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起锚,先登。
作者:幸运蜗牛   我在大唐开盲盒最新章节     
    “三哥,真的起风了嘞”之前升帆的那名年轻士卒,趴在船头,扬起手臂,对那老卒喊道。
    那老卒闻言,缓缓地走到船头,慢吞吞的从怀中拿出一根旱烟枪,对着船沿磕了两下,看了看船头上方猎猎作响的军旗,脸上虽然依旧古井无波,但是心下却是一阵骇然,只得对着烟嘴猛然吸两口,才平复少许....
    高台不远处,程咬金扶着李皓一路来到秦琼等人身边,
    看着脸色有些发白的李皓,秦琼微笑着上前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夸赞道“小子,好样的”,
    “秦伯伯,过誉了”李皓勉强站稳身子,嘴角扯出一抹弧度,艰难开口。
    “想必这位便是李参军吧,贫道李淳风,有礼了”,这时,站在秦琼身后的李淳风,上前打了个道稽,微笑开口,
    “李淳风?”李皓看着眼前这名青年道人,满脸震惊,不禁细细打量起来,
    ‘丫的,眼前这位就是能媲美其师袁天罡,搞出推背图的那位狠人?’
    “李参军听说过在下?”看着李皓的神情,李淳风好奇问道。
    “啊——哦——,李道长的大名,小子可是如雷贯耳呀”李皓表情一僵,立刻打了个哈哈,出言搪塞道,
    ‘是啊,你的大名在后世,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李皓心下暗暗补充。
    “呵呵,是嘛”,李淳风嘴角含笑的看着李皓,也不戳破。
    看着两人在哪打哑谜,扶着李皓的程咬金不耐烦的开口
    “好了,李神棍,皓小子需要休息,明天还要行军,就别在这儿瞎扯了”,
    不等李晧继续说什么,便被程咬金提着后脖领子向大营方向走去………
    看着两人的背影,李淳风欲言又止,良久之后,长叹一声“唉~,这老匹夫,贫道还想问问李参军,这呼风之术呢”。
    秦琼安慰似的拍了拍李淳风的肩膀,也抬脚向大营走去。
    一瞬间,原地便只剩下了李淳风一人,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大营,李淳风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暗颂一声“福生无量天尊”,眨眼之间消失在原地....
    渭水大营,
    “快快快,动作麻溜点”一处楼船的接驳台前,身穿铠甲的唐明骑着马,挥动着手中的马鞭,指挥着手下先登营的士卒,搬运着武器辎重。
    “明弟,武器辎重可还有多久装卸完毕?”林天带着冯宝和唐力纵马来到唐明身边,开口问道。
    唐明闻言回头,见到来人,微微抱拳,咧嘴笑道“见过三位哥哥,这武器辎重,不消一炷香的功夫,定全部装运完毕”,
    “嗯,如此甚好”,林天微微点头,
    看着船头猎猎作响的金龙旗,林天抬手摘下头盔,暗叹一声“真的没想到,这世间真的有人会‘呼风’的本事”,
    “是啊,着实是令人叹为观止”唐明也默默摘下头盔,脸上往日那种不羁神色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和眼底深处闪过的一丝恐惧与敬畏。
    “自我四人接管先登营,经历了大小战事十余阵,逢战必身先士卒,死在吾等手中亡魂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可谓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阎王上来见了我们也得绕道走,鬼神之事那就更不用说了,压根一个字也不会信”,
    “可如今,真有仙人之事发生在眼前,却又是让人莫名悚然”最是沉默寡言的冯宝暮然开口,脸上浮现出一丝敬畏,
    唐力点头附和。
    也不怪四人如此,在古时科学知识没有普及的时代,古人对于天地的敬畏是根深蒂固的。
    莫名的,高台上那名少年的身影,在四人眼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而先登营四兄弟交谈这一幕好似成为的整个渭水大营的缩影,李参军可行仙人之事如同风暴一般,快速席卷向整个大营.....
    寅时一刻,中军大帐,
    秦琼高座主位,程咬金与牛进达分坐左右首席,其他众将依次就坐,
    秦琼扫视了一圈众人,沉声开口“诸位,今得上天眷顾,得风神相助,助我大军北进幽州,当贺也!然,突厥未除,幽州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故,等三军凯旋而归之时,再行庆贺之举”,
    “喏”帐内诸将抱拳齐声道。
    旋即秦琼又沉声开口:“传吾军令,先锋军一万骑兵,寅时三刻开始登船,卯时三刻之前必须登船完毕,渭水码头第一批二十艘楼船,全部调于先锋军,由程咬金统领”,
    “喏”,程咬金抱拳回应。
    “华老将军,由你率领一万精锐,乘坐第二批楼船,紧跟先锋军而行,其一,可在战事不利时作为支援,其二,负责押运先锋军所需之粮草”,
    秦琼又看向左侧第二位得华老头,沉声吩咐道。
    “末将华飞,遵帅令”华老头抱拳应声道,
    “至于剩下的三万兵马,便随本帅的中军大帐而行吧”,秦琼没有再多言,早在开全军会议之前,他就早已和程咬金等高级将领商议过,
    由程咬金率领一万先锋骑兵先行,十日之内进驻幽州城,华老头率领一万精锐紧跟其后,而秦琼则率领剩余的兵马按部就班得走陆路,以迷惑沿途得探子。
    与此同时,皇宫,立政殿,
    李二端坐在主位,闭目养神,似在等待着什么,
    忽然,一道黑影从门口掠入殿内,对着主位上得李二单膝跪地,
    “禀陛下,渭水之畔传来消息,起风了”,这黑影的得声音略微有些嘶哑,整个身体隐藏在宽大的黑袍中,根本分不清是男是女。
    “嗯?此言当真?”李二猛然睁眼,沉声问道。
    “千真万确,属下可用性命担保”那黑影连忙开口道。
    “嗯,朕知道了,下去吧”,李二微微点头,摆了摆手。
    “喏”话音落下,那黑影便消失在了原地。
    看着远处得烛火,李二表面波澜不惊,可是心中早已翻起滔天巨浪,半晌后,幽幽一叹“李皓啊李皓,朕是越来越看不透你了”。
    长安,王家,
    一只飞鸽飞入王家后宅,一名管家模样的男子,从鸽子腿上取出一张字条,打开扫视一遍之后,便快速合起,向王珪得卧房疾步走去。
    “砰砰砰”,
    不多时,管家便敲响了王珪的卧室门。
    “谁啊——”房间内传来一道平静的声音。
    “老爷,渭水大营传来急报,请您一观”,管家如实禀报道。
    话音刚落,房间内便传来了一阵悉悉索索得穿衣声,而后,房门便被打开,
    只见王珪披着一件皮裘披风,走出房门,“走,书房说”,
    “喏”,
    两人一路来到书房,王珪坐在书案后,管家取出火柴将烛火点亮,把纸条递给王珪,
    王珪抬手接过纸条,打开阅读起来,越看,脸上的震惊越是难以遮掩,
    “今有李皓,渭水之畔铸台行借风之举.........,侄,铭禾”,
    王珪抬手挥退管家,把纸条引燃,扔进瓷中,喃喃自语“看来对于李皓,我王家要重新调整策略了.....”。
    不只是王家,
    长安郑家...
    长安崔家....
    侯莫家...
    宇文家.......
    .........
    渭水之畔的消息如风一般,传进长安城,这一夜的长安城,注定又是不眠之夜.....
    ......
    卯时三刻,渭水之畔,
    秦琼带领着诸将站在渭水码头,目送着程咬金上船。
    “起航——”
    随着程咬金一声令下,船头的旗手开始挥旗传令,
    “起锚——”
    船队中开始响起此起彼伏得叫喊声,
    伴随着喊声的落下,一根根粗壮得船锚也从水底升起,船帆开始迎风而动,向朝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