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点子大王
作者:海蓝不见金   重回1992小木匠最新章节     
    听到音乐教室的工程项目清单被教委审批通过,陈安邦感觉到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是拿下了这一单,也不枉为此耗费心思。
    与夏助理约定好明天上午过去签订合同,陈安邦就挂断了电话,随口问老板:“多少钱?”
    老板头也不抬说道:“给十块钱吧!”
    “多少钱?”陈安邦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仔细又问了一遍“老板你说多少钱?”
    “我说十块钱!你听不见吗?”老板抬起头来,面无表情地说道。
    “十块钱?我这市话打的还没到三分钟,正常不到一块钱,你居然要十块钱,你怎么不去抢?”陈安邦也火了。
    “你就说你给还是不给吧!”老板站了起来,满脸横肉的样子让人看起来有些打慉。
    “钱在我包里,有能耐就自己过来拿!”陈安邦也火了,老虎不发威你当是病猫吗?虽然自己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这店主别看是个小胖子满脸横肉,其实未必有从小干农活的自己力气大。
    “哎哟我去!”店主拉开门,从商店走了出来,陈安邦上下打量一下,一米八左右的个头,穿着一身牛仔服,身材比较健壮,与自己确实有一战之力。
    就在两人对峙之际,一人从身后过来喊道:“喃俩干嘛呢?是要在这里比划吗?”
    陈安邦用余光看去,原来是李军走了过来,李军走到两人附近时,陈安邦点头示意了一下,只见对面那汉子恶人先告状道:“军哥,你来得正好,这小子打电话不给我钱。”
    李军看了看陈安邦又看了看他,笑着推了他一把说道:“你可拉倒吧,别人不知道你刘鹏我还不知道吗?说吧,是不是又宰客了?这老哥我认识,刚从我那出来,人家可不是打电话不给钱的人。”
    那叫刘鹏的小伙子被李军一说,有点不好意思,涨红了脸说:“军哥,我没宰客,就是收费高了一点。”
    “你呀你,真是让我说什么好?堂堂正正做生意不比搞这些歪门邪道强吗?现在生意又不是不好干?”李军指着刘鹏说道,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见陈安邦好奇地看着二人,李军将陈安邦拉到一旁,将二人的关系说了出来,原来刘鹏是李军、李明二人的姑表兄弟,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外面晃荡,他父母是邮电局的,也是与老李家相似,现在接班的利益不如过两年再接班。
    刘鹏家里看李军在东关街这边搞个门店干点活这事挺好,为了不让刘鹏每天出门到处瞎晃荡,于是也在李军一条街的路口给找了一家店铺,然后利用家里的关系以800元的优惠价新装了一台电话机,挂起了公用电话的牌子。
    刘鹏家里给开店的意思是寻思着让他找点正经活干,谁知道这小子干别的不行,坑人宰客那是无师自通,光是这最近这个月,就已经有好几起纠纷了,刚才陈安邦要找公用电话,李军顺手指到这边来了,完事他再一想刘鹏这小子的德性,怕他到时又想宰客,赶紧跑过来看一下,还好两人没发生冲突,要不然脸面上可就有点不好看了。
    听完李军这么一说,陈安邦有些无语,摇着头叹道:“你说现在买卖多好干啊,随便干点啥都能挣到钱,有这脑子干点啥不好还坑蒙拐骗?”
    “我表弟这个店面账目每个月基本都是持平,根本就不挣什么钱,这么说,看来陈老板你有办法扭亏为盈?”李军别看长得挺老实,脑筋转得还挺快,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就猜到了陈安邦有办法解决问题。
    见李军反应这么快,陈安邦也有些意料之外,不过想了想他决定还是照直说“方法我倒是有一个,只是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你这边的执行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我有好的想法为什么就要告诉你呢?尤其是这个刚刚准备宰我一刀的人。”
    “嘿!”听陈安邦这么一说,满脸横肉的刘鹏不乐意了,撸着袖子就要往陈安邦身边来,陈安邦冷眼看着他,如同看一个小丑,李军一把拦住刘鹏喝道:“够了!你还有脸闹吗?好好的一个店面让你给干成什么样了?再说了,人家说错了吗?人家跟你非亲非故,凭什么帮你啊?就凭你脸大?”
    让李军这么一说,刘鹏的气焰登时就下去了,瞪着眼睛说瞎话的人毕竟是少数,刘鹏虽然有点混不吝,但还是要脸的,不像后世某些网红,真是为了钱脸都可以不要了。
    “这样,陈老板,我有两个提议,你看一下,你提出来方案,我这边按照你的要求改造,若是成功了,多出来的利润我分你一成;第二个方案是我出五百块买你一个点子。”李军从兜里掏出香烟,往嘴里弹了一根,点着火吸一口吐出来对陈安邦说道。
    这个时期已经有所谓的点子大王问世,老百姓特别热衷于传播八卦,那些能够让企业起死回生的金点子,被当成小故事在民间传播,甚至有的上了《故事会》等通俗书刊,所以李军这个时候提出花钱买点子的举动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
    “正常来说我应该选分成,但是我的精力不在这上面,也没有心思管这些事情,还是直接一次性买断的好,你给一千块钱吧,五百块钱买不了一个点子。”陈安邦想了想说道。
    “一千块钱太贵了,六百吧!六六大顺!”
    “九百五吧!再给你让五十!”
    好一阵唇枪舌剑,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输赢,最后两人商谈到以八百元成交。陈安邦对这个价格虽然不是很满意,但是这个东西毕竟只是个点子没出多大力气,能挣八百是八百吧,好歹能管一两个月的生活开销。
    李军的意思是先付一半,一个月之后再付另一半,陈安邦虽然有些不太情愿,这么点钱还分期付款,但是想到毕竟二人没有打过交道,而且可以通过这件事情看出李军等人的人品,若是办事讲究以后也可以常打交道,这个时期挣钱的买卖多了,也不差这一个两个的,不过如果能够早一些与本地人物搭上线做生意要方便许多。
    陈安邦提议刘鹏这个店面不光是当公用电话亭来发展,也可以加一些书刊报纸,滨城不是号称“足球城”吗?足球类、体育类的报纸来一些,什么《足球周刊》、《体坛周报》之类的搞一些,这东西刘鹏身为邮电子弟应该有门路的,然后再买个电饭锅,煮上一些茶叶蛋,什么是茶叶蛋不知道?就是水煮蛋放点茶叶多放大料煮开,一锅开后满街飘香。
    至于定价方面,书刊报纸自有零售价,那玩意就是引流用的,能挣钱最好,不挣钱也无所谓,这边靠近公交站点,真正赚钱的反而是不起眼的茶叶蛋。
    现在坐公交车虽然车上有售票员,但是人们出门习惯带点零钱在身上,所以找零之类的业务是一般小店的主要业务,茶叶蛋定价四角钱一个一块钱三个,成本则不到两角钱一个,大批量平摊下来水电成本少得可怜。
    听陈安邦这么说完之后,李军和刘鹏面面相觑,这个什么茶叶蛋真有如此神奇?
    陈安邦说这样吧,咱们买点鸡蛋上你们家,我亲自把第一锅茶叶蛋给煮出来,然后你们尝尝看,要是觉得不好吃,这鸡蛋就算我送你们的。
    一见陈安邦如此有信心,李军也同意了,三人分头去买电饭锅、鸡蛋和调料,刘鹏家就在火车站后面,离东关街这边不远,三人买完东西之后就上了刘鹏家。
    刘鹏家住在一楼,还有个小院,院子也不大,十来个平方吧,这个时期许多人家都有炉子,没事烧水啥的用劈柴或蜂窝煤,比用燃气或液化天然气都要省钱,当然要是着急就不行,正好此时刘鹏父母还没回来,陈安邦就指挥刘鹏生炉子烧水,刘鹏满脸不情愿,但是李军瞪了他一眼就老实了,找了口双耳铝锅倒上水放在炉子上开始生火。
    很快炉子就生起来了,陈安邦打开锅盖开始往里下调料,放了些盐、酱油、大料,当然最少不了的就是茶叶,幸亏刘鹏他爸是个小干部有喝茶的习惯,这时节搁一般的工人家庭,真不一定有茶叶拿出来祸害。
    底汤调得差不多了,陈安邦开始往里下鸡蛋,鸡蛋是李军买的,附近市场里就有咯咯哒的鸡蛋,鸡蛋的品质不错,一铝锅大概能煮一百多个,陈安邦心想第一天保守一点,煮整整一百个得了,这样销售起来也能知道个百分比,想了一下,又多放了五个,寻思一会尝尝咸淡。
    鸡蛋煮上之后,先是用大火烧开,后来再用小火慢煮,小火慢煮的时候,茶叶蛋那独特的香味就开始在空气之中飘荡,李军等人忙碌了一下午,本来就有点饿了,这饥肠碌碌的哪能受得了如此诱惑?
    刘鹏就想拿一只鸡蛋尝尝被李军阻止了,陈安邦见状说道:“没事,我多预备了五个,就当是尝尝咸淡了。”
    听陈安邦这么说,李军也就同意刘鹏拿鸡蛋尝尝,毕竟他也有点饿了,这个茶叶蛋还真是香气四溢,比平时吃的水煮蛋香多了,要是这个放在街头,到了饭点的时候指不定真能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