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拜师李纲
作者:幸运蜗牛   我在大唐开盲盒最新章节     
    皇宫,弘文馆
    不知不觉间,上午的授课便到了结束的时间了,李纲站起身,开口道“好了,诸位,我们明天见”。
    底下众人也缓缓站起身,躬身拱手道“恭送先生”。
    李纲微微点了点头,随即转身出了房门。
    看着李纲离去的背影,李皓陷入了沉思“从上午让学生的自我介绍到最后的道理总结就可以看出,这李文纪深谙教导之道,至于太子杀手这个称号,想来也只是时运不济罢了”。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声音,打破了李皓的沉思。“晧哥儿,最近身子可还爽利?”
    李皓瞬间回过神,扭头看去,却发现这道声音的主人正是李承乾,李皓微微愣了愣,随即开口答道“让殿下忧心了,皓的身体已然大好”。
    李承乾听到回答,神色未变,只是语气中略带责备道“晧哥儿,见外了不是,私下里叫我承乾便好”。
    见李承乾语气亲近,李皓也只好点头道“那听殿下的便是”。
    见李皓点头答应,随即李承乾便笑着调侃道“谁能想到堂堂长安诗仙,竟然不懂诗经只读孙子兵法”。
    李皓老脸一红,思索片刻后,便问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几个问题。“承乾你身为储君,可知长安百姓几何?长安周边地里产出粮食几何?能否供养长安城里的百姓以及皇室公卿?”
    听到李皓的问题,李承乾微微一愣,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从沉思中转醒,一脸惭愧道“承乾不知”。
    看着这个少年太子稚嫩的脸庞,李皓心里微微一叹道“是啊,他怎么会知道,放到前世,他这个年纪也只是在上小学而已”。
    旋即李皓转身望向窗外,回想着唐时论的记载,沉声道“为兄来告诉你,长安现有人口大约八十万上下,长安城周边的大约每年可产八十万石粮。这里面还包括了皇庄和各世家大族的占地出产,这部分粮食并不会分到百姓手中。所以这样算下来每人每年甚至一石粮都分不到”。
    听完李皓的话,李承乾不假思索的的说道“我们还有关中平原”。
    李皓缓缓点头道“是,我们是有关中平原,但有个事实你要清楚,随着天下越来越稳固,长安的人口会越来越多,相应的,关中的人口也会越来越多”。
    说到这儿,李皓话音顿了顿,随后继续说道“也许你会想说,八百里秦川可供百万黎民。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十年后、百年后呢,关中平原可还能继续供养?”。
    这时站在一旁的李凰忍不住开口道“我们还有关东平原、还有江南”。
    李皓微微摇头“人口的增长,并不是一城一地的,而是同时的。到那时,你焉可知关东、江南有粮食乎?没有粮食……”
    李皓并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是一旁的李承乾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中满是恐惧,颤抖着说道“他们…会造反…”。
    李皓并没有回答,只是眼神继续望着窗外,不肯定也不否认。
    其实李皓说的也只是部分原因,一个王朝的消亡,往往代表着土地兼并到达了顶峰,贪污腐败横行于世,百姓已经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在这其中世家大族扮演着什么角色,朝廷又扮演着什么角色,李皓现在并不打算现在说出来,因为时机不对。
    片刻之后,李承乾渐渐从震惊中回神,看着李皓,恭声问道“皓哥,可有解决办法?”
    听到李承乾的问话,李皓沉声回道“有”。
    李承乾眼睛一亮,急切的问道“什么办法?”
    李皓嘴里缓缓吐出了六个字“兴商、开海、拓土”。
    听到李皓的回答,李承乾疑惑道“何解?”
    李皓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依旧望着窗外出神,片刻后,他转头望着李承乾,缓缓解释道“兴商贸,可让部分百姓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以促进各地的交流;开海运,向内可加快沿海地区货物的流通,向外则可探索出更多适用于大唐的粮食作物;拓土,顾名思义,用战争夺取他国土地,反哺自身”。
    听完李皓的解释,李承乾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一书童打扮的人来到李承乾跟前开口道“太子殿下,先生唤你”。
    李承乾缓缓从沉思中回神,轻声道“我这就来”。
    随即他躬身对李皓一礼道“晧哥的话,承乾一定会认真思考”。
    李皓微微侧了侧身,并没有受他的礼。
    行礼过后,见侧身李皓不受,李承乾脸上闪过了一丝迟疑,但还是转身跟着书童走出房门。
    李皓看着这位少年太子的背影,嘴里喃喃道“种子已经种下,无论将来你结局如何,我都希望你能深深的记住那六个字”。
    一旁的李凰看着李皓稚嫩的脸庞,既熟悉又陌生,心里喃喃道“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李皓吗?”
    身后的李崇义则是看着李皓一脸崇拜。
    …………
    一炷香后
    那个书童又去而复返,来到李皓面前躬身一礼,开口道“李皓,先生唤你”。
    李皓微微一愣,思索片刻后像是想到了什么,缓缓点头道“走吧”。
    说着便起身向门外走去…
    随后李皓便跟着这小书童左拐右拐,片刻之后,两人停在了一处院落前,那小书童上前敲了敲门,朝里面喊道“先生,人带到了”。
    话音刚落,门内便传出一道苍老的声音“让他进来吧”。
    那小书童转身对李皓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李皓也不迟疑,抬手推门而入。
    进门后,只见李纲端坐在凉亭下,旁边坐着李承乾,两人手中一人拿了一个茶碗,像是在品味着什么。
    看到李皓进来,李纲向他招了招手,指着他对面的座位道“来,坐”。
    李皓点头,随即走上前坐下。
    见李皓坐下,李纲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碗,抬手拿起桌上的茶壶,给李皓也倒了一碗,轻声道“来,尝尝”。
    李皓微微点了点头,旋即拿起茶碗,轻品了一小口,顿时口腔里便充斥着一股辛辣感。
    李皓眉头微微皱起,心里吐槽道“这他喵是我两世以来喝过最难喝的茶了”。
    看李皓皱眉,李纲轻声开口道“怎么,不好喝?”
    李皓微微摇头,恭声回道“辛辣之感太重,学生喝不惯”。
    顿了顿,随即李皓轻声问道“不知可否让学生看下这茶水的构成?”
    李纲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把茶壶推到了李皓跟前。
    李皓抬手轻轻打开茶壶盖,看到里面的材质,顿时一脸无语,心下暗道“这哪里是茶呀,这分明就是八角桂皮茶叶大乱炖的茶汤嘛”。
    看完后,李皓又把茶壶轻轻盖上推了回去。
    不等李纲开口,李皓便率先轻声问道“不知先生叫我来所为何事?”
    听到李皓的问话,李纲沉吟片刻后,沉声道“李皓,你可愿拜我为师,做我的关门弟子?”
    闻言李皓心下一惊,要知道,在古代,关门弟子往往代表着衣钵传人。沉思片刻后,随即双膝跪地恭声道“拜见老师”。
    李纲闻言也是哈哈大笑起来。
    一旁的李承乾连忙向李纲恭声道“恭喜老师喜得佳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