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站在风口的猪
作者:海蓝不见金   重回1992小木匠最新章节     
    “陈老师,人家跟您说正经的呢!”张小敏假装嗔怒的瞪了陈安邦一眼。
    “哦,您说。”陈安邦正襟危坐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陈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您看现在二十中学这边工地也不是太忙了,王亮那边的委托也算是基本完成了,您看您要是方便的话帮我把作品完成一下,要是这两个月之内能够发行的话,说不定可以用新作品上服装节的舞台。”涉及到自己能否登上服装节舞台,张小敏也不想藏着掖着了,只要拿到作品立马发动家里的资源,起码首先在东北地区的电台把作品支楞起来,这个时期听广播的人数不少,只要有流行度她就可以运作上服装节。
    “这么看来张老师对于登上服装节舞台是势在必行啊!”陈安邦饶有趣味的看了张小敏一眼说了这么一句话。
    “实话跟您说了吧,我家里有点关系,如果正常的话会以团体的方式登上服装节舞台,但是如果我自己有代表作的话,那么家里的关系能够帮我运作到更好的位置,合唱或者独唱也不是没有可能,关键还要看作品硬不硬。”对于陈安邦这样的外地人,说实在的张小敏是有一些天然优越感的,怎么说呢,就像后世的华夏国人看待非洲朋友一样,再怎么平易近人,大家看待非洲朋友都有一种天朝上国的优越感,这种东西是骨子里的,哪怕社交礼仪让人礼貌的掩饰都会多多少少流露一些出来的。
    登上服装节舞台,陈安邦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重生回来已经快两个月了,事业上却并没有太多的发展,除了对这个时代有一些不适应之外,地位上的落差还是让陈安邦有些手足无措。
    重生之前陈安邦已经在滨城打拼了二十多年,可以算是半个土着,后来虽然落魄了,但是有些关系还在,只要发动主观能动性,想要办什么事情还是有路子的,不要说什么办事靠流程,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选人用人都是熟悉的人里面挑能耐的,能耐的人里面挑熟悉的,没有人脉办事和托人办事效率不可相提并论。
    如果自己也能够登上服装节舞台,那么对于自己在滨城的生意会有很大的帮助,起码去一些单位不办事不会出现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了,而且如果自己的生意向周边扩展也会减少许多阻力,而这一切能不能成行就要靠对面的这位女郎了。
    “张小姐,如果我这个月给你作品,那么我们的作品下个月能不能够发行?你给我一个实在的答复,还有如果我的作品传唱度够高的话,能不能帮忙运作上服装节的舞台?”陈安邦盯着张小敏的眼睛,用虽然低沉但清晰的话语询问道。
    张小敏转头看了一下店里,今天是周六店里顾客并不多,再加上后厨里爆锅和烹炸食物的声音所以没人在意二人的交谈,“发行这方面我想想办法应该可以,不过这样可能也需要您出点费用,毕竟打点人情什么的都要花钱,出版号之类的关节都需要走动,至于能不能上服装节舞台我不敢给保证,不过我想如果您的《小芳》在本地火了的话,那么本地的组委会知道您的存在,十有八九会邀请您参加,毕竟您这样也算是本地歌手,而且费用也比从外地邀请要实在。”
    对于参加服装节晚会来说,重要的是参加者的知名度提升,至于费用陈安邦估计不会比参加春晚高多少,毕竟陈安邦这种本地歌手,邀请费过高反而不一定是好事,听张小敏说了大概的事情,陈安邦点头答应了,看张小敏欲言又止的样子,陈安邦问她是不是很好奇自己为什么突然之间想参加服装节晚会?
    张小敏先是摇了摇头,后来又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不知道您突然之间的想法是什么,不过我想您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如果您觉得方便就说出来听一听,要是不方便的话也没关系,只要您按照约定创作出我要的作品,我这边就会按照约定履行的。”
    张小敏原本预估的是自己找渠道发行,现在一想到时候陈安邦和王亮肯定也要录制发行,大不了仨人的事情一起办了,王亮他爸王洪兵那边也有一定的人脉和路子,而且他们是体制内的某些路子可能更熟悉一些,至于费用的话陈安邦完全负担得起,不说以后的版权收入,就是现在卖歌的收入都够支付的了,反倒是陈安邦的动机张小敏有些猜不透,她是有些好奇这个外地青年的努力奋斗目标是什么,即使她也知道有些目标是很难靠奋斗就可以到达的,当然她不觉得陈安邦可以看到那么深远的问题,但是她也并不排斥陈安邦的努力奋斗,毕竟谁都喜欢自己有一个这样积极向上的朋友。
    “我的出身张小姐你可能了解一二,是一个穷困的农村子弟,为了让家里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我和伙伴们千里奔波来到滨城,我们从事的虽然不是说什么低档的职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涌入的越来越多,我们都会冠上同一个名头:盲流!”陈安邦用轻快的语气说着并不轻快的话题,虽然不想说出这个尴尬的事实,但是事实是不会改变的,你上车家村那民工等活的集散市场去看一看就知道了,毕竟在90年春晚宋丹丹就表演了小品《超生游击队》了,已经有媒体称呼这些外来的农民工为盲流了,而且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带来城市管理的困难,暂住证制度应运而生,所有的无证者都被当成无业游民而强制收留,有的还要通过体力劳动来挣钱换取食宿。
    “其实我本来是想在滨城只做装修行业的,但是我想注册一个装修公司发现比较困难,而且我还想做加工厂,生产车间等一系列批准流程也比较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我是一个外地人,而且是一个没有什么根基的外地人,如果是外地的富商来投资,我相信滨城方面肯定是会帮忙解决一系列问题的,但是对于我这样的农民工,滨城方面不可能有人会抽出来那个时间来陪我闲聊,这不是说他们不作为,而是双方的地位不对等。”陈安邦说完看了张小敏一眼,张小敏虽然是个女生,但是毕竟生长在体制内家庭,有些事情还是能看明白的。
    “所以我必需提高我的社会地位,如此才能在滨城拿到更好的资源,才可以把我的生意壮大而不被人作嫁衣,如果我没有社会地位,那么我努力发展我的生意,发展的越好就越像小儿持金过闹市,形形色色的牛鬼蛇神都会上来咬你一口喝血吃肉,想要过得安稳反而是小打小闹更稳妥一些,但是我并不想就这么碌碌无为的虚度一生!张老师,读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吧!我不想到了年老时会为今年没有拼搏而后悔,所以趁着年青能奋斗我就要拼一把,遇到有合适的机缘我要抓住,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我相信只要站对了风口,哪怕是一只猪也能够飞上天!即使掉下来的时候那只猪可能会摔得粉身碎骨,但是毕竟它曾经飞上过青天!”
    张小敏听得有些痴了,考虑到店里人多嘴杂所以陈安邦的声音并不高亢,但是听在张小敏的耳中却有如黄钟大吕振人心弦,张小敏甚至从这并不算慷慨激昂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丝战意,从小的时候张小敏就是别人口中的“小公主”,从小到大没有为过吃穿生活发过愁,虽然挣钱不多,但是花钱的地方也不多,所以生活过得有些太平稳了,突然陈安邦这么一番话语听下来,张小敏居然有些自我羞愧,“我是不是有些糟蹋了自己的资源了,我原本可以发展得更好一些”。
    “那陈老师您的打算还是放在生意上?”张小敏振作了一下精神,问了陈安邦一个问题,如果陈安邦只是为了提高社会地位,那么他有一首作品护身就可以了,再多他就算是踏入歌坛了,那么势必就会影响到张小敏的资源,张小敏虽然年轻但是并不白痴,所以一下子就抓住问题的关键。
    “是的,我觉得做工程是我的强项,尤其是装修一系列的工程,如果张老师有兴趣的话,我们也可以合作开一家公司。”陈安邦隐约听说张小敏在教育系统有路子,如果可以和她合作的话,那么可以承包一系列学校的工程,尤其是许多学校的窗户现在还是铁框或木框窗户,过几年滨城就会启动大规模的铁框木框换铝合金窗户的工程,如果能够把这批工程拿到一部分,不往多了说,挣个第一桶金是没有问题的。
    “我?你觉得我行吗?再说我家里其实也没有多少钱入股啊!”对于陈安邦的工程质量就目前来看张小敏还是放心的,而且她觉得只要自己不掏多少钱出来,那么就算是被骗也没有多大的损失,其实陈安邦在意的是她的人脉,对于钱方面真没抱太大希望,但是张小敏一分钱不出也是不太好,所以陈安邦决定少少要一点意思意思。
    陈安邦说道:“我刚刚注册了一家装修公司,本来是没有本地人在内就需要资金担保的,我都已经找人借资金担保过了,因为公司合伙需要两个人,现在是让我徒弟挂名的股东,那么我们回头操作一下,我把他的那5%的股份转让给你,我再转15%给你,咱们二八分账,你只要付我一万现金的入股费就好。”
    “也就是说你这个公司现在估值是五万?”张小敏问道。
    “是的,注册资金五万元,差不多就算估值五万块吧,当然这是鉴于公司刚开业,以后是不可能有这个价格了。”
    “那好!我也豁出去了,我就出一万块买你20%的股份,到了年底咱们二八分账。不过如果陈老师你有灵感或者我这边有需要,陈老师你还是要帮我想想办法。”张小敏觉得可以和陈安邦加强联络,能够一起做生意当然是一个好的开始,毕竟就她来看二十中学那个音乐教室项目陈安邦肯定是挣钱的,工程项目4万多块钱,张小敏估计陈安邦少说挣了四五千块,要不然他不会看不上王洪兵出的那五千块钱的买歌费。
    “既然大家是生意伙伴了,那么也不要叫我陈老师了,叫我陈安邦就好。”陈安邦笑着说了一句。
    “那好吧,那你也不要叫我张老师,叫我张小敏或者小敏都可以,对了,还不知道咱俩谁年纪大呢?”张小敏心想就当是交个朋友吧,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一万块就当投资陈安邦这个人了,其实张家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张小敏有自己的私房钱,向陈安邦买歌的费用可以找家里要,投资的钱自己出就好了,要不然家里到时候又是这个那个的说个不停,所以张小敏想好了,就从自己的小金库里出这个钱,分红就当年底的利息了,实在没了就当打水漂听响了或者买歌的费用上涨了。
    “我是71年的,属猪。算命先生说我命中双猪到槽,一生衣食无忧!”陈安邦略带玩笑的说道,其实也是侧面暗示张小敏,你放心好了你的钱不会白投入的,要不是为了捆绑住张小敏,陈安邦都不想让她投资了只要她出关系就好,但是人就是那样,太轻易得来的东西不会珍惜,而且只有好自己投钱了才会上心去跑路子找活干。
    “哎呀,好巧啊! 我也是71年的,你是几月的?”张小敏欣喜的问道,原本以为是位小哥哥,没想到有可能是小弟弟哦,总有一些女生总是喜欢当姐姐,张小敏就是这样的一个女生,因为她上学时年龄较小,几乎是全班最小的了,所以从小到大在学校里都是小妹妹,因为她是71年2月份的,所以当今天当姐姐的概率比较大,不由得让她有些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