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李淳风
作者:幸运蜗牛   我在大唐开盲盒最新章节     
    夜,子时,渭水之畔,
    明月映照在水中,散发着柔和的光晕,
    李皓身着白衣,长发披在身后,额头绑着一条银色的丝带,长身走上渭水之畔的高台,夜风拂过衣袍,月亮昏黄的光晕洒在身上,宛若谪仙临世,
    “嘿,你还真别说,李琛那老小子还真是生了个好儿子,你瞧瞧这卖相”,程咬金咧嘴一笑,引得一旁秦琼等一众将校一阵侧目,
    “哼~,老夫可不管他卖相不卖像,老夫只想看看他是否真的可以像诸葛武侯一般,借风来”,华老头摆了摆手,语气不屑,
    “是啊,毕竟兵国大事,不时儿戏啊”一旁老成持重的林天也随声附和道。
    “不管你们怎么说,俺老程还是信得过皓小子的,说不得,他真的可以行那诸葛武侯之事呢”,程咬金挥了挥手,又重新看向高台。
    “但愿吧,毕竟现在连陛下都知道他借风一事了,现在还在宫里等消息呢”,秦琼轻叹一声,面露担忧这色,
    此时走上高台的李皓却是神色从容,一点也不慌。
    因为早在三天前,他就从那些植物身上敏锐的观察到,几乎地处空旷之地的树木花草,在有风吹来的时候,都是头向东北,
    结合前世野外生存所学的知识,李皓很轻易的便判断出,这是要刮西南风的节奏,再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地理知识可知,西南季风从印度半岛而来,通常要刮一个月之久,而冬季的季风,也许持续的时间会更久.....
    李皓稳步站在高台上,仰头看向天空的明月,喃喃自语“戏还是要接着演呀”。
    旋即李皓神色一肃,恭敬地拿起三柱香点上,伴随着一股白烟缓缓飘向空中,李皓也是有了动作,回忆着脑海中东北跳大神的场景,抬手拿起桌上的木剑,开始舞了起来.....
    “咦?李参军在干嘛?不会是中邪了吧”站在高台不远处人群中的唐力,惊疑出声。
    “这小子的的动作怎么看着这么眼熟?”云起若有所思。
    “哥,我也是觉得有些眼熟,好似在哪里见过”,云落环抱着横刀,脸色沉思,仔细回想着。
    “呵呵,这应是传自北地萨满教的祭祀舞”,忽然,一道空灵飘渺的声音从众人身后传来,
    “嗯?”
    众人循声扭头望去,只见一名青年道人缓步走来。
    “原来是李神棍啊,你不在司天监看星星,来这渭水之畔作甚?”程咬金看到来人,出言嘲讽,
    “呵呵,程大将军言重了,司天监有我师袁天罡坐镇,自是万无一失”,青年道人手捏道稽,笑着回道。
    “李淳风,少在这儿给我拐弯抹角,快说,来此作甚”,程咬金摆了摆手,不耐烦的开口,
    李淳风闻言苦笑出声“程将军,当年之事,乃是我师傅的无心之失,何必如此呢”,
    “无心之失?”程咬金的音调顿时拔高,脸上怒气一闪,眼看就要动手,
    ........
    一旁的众人瞬间闪到一边,给两人腾出空间,
    “知节”,就在这时,一只手搭在了程咬金的肩膀上,
    “二哥?”程咬金扭头看到这手的主人,
    秦琼对程咬金微微摇头,并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不远处高台上的李皓,
    程咬金会意,用力捏了两下拳头,强压心中的怒气,看向李淳风,冷哼一声“哼,今日老夫先放过你,你师徒俩的事,来日再做清算”,
    说完,扭头走向了一边。
    李淳风见状,也是苦笑着摇摇头,
    “见过李副监,不知今日所来何事?”秦琼走到李淳风面前,抱拳一礼。
    众人也是看向李淳风。
    “秦帅,现在长安官场都传遍,渭水之畔,李参军借风之事,所以,李某也想过来见识一番”,李淳风微笑解释。
    “原来如此”,秦琼微微点头。
    “既如此,便随我等一观吧”,说完,秦琼便不再理会李淳风,又重新把注意力移向了不远处的高台。
    “多久了?”秦琼问向一旁观察的士卒,
    “禀秦帅,有一炷香时间了”,士卒抱拳回禀道。
    “一炷香啊....”秦琼默念出声,看向高台上的那道身影,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见过李副监”,华老头来到李淳风面前抱拳一礼。
    “华老将军”,李淳风躬身回礼。
    “李副监,您师从袁天罡,主掌大唐司天监,可有听说借风一事?”华老头出声询问,
    李淳风轻轻摇头“不曾”,
    “而且,地火水风,乃天地原始四元素,能操纵风的,非人力可为也”。
    显然,李淳风也不相信李晧这个半大的娃娃能做到“呼风唤雨”。
    华老头微微点头,
    此时华老头的心情是复杂的,身为大唐的将军,他自是想让李皓可以借来风,助大军顺河而下,但抛去身份的桎梏,他又不想输给一个黄口小儿...
    显然,周围的其他人也听到了李淳风的话,包括秦琼,程咬金与牛进达三人,
    作为大唐司天监副监,天文气象的权威,李淳风的话还是有相当可信度的,就算是与其不对付的程咬金听完,那颗坚信李皓的心,也产生了一丝丝动摇。
    牛进达看了一眼渭河沿岸已经登船的士卒,心下默然,
    .....
    此时高台上的李皓心下默默核算着时间,
    众人都没有察觉,一团黑云,正悄然遮蔽起明月.....
    渭河沿岸,一处楼船的甲板上,两名腰配横刀的士卒正卖力着拉着船帆,
    “三哥,上头说,今夜会起大风,你说是真的嘛?”左侧的一名士卒问向身边的那名老卒,
    那名老卒手上动作不停,撇了一眼那名说话的士卒“管那么多干嘛,遵循军令便是,起不起风那是上头操心的事”,
    “哦——”左侧的士卒闷闷的应了一声,
    “对了,听说,今夜的风是有人向老天借的”,过了一会儿,左侧的士卒又开口道,说着,眼睛还看向远处的高台。
    那老卒把帆绳稳稳的绑在船杆上,默然不语,也直起身看向远处的高台,
    瓮声瓮气道“反正老夫活了一大把年纪,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战,敌首也是砍下了不少,从不曾听说有人可以借来风........”,
    “毕竟,可以呼风唤雨的,可是不能称之为人了呀……”
    ……………
    此时,上到长安百官,军中诸将,下到出征士卒,对李皓借风一事,嗤之以鼻的有,不屑一顾的也有,就算是坚信李皓的程咬金,在李淳风的话语下,也产生丝丝的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