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初出茅庐
作者:海蓝不见金   重回1992小木匠最新章节     
    1992年3月5日,农历二月初二,恰逢惊蛰节气,春雷始鸣,万物复苏,宜理发、沐浴斋戒、旅游出行、基层视察、调职上任。
    这天一早,陈安邦就带着两个徒弟,拿着家伙事儿,奔赴装修市场而去,那气势就像将军奔赴战场一般,这话说得也没错,毕竟商场如战场,每签一份订单都像是打一场仗,那里面的明争暗斗也是不少,相对来说装修订单成交额不是太大,玩那些花样的还不是太多,据说后世卖房卖车的某些销售才叫会玩。
    今天陈安邦等人出门比较早连早饭都没吃,到了车家村那片站岗的散活市场也才八点多钟,陈安邦先是看了看地方,找了一个离公交车站不远的小路口,让俩徒弟在那站着占地方,陈安邦去给两人买点早点吃。
    正好旁边有一个卖煎饼果子的小摊,陈安邦走过去,摊主是个三十来岁的东北大姐,瘦高瘦高的扎个辫子,正在给上一个顾客摊煎饼果子,手法很熟练,舀浆摊匀刷酱打鸡蛋一气呵成,最后加上生菜和大果子(其实就是油条),再撒一把葱花香菜,齐活!用毛边白纸将煎饼果子包好递给顾客,同时接过五元钞票,扔进旁边的小盒子里,熟练的找给顾客三元五角。
    轮到陈安邦了,没等摊主问话,陈安邦就说了:“大姐,来三个煎饼果子,其中一个不要葱花香菜,多少钱?”
    “三个?”摊主上下打量了一下陈安邦,小伙子个子不大胃口很大嘛,“三个你吃得了吗?”
    “嗨,不光是我自己吃,旁边还有俩人呢。”陈安邦只好解释道,东北人有时就是这样热情,啥事情都喜欢刨根问底。
    “那还差不多,我还寻思你这么点个儿一个人能吃仨呢?三个一共四元五角钱。”大姐很朴实的笑了。
    陈安邦很郁闷,我咋就个子小了,我这是标准身高好吧,再一看大姐这不低于一米七五的个头,算了吧,当我没说,跟你们这些山东后裔比起来确实算小个子。
    “大姐你看这样行不行,不加葱花香菜那个给我再加个鸡蛋,我给你五块钱咋样?等于五毛钱买你一个鸡蛋。”
    “嗯,好吧!能不能吃辣的?”大姐一边说话一边刷着酱料。
    “都少来一点吧!”陈安邦老家的菜口味都重,因为与江西的渊源很深,所以菜肴里也有一些赣菜的影子,比如炒菜时喜欢放辣椒等习惯。
    “好的。小伙看你样子是在这附近接活的装修工人吗?”有一些人是自来熟,在这个年代能出来摆小摊的都是头脑比较活而且性格比较外向的人,再加上摊煎饼果子纯粹是个熟能生巧的活计,所以大姐一边用小铲子将煎饼翻了个面一边和陈安邦唠嗑。
    “是的啊,大姐你回头要是有房子装修的话,兄弟给你个实在价格。”若是前世的陈安邦初来大城市是不敢和本地人这么搭讪的,奈何现在的灵魂是个来自后世的中年老油条,所以接话茬的技术那叫一个地道,那绝对是打蛇随棍上、见坡就下驴,两人就这么唠起嗑来了。
    “哎呀,小兄弟你可真会说话,不过说真的,我在这附近摆摊也快一年了,这附近等活的工人很少有来买煎饼果子的,偶尔有一个也是那种闷葫芦似的,很少有像小兄弟你这样能说会道的。”大姐打趣地说道。
    陈安邦心想那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我这不一样的灵魂啊,嘴上接话道:“那是,毕竟他们只能叫做技术工人,而我是装修设计,概念不一样啊,哎哎哎,别放!这个不要葱花香菜!”
    陈安邦及时的制止了大姐的葱花香菜投放行为,避免了自己肠胃的悲剧,其实陈安邦对葱花香菜并不是像有些人说得那么夸张,但前提是得是熟的,生的葱花香菜吃下去就感觉反胃,所以哪怕后世陈安邦去吃拉面点完餐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葱花香菜,这一直成了他的点餐习惯之一。
    “哎哟!光顾着唠嗑给你这茬整忘了,不好意思啊!”大姐有些歉意的帮陈安邦往外挑葱花香菜。
    “没事儿,少少一丢丢没关系的。”陈安邦递上五元钞票。
    “那就好,这人一旦不喜欢吃哪个东西,那真是一点辄都没有。”大姐一边说着,一边将煎好的仨煎饼果子递给陈安邦,一边接过去五元钞票。“拿好了啊!上面那个是没加葱花香菜的。”
    “好的,大姐,这是我的名片,要是有装修的活,别忘了给我打传呼。”陈安邦没接煎饼果子,从兜里掏出一张名片,双手递给大姐。
    大姐伸手接过,一边看一边念道:“‘精工装饰联系人:陈先生,传呼号码:126呼8848,承接:住宅装修、老房改造、商铺、店面、写字楼装修’,你这混得不错啊,传呼机都配上了。”
    “哪里,就是为了方便客户联系。”陈安邦谦虚说道。
    “那倒是,我在这儿听他们装修工人说过,有头一天谈好活了,结果第二天房主找不到木工人的,也有木工不认识路第二天找不到工地的,都因为错过了房主又重新找人干活的,因为这种事情前后两拔工人还有打架的呢,这就是因为联系不方便,但凡有个联系方式也不能整岔劈了啊。”
    是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虽然责任工人和客户都有,但是客户是不可能因此赔礼道歉的,自己家的房子想找谁装修就找谁装修,那个时代又没有合同一说,谁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但是对于前面的工人来说,到手的鸭子飞了,自己的饭碗被人撬了,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若是不说道说道,别人还以为自己是软杮子谁都能拿捏一把呢,所以两拔人为了生计斗上一场是在所难免的,这就是人性就是江湖。
    与煎饼大姐告了个别,陈安邦拿着煎饼回来,给了俩徒弟带葱花香菜的,果然这两个不挑食的根本没吃出什么异常,三两分钟就吃完了手上的煎饼果子,一边吃还一边舔嘴抹舌意犹未尽。
    时间也差不多九点了,街上的人也多了一些,陈安邦不去看那些老头老太太,他只看有没有三十、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女,后世的装修经验告诉他,只有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是最富有购买力的,虽然他们可能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但是同样他们可能是单位的中坚力量,还有父母的帮衬,要知道他们大多是工人二代,他们的父母有一些退休工资甚至比他们的都高,所以别看他们这些老中青三代家庭,可能这种家庭购买力是最强的。
    正寻思间,一个陈安邦心目中的目标客户出现在了公交站点,陈安邦马上让俩个徒弟支起了条幅,刚才他们一直将条幅卷在手上当做秘密武器,如今终于等到粉墨登场的时间了,两人兴奋的一人拿了一根棍子将条幅拉了来,上面只写了八个大字“南方工艺,精工细做”,然后一人手中还拿着一张kt板,上面各有两张手绘效果图,这个操作放在现在这些接散活的人群中不亚于在水中投放了一枚炸弹,只见人们纷纷涌过来看个稀罕。
    好热闹是人的天性,人群在向陈安邦等人汇聚,陈安邦的潜在客户也被这一举动吸引了过来,一切都如同事先计划好的那样,对于陈安邦来说这些都是牛刀小试,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只有真正签下订单,把钱拿到手才是真格的,其它的神马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