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村里的大学生
作者:柒陌楠竹   桥畔往事最新章节     
    看到妈妈被骗后精神有点失常,晓丽和妹妹心痛不已。妈妈常常一个人呆坐着,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有时,妈妈又会突然傻笑起来,让人不寒而栗。晓丽和妹妹感到压力巨大,她们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妈妈走出困境,每时每刻都在担心妈妈的状况。也试图与妈妈交流,但妈妈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喋喋不休、自言自语。
    自己男人长期在外闷头苦干,辛辛苦苦寄来的钱,却被骗走,孩子不在身边,内心又千般思念,想到两千元可以为儿子买来多少东西,内心心痛地在滴血。
    命,都是命。
    村民一聊起这件事,不由得叹着气,真心的为这家人感到可惜,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啊。
    晴晴最近越发的安静,晓丽的脸上也经常愁云密布的。
    “最近你们也多去晓丽家玩玩,看看晓丽她俩。”奶奶对雯雯说道。
    此时雯雯正好晓燕、萌萌他们在院子里聊天看小画册。听到奶奶说道,也很乐意去看看她们,几个孩子立马起身,说去就去。
    刚走到晓丽大门口,就碰到晓丽妈,苦涩的脸,似乎有点麻木,正提着一桶水往厨房去,没有留意到孩子们。
    雯雯蹑手蹑脚地走进院子,看见厨房里忙碌的晓丽。
    “恁早要做饭吗?要不要一起出去玩?”
    “不是,弄点别的,给猪弄的。今个忙,俺不出去玩了,你们去玩吧。”晓丽说道。
    “俺们可以帮你一起弄。”雯雯说道。
    “是啊,人多做得快。”晓燕说道。
    晓丽知道这是小伙伴们想帮自己,可很多事只能自己清楚怎么弄。
    “不用不用,这些只能自己做,你们快去玩吧。”
    几个孩子还想继续留在旁边说说话,碍于晓丽妈一言不发,也在旁边,也不方便随便聊,没多久就从晓丽家离开了。
    虽然也想帮忙做点什么,但确实无能为力。
    到了下午,雯雯几个孩子正在桥头玩,看到晓丽拉着驾车子从旁边走过,晴晴在一旁推着。
    看到晓丽妈躺在车上,雯雯赶忙上前帮忙推,边急切地问道:“你妈怎么了?”
    “头晕,恶心,走路差点晕倒了,俺俩带她去看看。”
    “咱村里不是可以上门就看吗?”
    “俺去找过了,人家今天不在家,俺俩怕出事,先送卫生院看看去。”
    萌萌一把拉过车子,“俺来拉,俺比你力气大。”
    一群孩子声势浩荡地往卫生院出发了,晓丽原本还因拉着车子穿过小伙伴中感到心酸,看到此刻大伙都在帮自己,不由得感动。
    “你妈是不是自己喝了啥不该喝的?嘴里有农药味。”护士说道。
    “啊!俺没看见啊,俺妈就说不舒服,头晕,俺就带她来了。”
    “还好来的早,晚了还不好弄了。”
    难道想喝农药自杀?晓丽她们惊讶地望着彼此。
    “晓丽,你以后得注意下你妈了。”
    “……”
    雯雯因数学、语文成绩出色,之前被学校选上,参加片区竞赛。老师把一个精美的书包和一个文具盒拿到教室。
    “跟大家宣布个好消息啊,之前雯雯代表咱们学校年级数学、语文竞赛,均得了奖,数学一等奖,语文二等奖。我手上的书包和文具盒都是区里发给她的奖品,雯雯上来领一下。”
    同学们热烈地鼓起掌,也投去羡慕的目光,雯雯成了班里的荣耀,也成了老师们嘴里不停念叨的好学生,就连昔日的俩男生,看到她,深感彼此的差距,似乎成了遥不可及的星星。
    雯雯将奖品带回家,弟弟兴奋地鼓掌,“姐,真棒!”
    “这些留给你以后上学用。”
    晓丽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家庭事务当中,导致她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慢慢地变成了被老师忽视乃至抛弃的学生。
    对于未来的学业发展,晓丽并无过高的期望,因为她深知家里还有许多事情等待着自己去处理。甚至,她曾一度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幸运的是,雯雯、晓燕和萌萌等一群好友始终不离不弃,并不断劝解开导她。
    尽管萌萌和浩浩在学业方面表现平平,但近来他们却在学校运动会上大放异彩,成为校园内备受瞩目的运动明星。浩浩凭借其惊人的弹跳能力,萌萌则以王者归来般的速度,二人在跳远和长跑项目中屡次摘得桂冠。
    而晓燕和雯雯则担任起后勤保障工作,紧跟在萌萌和浩浩身旁,忙碌地为他们递水加油,好不热闹。
    这几个孩子在学校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所在,因此对校园生活相比往年更充满了期待。
    一学期结束,雯雯几个孩子都收到了学校给予的奖状,喜悦地往家走去。
    这天村里也在讨论着一个好消息:村里看病先生的儿子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这可是村里第一份大学录用通知,还是正儿八经的重点本科医学院。村民都羡慕地谈论着此事。
    “人家孩子真争气。”
    “你也好好培养,考个清华北大。”
    “俺家猪脑子,上个初中就不错了。你家行,你家的长大有出息。”
    “有啥出息呢,学校混几年好了。”
    ……
    村民虽然说的无所谓,但回到家里,想到村里的大学生,内心纷纷开始思考着自己孩子的未来,以前觉得大学遥不可及,但如今有了成功的案例,明显振奋着人心。
    “雯雯要是愿意学,咱们就支持她,如果有学习天赋,考上大学,花多少钱都值得。”雯雯爸说道。
    “咱村女孩哪有几个一直上学的,差不多行了,再说女孩子顶多20出头就要嫁人的。学习再好有啥用也是别人的。”雯雯妈不屑地说道。
    “学历高些,嫁的也不会差啊,这个到时看雯雯自己,今年学习是不错的。”
    “好吧,能学好,也算投资,真能考上大学,咱们脸上也有光。”妈妈说着脸上洋溢着笑容。
    随后几天,村头都在聊着有关考大学的事情。
    “考上大学,学费可贵呢?”
    “学费是不少,但是家里有困难,只要你能考上,国家给你贷款,不要利息的。”
    “啥时候还呢?”
    “等工作后再还,国家现在鼓励越来越多的人考大学,还有一种,一些学生到了大学,成绩好,可以拿奖学金,听讲奖学金的钱都够学费了。”
    “恁好嘛。”
    “咱们得重视孩子的教育,现在政策恁好,咱们村争取多带出来几个大学生。”
    “就是的。”
    ……
    不仅大人们聊,孩子们聚在一起也在聊有关将来考大学的事。
    “你想上大学吗?”晓燕问道。
    “当然想了,咱们小学上完,俺还不知道中学在哪里。”雯雯说道。
    “在集上。”
    “那集上离咱村四五公里,每天来回咋去呢?”
    “骑自行车呗。”
    “冬天的话,天黑早,回来路上不是都黑了,一个人从地头走,还有坟地,多吓人。”雯雯边说边惊恐的表情。
    “不用担心呢,咱们一起呀,人多不害怕的。”晓燕安慰道。
    “嗯,到时还有萌萌、浩浩、晓丽,咱们都要在一起。”
    ……
    没几天,看病先生家里办起了庆功宴,邀请了整村的村民,村民也很开心地聚在了村头。
    来了都是客,座位随便坐,孩子们也集中坐在一起。
    “咱们要坐在一起,不能跟大人们一起坐,呆一起,他们吃饭时肯定会一直叨叨,看人家孩子,考上大学了,你也要好好学。”
    “对的,肯定的。”
    果不其然,整个吃饭大人们都在聊,人家孩子真有出息。看病先生带着考上大学的儿子出来敬酒,看病先生带着考上大学的儿子出来敬酒,男孩原本就有点腼腆,此时站在人群里,更是显得格外不自在,脸部红红的,明显是有些害羞了。
    男孩杯子里当然也不是酒,就是意思意思,打打招呼。
    “你这考的大学是啥级别的?”
    “啥级别,是说大学档次吗?大学也分大专和本科的,俺家考得是本科,一本,就是重点的那种。”
    见村民很好奇,看病先生自豪地向他们讲述着大专和本科的区别,一本、二本的不同。
    任凭爸爸说得眉飞色舞,人群中的男孩此时已低着头坐在餐桌前,闷头吃着饭。
    “难怪这孩子学习好,坐着都安安静静的。”
    “闷头不啃,这种孩子能静下心,专心学。”
    “你看人家吃个东西多斯文,一看就是学问人。”
    男孩被眼前的村民,夸得有点不知所措,脸上呈现哭笑不得的表情,人家只想安静吃个饭,被一群人盯着,还要被评头论足,虽然一个劲的夸奖,但脸皮薄的男孩早已坐立不安。
    被邀请来吃饭的村民,除了本村还有邻村的一些村民,里面正好也有小学学校的校长和几个老师。
    校长与雯雯爸相识已久,此前,雯雯爸还利用自己的人脉,联络银行人员为学校贷款修建。此次碰面,校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对雯雯赞不绝口。
    “你家雯雯有出息的,各科老师都对她评价很高的,你要好好培养,定能再出来各大学生。”校长坚定地肯定着雯雯的能力,但继续说道:“不过咱们村里的学校教育水平跟城里没法比,就算她再刻苦,在老家学校一直前三,但考大学是整个县城那么多孩子一起竞争的,我的意思是如果有条件,最好能转到城里去。”
    “转城里去?”雯雯爸虽然内心也重视起孩子的教育,但还没想过给孩子转学,听到校长这么一说,也觉得很有道理,自己家经济实力也不是不允许。
    见雯雯爸若有所思,校长继续推波助澜,“你在家和她妈一起好好想想,别被耽误了,相信你也经常往城里跑,别人家可能没有这个出路,你绝对有门路,送她出去上学的。要送走就趁这一两年,越早出去,学习上越能跟得上去。”
    “嗯,俺考虑下,送出去蛮多事要做的,找学校,孩子小咋生活,这些俺们都要全面地想好。”
    “嗯,俺也是提个建议,就是觉得留在家里的学校太可惜,成绩不好,家境不好,搁村里学校识几个字,混混得了,你家小孩愿意学,送出去对你家来说也没多少钱,你们琢磨琢磨吧。”
    雯雯和几个孩子已经听到他们的聊天。
    “你爸要是送你去城里上学,你去吗?”萌萌说道。
    “当然去了,最好你们也能一起,不然就俺一个人,陌生的学校,怕不习惯。”
    “俺在老家混混得了。不过你转到城里,就不可能每天放学回来家住了,估计要在城里住在熟人家,或者租房子住。”
    雯雯站在窗前,心中有稍许的焦虑。她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城里的学校生活,是否能融入新的环境。然而,在未知的焦虑中,雯雯更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 她想象着在新的学校里结交到新朋友,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接受更好的教育。她期待着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雯雯的心情如同过山车一般,虽有对未知的恐惧,更有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