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诗仙!诗仙!
作者:幸运蜗牛   我在大唐开盲盒最新章节     
    长安城,芙蓉园。
    登高阁便坐落在这处水边园林中。
    作为此次重阳诗会的举办点,那可谓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
    忽然,只见一个女子款款走上高台…
    一白衣青年一脸兴奋的说道“终于开始了,我期待……”
    如这白衣青年一般,此时台下无数人也一脸期待的望着台上……
    这时那女子已经在台上站定,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各位远道而来的宾客,欢迎来到登高阁参与此次的重阳诗会,奴家名唤蓉娘,添为此次重阳诗会的主持”。
    随后那女子停顿了一下,又道“好了,闲话不多说,请看此次诗会的第一题”。
    话音刚落,便见一幅长联从楼上垂落,上书“登高”。
    “啊,第一题就这么难,我记得去年的这一题是排在最后的啊…”台下一青衣士子感慨道。
    “谁说不是呢,今年的重阳诗会怕是难咯…”一旁的黑衣士子附和道。
    ……
    且说台上。
    蓉娘看着台下的反应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高声道“接下来有请此次的评委”。
    “荣阳郑家大儒,郑铭,郑德言”
    “太原王家大儒,王亮,王先明”
    “范阳卢家大儒,卢继,卢修文”
    “以及当朝尚书,萧禹,萧大人”。
    只见四位老者从人群中走出,依次坐在高台上的上首位。
    那郑家大儒率先抱拳开口道“先明兄、修文兄、时文兄,没想到此次诗会竟能和三位共同主持,真乃人生一大幸事啊”。
    “然也”
    “然也”
    王家以及卢家大儒点头附和道。
    萧禹也是微微点头回应。
    由于外部环境的关系,此时朝廷和世家还处于蜜月期,所以朝廷也不得不派人参加这个由世家举办的诗会……
    蓉娘看评委已经依次落座,便高声道“九九重阳金光照,万紫千红大地明,我宣布,此次重阳诗会正式开始…”
    说完便站在了一边,静静的看着台下。
    “我先来”。一道声音从人群中传来,引起一阵骚动,人群分开后,一身穿白衣,手拿折扇的青年从人群中走出,缓缓的走上高台。
    “在下名崔进,来自清河崔氏”。男子开口介绍道。
    “崔进?那个号称崔家文曲星的崔进?”台下一男子惊呼道。
    “崔进不是去南方游历了吗,怎么会出现在长安?”另一男子惊疑道。
    …………
    说回台上,
    崔进似乎对台下的反应很满意,略微沉吟片刻,便高声道“那在下就先献丑了”。
    “登高望远自伤情,
    柳发花开耀古城.
    鸿雁已随流水去,
    黄鹂空啭旧春声”。
    话音刚落。
    王家大儒就率先开口道“好,好一个黄鹂空啭旧春声,此诗当为今晚最佳”。
    一旁的范家大儒和郑家大儒也是频频点头。
    而一旁的萧禹则是微微皱眉,虽然这首诗还不错,但也当不上最佳…
    这时蓉娘上前一步开口道“还有没有那位公子上台一展文采呢”。
    “我来”只见一十一二岁的少年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上高台。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长孙冲,此时他已经默诵完幕僚为他作的登高诗,便迫不及待的冲上高台。
    萧禹看着站在台上的长孙冲,眉头微微一皱,但也没说什么。
    蓉娘看到上台的是一位少年,略微愣了愣,随即开口道“这位小郎,可是有佳作在胸”。
    长孙冲点了点头,随即高声道“在下有一首登高诗,请诸位品鉴”。
    “焚香扫地待诗成,
    一笑登山依杖行
    因过竹院逢僧话,
    今朝几多白云生”。
    话音一落,萧禹的眉头略微舒展,暗暗点头“真是没想到,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生的儿子竟然会作诗?”
    ……
    与此同时,长孙府,书房
    一名黑衣人匆匆的走到长孙无忌面前开口道“老爷,大少爷去重阳诗会了,而且上台了”。
    听完汇报,长孙无忌拿着笔微微一抖,两滴豆大的墨水滴在洁白的纸上,眼角抽了抽,随即吩咐道“时刻关注重阳诗会的消息,等那兔崽子回来,让他来书房见我…”
    ……
    此时蓉娘准备按例上前,只听长孙冲高声道“我知道一个人,他一定能作出比前两首更好的诗,他叫李皓,就在这登高阁中”。
    “李皓?李皓是谁?”台下一阵议论纷纷。
    萧禹暗暗想着“这名字我怎么听着那么熟悉,是不是在哪里听着”。
    蓉娘闻言也高声道“请这位叫李皓的公子到台前一叙”。
    此时在雅间里看戏的李皓一脸懵逼,怎么扯到自己身上了?
    眼神不自觉的看向一旁的李凰三人,李凰微微蹙眉道“要不小弟上台去给那长孙冲一个教训?”
    李皓微微摇头,轻声道“阿姐,你还没说奖励是什么呢,难道真要做我的娘子?”
    李凰俏脸微红,眼神狠狠的瞪了崔莹一眼,随即轻声道“你先上台,奖励会后告诉你”。
    李皓只能无奈点头,旋即看向高台,朗声道“李皓在此”。
    ……
    一刻钟后,李皓站立在高台,长孙冲挑衅的看着他,可李皓却不屑的撇了撇嘴,暗骂“小屁孩儿”。
    李皓看着那大大的标题,开口道“把另外两道题也放下来吧”。
    蓉娘一脸震惊,回头看了看评委席,见萧禹点头,随即便开口道“开题--”。
    看到题目,台下一阵骚动,随后便陷入沉静,似乎是在思考…
    台上的崔进喃喃道“赏菊?念友…”
    而一旁的长孙冲则是内心狂喜“李皓,看你这次怎么办”。
    ……
    此时的李皓看着面前的三个题目沉吟片刻后,朗声道“第一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语落,台下一片寂静,落针可闻,台上的评委满脸震惊,萧禹喃喃道“此后再无登高诗”。
    不等他们说话,李皓便继续诵出了第二首“赏菊”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停顿片刻后,旋即又诵出了第三首“忆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台上台下寂静依旧,鸦雀无声,良久之后,蓉娘率先反应过来,声音颤抖道“李小郎,诗可作完?…”
    见李皓点头,便让李皓站在一边,随即开口朗声道“可还有那位公子继续上台?”。
    此时站在一旁的长孙冲内心沮丧,暗道“倒霉”。
    “他作弊,他小小年纪怎么可能作出此等诗句…”一道声音从人群传来。
    随即台下附和声连连。
    李皓先是对雅间的方向做了一个安心的表情,随即朝台下开口道“你待如何?”
    “除非你能再作出十首这样的诗…”台下人回道。
    萧禹这才想起来,这不是襄城郡王家的公子吗,刚想出口制止…
    李皓闻言,轻笑道“你算什么东西?你让我做我就做?”
    那台下人又道“你不敢?”
    李皓听言,微微一愣,不屑道“呵,我不敢?藏头露尾的鼠辈,也配说我不敢?”
    随即对蓉娘问道“有酒吗?”
    蓉娘一愣,旋即吩咐道“来人,拿酒来”。
    一名小厮快步上前把酒送到李皓手中,李皓仰头痛饮一口,酒水入喉稍显辛辣,后有回甘,随后举酒朗声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君不见,高堂明镜……,朝如青丝暮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
    ……
    “几首了”台下一人口干舌燥的问道。
    他旁边一人无意识的回道“十首了,哦不,现在是十一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