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非诚勿扰?
作者:幸运蜗牛   我在大唐开盲盒最新章节     
    就在两兄弟交谈间,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人。
    正是程处默、秦怀玉、尉迟宝林等一众勋贵子弟。
    看到李晧两兄弟站在门口,程处默走上前好奇道“皓哥儿,崇义,你俩咋不进去呢?”
    李晧闻言,转头看到是程处默一行人,随口道“我俩也是刚到”。
    随即也不等程处默回答,便继续开口道“各位兄弟,咱们也别站在这儿了,天色也不早了,都进去吧”。
    众人纷纷点头,一起向梅园内走去。
    刚进入梅园,程处默便一脸神秘的凑了过来,把李崇义挤到一边,往李晧身边靠了靠,小声朝李晧开口道“皓哥儿,兄弟我想请你帮个忙”。
    李晧好奇道“啥忙?”
    程处默不好意思道“等下诗会开始的时候,俺想请你帮忙作首诗”。
    李晧疑声道“作诗?”
    “哎呀,皓哥儿,你小声点”一旁的程处默忙不迭道。
    身为程咬金的儿子,他可不想被人知道找枪手之事。
    看到程处默惊慌的模样,李晧更加好奇了,据李崇义所说,诗会的前三甲是由各官家的女子评定的,但是作为武将世家的程家,貌似并不会在意这些文坛虚名才对呀,莫非此事另有隐情?
    这时耳尖的李崇义一脸坏笑的凑过来,看着脸紧张的程处默道“恐怕是为了崔莹小姐吧”。
    听到自己的秘密被道破,程处默面色通红,看向李崇义的眼神中“杀气四溢”。
    “崔莹?”李晧更加迷惑了,这又和崔莹有什么关系。
    看着李晧还是一脸疑惑,李崇义一拍脑袋,恍然道“哎呀,皓哥,忘记跟你说了”。
    而后缓缓解释道“其实这梅园诗会,三甲什么的并不是最吸引人的,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坐在帷幔后的女子”。
    李晧出言,只是脸上闪过一丝明悟。
    看李晧不答,李崇义以为李晧还未理解,随即举了个例子道“今年年初,南方真腊国进献了一对孔雀,弟弟亲眼见过,每到交配的季节,雄孔雀便会开屏,以此来吸引雌孔雀”。
    李晧这才恍然大悟,心下暗道“喵的,这原来是官方组织的线下相亲现场啊”。
    “怪不得,阿姐说这诗会的属性并不纯粹”。
    想罢,李晧一把搂住程处默的脖子,轻声道“处默,这个忙,兄弟我帮你”。
    程处默闻言惊喜道“皓哥儿,俺老程欠你一个人情”。
    一旁的李崇义见状,也一脸渴求的看向李晧。
    李晧只是轻轻瞥了一眼,淡淡道“别忘了,你姐可在里面”。
    李晧的话如一桶冷水,从李崇义的心中流过。
    李崇义的脸瞬间垮了下去。
    ………
    几人就这样边走边聊着,向梅园深处走去。
    随后一行人随着人流,走进了一处阁楼。
    李晧走进去,环视一圈,还发现了不少熟人。
    这时身后传来一声高喝“太子殿下到!”
    众人纷纷转身朝向门口,齐声道“恭迎太子殿下”。
    李承乾带着两名侍卫,身着便装,跨步进入房内,高声道“诸位不必多礼”。
    而后,穿过人群,走到木台上,环视一圈,开口道“今日,孤代表父皇,来参加本次的诗会,也代表父皇见识见识我大唐的青年才俊。”
    “诸位,请放手施为吧”。
    说完,便转身下台,走到木台一旁的席位坐下。
    下台时,还不忘对着李晧点头示意。
    看着李承乾讲完,作为此次诗会的发起人,站在二楼的孔瑶也款款走下楼,稳稳的站在木台上。
    众人齐齐抬头看着台上的孔瑶。
    孔瑶轻咳一声,轻声道“想必规则大家都清楚,只是今年的规则增加一条,每首佳作,投票数超过三十的,可以选择把作品赠予二楼帷幔后的其中一位姑娘”。
    “今日一共有九题,稍后会一一给出,请诸位落坐等候”。
    ………
    台下的李晧听言,一脸狐疑的看着程处默道“处默,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规则?”
    程处默略显尴尬道“皓哥儿,俺不是有意隐瞒,俺也是在出发之前才得知的”。
    李晧摆了摆手,没有过多纠结,转身朝一旁的角落里走去。
    找到一个没人的席位,盘腿坐下,环视四周,仔细打量起来,这阁楼很大,分上下两层,呈回字行,中间有一两米高的高台,连接到二楼。
    目前到来的勋贵子弟都已一一落座,粗略估算,不下百人,放在这阁楼的一楼依然不显得拥挤。
    二楼则是用红色帷幔垂落遮蔽,从孔瑶的话中可以听出,楼上的女子应该不下三十人。
    李晧心中暗叹“杨素这老小子真能享受,一座阁楼而已,建这么大”。
    看到李晧落座,程处默等一行人也纷纷在李晧周边的几个位置坐下。
    李晧嘴里喃喃道“是在哪里见过呢?”
    瞬间一道精光从眼中划过,电光火石间,李晧差点惊叫出声“丫的,这模式,不就是前世的非诚勿扰嘛……”
    …………
    不多时,孔瑶缓缓走下,开口道“诗会即是在梅园举行,那第一题便是以梅为主题,作诗一首”。
    “诸位,请”。
    话音落下,一时竟无人出声。
    半晌后,一名身穿布衣的青年,起身走上台,抱拳环视一圈道“在下马周,字宾王,有诗一首,请诸位品鉴”。
    顿了顿,轻吟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话音刚落,台下一青年鼓掌问道“马兄,这首诗可有名字?”
    马周沉吟片刻,沉声道“便叫《早梅》吧”。
    说完,便跳下台,回到席位上坐下。
    而此时的李晧则是感叹缘分的奇妙“马周啊,布衣宰相,没想到竟能在此遇到”。
    有了马周打头阵,一时又有几人上台吟诵,都被台旁的侍女抄录,送到二楼。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李晧摸了摸下巴,拍了拍身边的李崇义道“崇义,想不想上去出下风头?”
    李崇义一听,眼前一亮,激动道“当然想啦,皓哥儿,你愿意帮我?”
    李晧微微点头,从袖袍中拿出一张空白纸,和炭笔,抬手写了起来。
    不多时,李晧把写好的诗递给李崇义道“记下来”。
    李崇义接过李晧递过来的诗,眼角抽了抽。
    早就听说过李晧的诗仙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仅是这一手现场作诗,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