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王亮试音
作者:海蓝不见金   重回1992小木匠最新章节     
    “陈老师,音响设备都准备好了,您看我先唱首什么歌?”因为听到陈安邦要为他量“声”定制歌曲,王亮心里居然还有那么一点点忐忑,好像刚参加工作要上台演出时那样紧张。
    “不要紧张。”陈安邦也放是看王亮有点拘谨,笑着说道:“平时怎么唱现在就怎么唱,想唱什么歌就唱什么歌,尽量把自己的特点展现出来就行。”
    可陈安邦越是让王亮随便唱,王亮越是不知道唱什么好,就像患了选择困难症似的,等在一旁看热闹的张小敏都有点着急了,对王亮说道:“要不就唱革命歌曲或者民歌吧,大部分人都会唱,基本上也都听过。”
    王亮说道:“革命歌曲也行哈,那唱哪一首呢?”
    陈安邦心想这哥们选择困难症还没好呢,有心让他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吧,怕他高音部分上不去,这样吧,陈安邦想了想说道:“《驼铃》会唱吗?”
    “《驼铃》会唱!”王亮肯定的点点头,毕竟驼铃是八十年代着名影片《戴手铐的旅客》主题曲,那个年代只要是影视歌曲基本上都家喻户晓。
    “好的,那你就简单唱一段吧。”陈安邦示意道。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想起驼铃声。。。。。。”王亮的歌声响了起来,与他说话时的音色略有不同,但是要说多有特点也谈不上,就是一普普通通的青年男声。
    一段唱完,王亮停了下来,眨巴眨巴眼睛等着陈安邦发话,陈安邦说道:“唱首欢快一点的吧,刚才的歌曲有点悲伤的感觉,现在来个欢快一点的,《黄河大合唱》或者《歌唱祖国》这样的都可以。”
    “那就《歌唱祖国》吧,《黄河大合唱》后面词记不起来了。”王亮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祖国》有第二国歌之称,后世经常在一些重大比赛的场合出现,基本上也是人人会唱耳熟能详。
    一曲唱罢,陈安邦对王亮的嗓音条件有了初步了解,他对王亮说道:“民族的也唱一个吧,唱个《敖包相会》。”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哟,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王亮唱到这里就停了下来,因为前几首都是唱一段就可以了,谁知道他这边刚放下话筒,一个女声就响了起来:“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哟,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哟,你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
    原来是张小敏看王亮在展示歌喉,也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后来再看陈安邦让王亮唱《敖包相会》这样男女对唱的歌曲,于是干脆自己也下场唱一下,让陈安邦对自己有所了解,指不定在王亮之后自己也可以定制一首歌曲,至于为什么对陈安邦一个半外行如此有信心,估计还是被陈安邦的自信和《小芳》的质量所打动吧,毕竟像陈安邦所说他们自小就耳濡目染音乐戏曲,拥有一定的创作才华也并非不可能,再说简谱也不是很难学,没看陈安邦找王洪兵要一架电子琴不就是为了回去翻译乐谱吗?可见陈安邦至少是懂乐器的。
    其实陈安邦哪里是懂什么乐器,但是他的音准很好,他可以尝试着在电子琴上调出曲调的音阶,到时候再记录在纸上,花点时间就能够翻录出简谱了。
    王亮的身材健硕魁梧,再加上圆润的脸庞和略带粗犷的长相,陈安邦觉得他来演唱《大花轿》就很合适,与火峰不能说长得非常想像,只能说是一模一样,到时候让他再剃个光头,perfect!
    陈安邦心内有了打算,但是明面上当然不会说出来,就是拖也会拖到一个礼拜,要不然让人觉得写一首歌太容易了,人家花钱花得也不痛快,要让客户觉得自己花的钱物有所值。
    而且陈安邦也看出来了,张小敏也有想要写一首歌的意思,那王亮这首就更不能快了,这样到张小敏这里还可以适当提一提价格和延长一下时间,毕竟灵感这玩意儿是有限度的,而且越到后来越贵。
    从多功能出来,王洪兵已经准备好了电子琴和合同,陈安邦看了一眼合同,基本上就是和自己刚才所说的一样,到了这个地步,王洪亮有求于陈安邦,自然不会在文字上弄什么手脚,其实这个时候的人们还是比较纯朴的,起码他们不知道看合同的时候要有一百八十个心眼子,要不然让人卖了帮人数钱还得说声“谢谢”,《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卖书能挣钱,拍成电影票房大卖居然被告知亏本,也不知道华纳的成本是怎么算出来的。
    签好合约,陈安邦将合约收进包里,刚刚听说这一情况的李敏芳也不禁对陈安邦有些另眼相看,不过她想的是若是陈安邦能够为她写一首节日气氛的歌曲就好了,不过她还不知道女儿张小敏也有同样的心思,也不知道她们家里的财力能不能够支撑起买两首歌的费用。
    几人互相交谈了一会,虽然各有目的,不过气氛倒也比之前融洽许多,知道陈安邦是坐公交车来的,王洪亮还特意打电话让铁路文化宫的小车班司机把陈安邦送回去,毕竟带着电子琴挤公交车总归是不太方便,再说陈安邦身上还带着巨款呢,至于单位小车送个人而已,总经理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得知陈安邦在金家街住,李敏芳和张小敏母女也说要走,她们在春柳附近居住,小车司机先把她们送回去再送陈安邦也算顺路,于是三人一起上了车,铁路文化宫算是效益不错的单位,领导用车都是小鼻子的丰田花冠,这时候霓虹国内已经用上了花冠七代,国内这个依然用的是六代,不过只是外形有稍许变化,大改动没有,花冠的整体性能在a级车里还是不错的,虽然比不上桑塔纳和丰田皇冠,但是比212吉普又舒服多了。
    一路上,李敏芳都在问陈安邦的一些具体情况,陈安邦坐在副驾驶,李敏芳母女坐在后面,陈安邦还得侧过头来回话,搞得像丈母娘审问新女婿一样。
    其实李敏芳没有那个意思,倒是张小敏听得不好意思,只是李敏芳这个年纪的人,与陈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拉家常就变成了刨根问底,好在陈安邦两世为人,有些地方含糊其词就过去了。
    很快,车就到了春柳,张小敏母女下了车,司机继续向前把陈安邦送回去,一直开到大院里,把电子琴卸下来时,房东女婿小张还探出头来瞅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