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七宝能力真强!
作者:月下雪   修仙萌崽在七零,逆天改命笑盈盈最新章节     
    董玉兰稀罕地看了乖宝一眼。
    “哟,咱们乖囡说能,就肯定能!”
    反正也是带着乖囡出来玩的,乖囡玩开心了就好,下不下得着小鱼小虾都是其次。
    五只鱼篓分别放进了水里。
    接着苏青山带着锦宸锦安选了一处位置坐下开始钓鱼。
    钓鱼用的鱼饵是从院子里的菜地挖的蚯蚓。
    菜地土壤肥沃,蚯蚓品质看着也不错。
    苏青山示范了一遍如何穿蚯蚓,顾锦宸、顾锦安学的有模有样。
    董玉兰出门前特意带了两个小凳子,她和七宝一人一个,坐在河边看苏青山三人钓鱼。
    怕太阳晒着了乖囡,董玉兰还特意在七宝头上戴了一顶草帽。
    草帽太大了,把顾七七的小脸都挡住了,全程都只能两只小胖手扶着。
    挂好了蚯蚓的鱼钩扔到水中,苏青山爷孙三人接下来便是耐心等待的时间。
    “现在是早上还算凉快,等下热了跟姥姥先回家啊!”董玉兰对着七宝提前招呼道。
    “一起!”顾七七摇摇头,神识已经笼罩着面前这片小河。
    河里鱼还真不少。
    苏青山他们的鱼钩才放下去,周围的鱼群便开始游了过来。
    苏青山他们用来浇菜地的水里被顾七七兑了灵泉水,浇过灵泉水的土壤长出来的蚯蚓有种巨大的诱惑力。
    鱼儿们闻着那股味,便成群结队地游了过来。
    “姥爷你看,水里好多泡泡!”顾锦宸指着水面惊呼道。
    水面密密麻麻,起了一层泡泡,看上去很壮观。
    “肯定是鱼来了!”顾锦安低呼。
    顾锦安的话音才落,苏青山鱼漂猛地一沉。
    接着顾锦宸、顾锦安的鱼漂也沉了下去。
    三人先后起竿。
    苏青山的鱼竿比较长,扔进水里的距离较远,竿子提起来,只见一条大鱼在水里翻动。
    董玉兰心惊:“这么快就有鱼上钩了,这鱼看着不小啊!”
    何止是不小……
    苏青山费了好一番气力才将那条鱼扯上岸。
    苏青山:“这条青鱼起码也有七八斤吧!”
    董玉兰咂舌:“运气这么好,一来就钓上这么大的鱼。”
    顾锦宸、顾锦安一人钓了一条一斤左右的鲫鱼。
    “够了够了,再钓就吃不完了,天气热不禁放,回家吧!”董玉兰见目的达到,开始催促三人收竿。
    才刚钓了一竿,鱼瘾还没过足的三人:“…… ”
    屁股还没坐热呢!
    “要不再钓会儿,吃不完的鱼送部队食堂,给战士们加加餐?”苏青山提议。
    天地良心,他还不想回去!
    顾锦宸:“姥姥,让我们再钓一会儿吧!”
    顾锦安:“钓鱼太好玩了,我还想再玩一会儿!”
    起竿的时候,简直比打鸟还刺激!
    董玉兰无语地看着三人:“那你们再钓会吧!”
    结果接下来,苏青山三人坐了半天也没钓上一条鱼。
    眼看太阳越升越高,气温越来越热,只好准备打道回府。
    顾七七暗暗吐了吐舌。
    其实不是没鱼上钩,而是她在三人鱼饵四周设了屏障,隔绝了味道扩散,周围的鱼群没闻到味道渐渐散了。
    苏青山第一次钓鱼就那么高调不太好。
    等以后次数多了,偶尔钓的鱼有多的送去食堂还差不多。
    枪打出头鸟,能低调还是尽量低调吧。
    这么大一条青鱼,苏青山正愁怎么拿回家。
    突然那条青鱼凭空消失了。
    顾锦宸和顾锦安狠狠揉了揉眼。
    顾七七:“藏!”
    董玉兰欲言又止,乖囡的意思,是替他们藏起来了。
    最终两条一斤左右的鲫鱼放在水桶里被顾锦宸、顾锦安两人一起提着。
    “还有鱼篓没起!”离开前,苏青山想起放在水里的鱼篓。
    两条鲫鱼,一条大青鱼,够他们家吃好几顿了。
    鱼篓里有没有鱼已经不重要了。
    结果鱼篓一起,沉甸甸的,里面密密麻麻塞满了小鱼小虾。
    苏青山乐得……
    今天真是大丰收啊!
    五只鱼篓,一只都没落空,全都塞得满满的。
    “藏!”顾七七话落,五只鱼篓再次凭空消失。
    董玉兰惊得瞠目结舌。
    顾锦宸和顾锦安相互对视一眼。
    妹妹真厉害啊!
    几人之中苏青山最为镇定。
    乖囡的神通广大,他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见识到了。
    苏青山扛着鱼竿,顾锦宸顾锦安合力提着两条鲫鱼,身后跟着七宝和董玉兰,一行五人朝着大院走去。
    经过大院门口时,守门的大爷还特意凑上来看了一眼,见到水桶里的两条大鲫鱼,又是羡慕又是稀罕,对着苏青山竖起了大拇指!
    苏青山暗自庆幸七宝将那条七八斤的大草鱼藏起来了。
    要不然这会儿守门大爷该是眼红嫉妒了!
    一开院门,消失的大青鱼和五只鱼篓正摆放在灶屋墙边的地上。
    苏青山内心感叹了一下,七宝能力真强!
    董玉兰赶紧将院门合上!
    “咱们把这两条鲫鱼养着,先吃这条大的!”
    “这么大的鱼,可惜你们舅舅没来,没这口福!”
    董玉兰脑子里已经浮现了好几种大青鱼的吃法。
    清蒸、油炸、水煮、红烧……
    “鱼篓里的小鱼小虾也要处理一下!”苏青山提醒道,“这些小鱼小虾比大鱼还好吃,特别是小河虾,适合孩子们吃!”
    “别说废话了,赶紧帮着收拾!”董玉兰瞥了老伴一眼。
    夏天从河边一路走回来,顾锦宸、顾锦安都热得受不了。
    反观顾七七,一身清爽,连一滴汗都没有。
    董玉兰拿了个大盆,将鱼篓里的小鱼小虾都倒了出来。
    鱼篓里塞进去的蚯蚓和菜叶已经被小鱼小虾们啃得差不多了。
    清水河里土生土长的鱼虾,倒在盆里活蹦乱跳。
    五只鱼篓,倒了大半盆,光是这些小鱼小虾估计就有七八斤的样子。
    董玉兰看着这些小鱼虾,顿时有些泛起了愁:“这些可得费不少油呢!”
    顾七七知道姥姥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紧缺,干啥都要票。
    买粮要粮票,买油要油票。
    他们家现在吃的是大豆油,每个月的油票供应也就一斤多点,根本不够炸这些小鱼小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