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赶出姜家
作者:倾情一诺   和嫡姐换亲后我成了王府主母最新章节     
    真没想到李慕的钓鱼技术这样高,奇王府湖里的大鱼会那样多,不过是一个多时辰,李慕就钓上来几十条大鱼,一半让他放生回了湖中,另一半被他决定带回王府。
    因为想着鱼的事情,所以姜青玉没太注意李慕说的话,李慕也是为了拉回她的注意力,说得更详细了一些:“你今天是故意做那些东西吃的吧,为的就是给留客居再打打名气。”
    “一开始我还没这想法,是后来见他们都这么喜欢,所以就萌生了要给留客居添新菜品的想法,想着他们这样身份的人都没吃过见过又那么喜欢,其他人应该也会喜欢上的吧。”姜青玉笑着说道。
    “我倒是觉得那两道野菜不错,滋味爽口,很适合解腻!”一大桌子美食,李慕独爱那两道拌野菜。
    姜青玉微微歪着头打量了他一下,以一种开玩笑的口吻说道:“野菜本就是我打算用来解腻的,吃惯了山珍海味、飞禽走兽,这山间清香的野菜反而别有一番滋味,可在很多人眼中,这野菜哪有资格登得大雅之堂,就是送礼在大户人家也是拿不出手的,反倒会被人说轻视低贱了对方。”
    嘴里说着野菜,但姜青玉想着自己这个商户女在京城众多皇亲国戚、王孙名流眼中可能就是那一盘上不得台面的野菜,既然被端上了桌,碍于情面勉为其难称赞一下,但心里可还是瞧不上的。
    她倒是不在乎那些人心里对自己的看法,因为菜就是菜,她觉得都一样,没有谁比谁显得高贵,谁说野菜就成不了国宴上的一道佳肴了。
    人不自轻自贱,自然也就不把别人的轻贱太过放在心上,但人与人交往也要懂得人情世故,懂得人心人性的复杂,懂得尊重别人。
    今日见到的这些人也许都不觉得一道野菜有什么问题,反而吃着新鲜爽口,但其他人未必也会这样想,若是真拿野菜送礼,就会显得不合时宜了。
    “你是这样想的吗?”李慕听出了姜青玉的弦外之意,他不希望她以自己的出身轻视她自己。
    没想到姜青玉摇摇头,她很自信又坚定地说道:“野菜就是野菜,它终究成不了狮子老虎,但在这个山头它成了被人轻视的草,到了另一个山头说不定就成了救人性命的奇药,佛曰:‘众生平等’,不管是野菜还是狮子老虎,在我看来都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不过人的心中易存偏见,事实造化亦是如此,可以理解!”
    李慕听得出姜青玉是在说野菜,也是在说她自己,他同样也能理解她话里的意思,她从未看轻过自己的出身,但是却改变不了别人对她出身的轻视,对此她不生怨恨、不悲观也不消沉,反而对一切表示理解,这是她天性的善与宽容。
    他更清楚地知道,姜青玉就是他“救命的奇药”,如果不是她的出现,他的生命里依旧没有光、没有希望也没有任何可言的未来。
    如果姜青玉说她是野草,那他就是野草扎下根而生的那片土地,他要成为她不惧风雨烈日的后盾,成为她有力成长的力量源泉。
    因此,他要不断壮大自己积聚力量,要让自己变得更强。
    “花有叶,树有根,以后你有我!”李慕简单的一句话给足姜青玉安全感,说得再好都不如去做,他会用实际行动让姜青玉感受到他对她的爱与喜欢。
    李慕的话让姜青玉望着他很久,她的眼底慢慢浸润出一层水气,但她仰头轻轻一笑,又将这水气强行消散开去,最后悄悄呼出一口气,这男人真是懂得如何让她动心不已。
    从田庄回来的第二天,李慕就正式去武库任职了,没过几天,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的永信侯府的事情也有了结果。
    据说,永信侯夫人受不了传言的污蔑,以死证清白,永信侯痛失爱妻,并让二少爷朱宇扶灵回祖籍安葬陆氏,守丧三年之后再回京城。
    姜青玉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和很多人想的一样,大概从此以后朱宇前程尽毁,没机会再来京城了,陆氏用死为他保了一条命。
    只是若传言为真,永信侯会留下朱宇这条命吗?!
    “世子妃,姜家长房那边有人传来了消息,说是大夫人把曹姨娘母女赶出了姜家!”这天,秋姨对姜青玉说道。
    姜青玉听后放下了手上正在看的账本,抬起头问道:“什么时候的事情?”
    “昨天晚上,说是曹姨娘以下犯上,要谋害主母,大夫人将她打个半死,还要把她送官,最后是二小姐跪在外面求了许久,最后才保下了曹姨娘的半条命,不过姜大爷回来之后就写了休书,连同二小姐一起赶出了姜家。”秋姨说到。
    “可知现在二姐姐和曹姨娘在何处?”姜青玉起身问道。
    姜保川和汤氏可够狠的,估计是见姜青妍已经没了任何利用价值,又怕她会对姜青莲不利,所以才把她们母女给赶出姜家。
    “四小姐想法子给二房递了信儿,成贺少爷临时给她们租了一个房子让她们暂住,就在城南巷的布纺街。”秋姨回道。
    “我去看一看二姐姐!”思想过后,姜青玉还是决定亲自去一趟,既然她已经插手了姜青妍的事情,那就不能只管一半。
    于是,姜青玉只着便衣带了春柳和夏荷出门,找到城南巷的布纺街,在最偏僻的巷口位置找到了秋姨说的地方,但是她们敲了许久的门也没有人来开。
    “你们找谁?”隔壁人家正好开门出去,看到了姜青玉主仆,便出声问道。
    “大嫂,昨日是不是有一对母女搬进这院子里?怎么不见人在呢?”姜青玉不解地看向那刚出门的妇人问道。
    妇人叹了一口气,直接便说道:“可怜见的,那躺在板子上的妇人没进这院门人就没气了,今晨一早就拉出去埋了,这房东嫌晦气,拉着那女子去了衙门,说什么也要让她把这院子买下来,几间没人住的破院子,也想要人家二百两银子,真是黑心肝的!”
    妇人骂骂咧咧两句便走了,姜青玉看着紧闭的院门心里也是一紧,难道曹姨娘已经出事了吗?
    她正打算再去打探一下姜青妍的消息,却在即将走出巷口时,看到了一身孝衣的姜青妍和陪在她身边的大哥姜成贺。
    两人看到姜青玉也是露出惊讶的神色,没想到这时候她会出现在这里,而看到姜青妍身上的孝衣,姜青玉就什么都明白了。
    “二姐姐,节哀顺变!”姜青玉此时知道说什么都没用,人死不能复生,姜青妍唯一的念想也没有了。
    或许是眼泪已经流干了,姜青妍见到姜青玉强忍悲伤露出一个笑容,然后请姜青玉又进了刚才的院子,从此以后,这里就是她唯一的栖身之地了。
    此时,姜青玉也从姜成贺嘴里得知他们刚从衙门里出来,并且买下了这处小院子,好在断案的不是个糊涂官,这布纺街上的院子最贵的也就百两左右,最便宜的十几两就能买下。
    最后,县官断了三十两买下这处院子,因为前院临街,还有一间不算小的铺面,打开门就能做生意。
    “成贺哥,银子我以后会还给你的!”姜青妍环顾了一周破败的小院,这里虽简陋,却是她现在唯一能遮风挡雨的地方。
    只是,她是被姜家给赶出来的,除了身上的衣服,汤氏没让她们母女拿走任何东西。
    “说什么傻话,咱们都是一家人,这院子就当是我这个做哥哥送你的礼物!”姜成贺连连摆手,他出面替姜青妍买下这个院子,就是不想她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我已经被姜家赶出来,以后不再是姜家的女儿,你们要是不嫌弃我,以后咱们算是朋友。”
    此刻的姜青妍觉得万念俱灰,她以为回到姜家自己就有机会找汤氏母女报仇,没想到她还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汤氏母女的阴狠。
    刚开始在她的挑拨下,刚回到京城的姜保川得知她这个女儿的遭遇,对汤氏母女十分地生气,甚至还特意找来姜青莲痛骂了一顿。
    但姜青妍心里清楚,姜保川这个亲爹不是在心疼她,而是因为不能再用她去谋求更大的富贵而气愤,在姜保川的眼中,做他的女儿就要为他谋求更大的利益好处,否则就是无用的废物,随时都能抛弃。
    她的生母曹姨娘可是姜保川之前自诩最喜欢的女子,可还不是默许汤氏将曹姨娘打得只剩最后一口气,并将她们母女一起丢出了姜家,只因她这个女儿如今也没了价值,留在府中可能还会给姜家招祸。
    如今她对姜家长房只剩下了满腔的恨,可现实又在告诉她,现在她要为自己和冤死的生母报仇,依她现在的能力根本就做不到。
    她不是没想过要利用姜家二房,但现在的姜青妍很清楚她的那些心思是逃不开姜青玉的那双眼睛的,她要是对二房耍心机算计二房的人,那最后姜青玉会比汤氏母女对她出手更狠。
    这么多年她岂会不知姜家二房都是良善之人,曹姨娘临死之前也让她去投靠二房,说只有二房能让她有一条生路,但她认为这世上谁都不可靠,可靠的就只有自己。
    欠下的恩情她会还,但是该报的仇她也一定会报,现在她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她什么也不怕!
    “你姓姜,什么时候都是祖父的孙女,咱们始终都是一家人,大伯他是糊涂了,自己的亲女儿怎么能不认呢!”
    姜成贺闷着一张脸,姜家长房的事情按说他没资格多问,但他始终记得祖父的教诲,记得祖父让他团结好家里的兄弟姐妹,记得他们始终是一家人。
    “二姐姐,大哥说的没错,就算大伯他们不认你,但你身体里也流着姜家的血,也是我们的亲人,以后遇到什么困难,你只管说,我和大哥都会尽力帮你的!”
    一个陌生人遇到困难,姜青玉都会想着伸出手帮一帮,更别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了,就算为了让祖父安息,她以后也不会不帮姜青妍的。
    姜青妍没想到这时候还有人肯出手帮她,她很感激地看向姜青玉和姜成贺,人在落难时才能最看清人心吧,这份情谊她不会忘的。
    姜青玉临离开小院时放下了一百两的银子,姜青妍没有拒绝因为现在她急需的就是银两,但她执意给姜青玉写下一张欠条,并暗暗发誓,将来有一天,她一定会加倍将钱还给姜青玉的。
    现在一百两对于姜青玉来说算不上什么,但见姜青妍态度坚决,想着她本身也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于是便依照她的意思收下了欠条。
    姜青玉又跟着姜成贺回了娘家,见到白氏之后两个人说起曹姨娘和姜青妍的事情,也是一阵唏嘘感叹。
    “你大伯、大伯母还有你大姐姐做事都太绝,为了他们自己根本就不考虑别人,青妍、青月她们也都是你大伯的女儿,他怎么就如此狠心!”白氏生性柔善低调,她对每一个人都很温柔充满善意,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姜家长房这几个庶女自幼就受汤氏母女的欺压,虽然二房的日子也不好过,但白氏还是偷偷对她们好,这也让长房四名庶女对白氏这个二婶很信任也很亲近。
    如今分了家,长房和二房离得远了,以后牵扯也少了,长房庶女的事情二房更没资格插手了。
    白氏只是很心疼姜青妍她们,比起这些年还有亲娘在身边的姜青妍,姜青月三人可是自幼连亲娘都没了。
    “大伯从来都是只想他自己,什么时候想过别人,大伯母一心为她那双儿女算计,大堂哥被养得纨绔不堪,姜家嫡长女又是那样的刁蛮任性,一心也只有自己,迟早有一天,他们都会自食其果的。”姜青玉可不认为长房那几个会有什么改变,他们都是骨子里的自私无情,又怎么替别人着想。
    对于姜青玉的说法,白氏倒没有反驳,只是哀叹一声,说就是可怜姜青妍她们四个了,这几个可都是好孩子。
    “玉姐儿,你四妹妹她们的婚事没办法改了吗?”白氏很想为姜青月她们再尽一份力,可汤氏是个不讲理又说不通的性子,而姜保川似乎很满意汤氏说的这两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