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电路设计
作者:海蓝不见金   重回1992小木匠最新章节     
    与小徒弟陈安民谈妥了股份的转让和让他出任法人代表的事情,虽然有一点让陈安民作为背锅侯选人的嫌疑,不过陈安邦还是在内心劝慰自己只要公司守法经营,应该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陈安民来背锅,不过每个月都给他开一份法人代表的工资补助,虽然钱不多,但是也算聊表寸心吧。
    考虑到今天木工还有一些收尾的活,陈安邦交待陈安民和严红军两人,等到明天把工地细节对照施工图纸再检查一遍,没有问题明天就可以从工地撤人了,明天的工资照付,另外陈安邦让陈安民和严红军俩人都把记功本拿出来,核计一下目前的施工工程项目总共用工多少,如果后期有需要木工安装的工费另算。
    差不多两个礼拜左右的活计,因为有一部分晚上加班的工程,加上陈安民的工资,整体木工的人工费差不多在1500元左右,再加上大白工人的500元人工费,就算后期有些安装与维修,人工费的成本也不会超过3000元,这个时期的工程利润点还是相当可观的,难怪许多学校都愿意盖楼搞装修。
    交待陈安民明天还要在工地与大白汪师傅继续合作,留陈安民在工地除了工地材料的安全之外,陈安民还负责对接各个工人与学校方面比如食堂或者有老师来看工地等情况,而严红军则可以明天回椒房,陈安邦让他下午到金家街76号院等他拿工资。
    吩咐完这些之后陈安邦就回金家街了,明天银行办不了支票业务,那么支票还得在包里再放一天,现在自己有账户了,支票就不用借用市场那些商户的账户了,当然如果在他们家有大批材料购买的话,直接拿支票去人家也是愿意接受的。
    第二天一早,陈安邦就带着马爱民直奔侯一小区,现场的砌墙工程已经结束,包括门口的马葫芦窖井都已经砌好,就差个马葫芦盖和通下水管了,正好水工钱师傅今天过来,陈安邦与他碰一下具体的施工细节,包括上下水和暖气管道。
    上水管目前只有开泰管最好施工,要不然就是镀锌铁管,铁管的毛病一是施工难度大,二是容易生水锈,再就是不美观,所以陈安邦建议客户选用开泰管,哪怕造价稍微高一些陈安邦也愿意,毕竟开泰管就是前后两个接头处维护好就可以了。
    暖气改造现在一般都是通过锅炉房,因为现在不是供暖期,所以暖气是可以改动的,只不过没有分户,所以改完了以后没法试压,如果用户自己改造,很有可能在试压的时候造成漏水,就算陈安邦这处工地是一楼不会影响别人,但是新装修的房子谁也不想漏水,所以暖气改造还是让老张大爷通知的锅炉房。
    电工刘师傅今天也到了现场,跟着陈安邦里外看了一圈,因为房主张大爷在现场,所以刘刚也只是将大致的材料算了一下,到张大爷去找锅炉房来人的时候,刘刚与陈安邦商量了一下大致的价格,清包工四百元,包工包料一千元。
    虽然侯一小区这间房子不大,但是陈安邦的要求并不低,所以造成比二十中学音乐教室的造价还要高的情况,在现在许多房子还在用闸刀的时候,陈安邦就要求刘刚用空气开关来控制电路,这让刘刚不禁对陈安邦刮目相看,不过为难的是陈安邦要求的那些牌子的空气开关市面上都没有,市面上有的基本上都是小鼻子那边过来的一些,所以陈安邦只有勉强接受了。
    张大爷家的电路陈安邦设计五个回路,每个回路都有单独的空气开关控制,老张大爷退休之前也是工厂的工程师,一听陈安邦的这个设计不禁赞不绝口,陈安邦将室内照明、普通电器、厨房电器、空调、热水器都设计成单独的回路,接驳入户的主线也设计成bv6平方的主线,虽然现在单元楼入户的主线只有4平方,但是陈安邦说以后城市改造肯定会拓展入户线路的,现在改好了下次改造里室内就不需要改动了。
    城市的建设发展总是比较快的,尤其是滨城这样的沿海开放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滨城加强了与日韩等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在东北经济中始终处于桥头堡的领先位置,所以滨城的城市改造也在一波波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侯一小区这边敲定好水电路的施工细节之后,陈安邦与水工钱师傅和电工刘师傅分别打个招呼就走了,中间张大爷还留陈安邦一会一起吃个饭,但是被陈安邦婉拒了,有时候客户太热情也不好,毕竟吃人嘴短,到时候人家让你多干点活,你就发现吃的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钱。
    陈安邦走到华北路上,找了家公用电话,给张小敏打了个电话,张小敏问陈安邦都这个时间了,要不就吃完饭再去吧,陈安邦一看时间,也差不多十二点钟了,一般十二点到一点之间是滨城默认的午休时间,就算去到铁路文化宫说不定也找不到人,于是陈安邦说那就一点半左右到铁路文化宫。
    放下电话一看,三分钟零二秒,市话收费是三分钟4毛钱,超时之后一分钟两毛钱,陈安邦付一块钱之后,店主找了陈安邦四枚一角的硬币,陈安邦一看店里没有什么小吃的东西,连个卖茶叶蛋的电饭锅都没有,活该你不挣钱,陈安邦抖了抖手中的硬币摇着脑袋走了。
    顺着华北路往前走,没多大功夫就走到香工街附近了,再往前走就是沙河口火车站了,从这里左拐下去就是香炉礁桥,沙河口火车站这边一个火车桥洞,香炉礁桥下一个火车桥洞,基本上进入市内都要从这两个口子出入,在战争年代这就是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
    陈安邦有时觉得滨城的犯罪率相对较低除了人的素质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在滨城流动作案的机率很小,以前看报纸看到中原某某案犯流窜数省市,在滨城根本没有这个可能,只要出了什么问题,直接几大路口一设卡基本上罪犯是插翅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