦乐乎,这个时期的小孩子也争强好胜得很,尤其是附近几个村子姓氏各不相同,陈、李、郝虽然是本地大姓,但是各个村落相差无几,甚至袁、何、徐、帅等姓氏还有大一点的村落,各个村落和各个姓氏之间有点小摩擦真是再正常不过了,毕竟都守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蛋糕就那么大,谁都想多吃一口,肯定有吃得少了的,所以争斗在所难免。
    陈安邦就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与李姓的同学聊天时说到正月初七时陈氏太子菩萨出行要去放鞭的事情,李姓同学说他们村也是,一旁的郝姓同学也在那点头附和,被陈安邦与李姓同学一顿嘲讽,你们老郝家连个皇帝都没有,哪里来的太子?
    李姓同学最后还补刀说,我们做清明时举得龙旗都是三角旗,你们姓郝的不行,你们只能打四方旗,最后两人险些动起手来。
    这拔小孩子正是好强的时候,现场的基本都是姓陈的孩子,唯二两个还是陈家的外甥,所以隐隐也被当成自己人看待,大家都争着看磁带中间上面的文字介绍【小芳】陈安邦,随后在大家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磁带被放到收录机中,大家都想听一听【小芳】这首歌到底好不好听。
    “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不忘怀。。。。。。”
    陈安邦几人正在闲聊,俩外甥唱着歌就回来了,陈安邦正要说这俩孩子还挺乖的,知道自己回家,话还没说呢,就见姐姐陈安萍从后面转进门来,手上还拿着一枝带着叶子的黄荆枝桠。
    黄荆是华夏南方常见的一种灌木,绿色叶子开紫色的小花,非常难成材,几十年可能也就能长到手指头粗细,但是生命力很顽强,一般村落旁边都会生长,新生枝桠非常便于家长们就地取材,烹饪本地着名家庭辅导菜肴“黄荆下面”,是当地妇女同志教育孩子的好帮手。
    “这两个皮猴子,天都快黑了也不知道回家,还赖在人家潘大姐家听歌。”陈安萍把手中的黄荆枝桠扔到厨房的柴火垛上,一边扑楞着身上的衣服说道。
    “舅舅,今天听到一首歌叫【小芳】,那个演唱者和你的名字一样诶。”小外甥李宇宁像献宝似地跟陈安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