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善妒”之名
作者:倾情一诺   和嫡姐换亲后我成了王府主母最新章节     
    “娥儿妹妹,我从不觉得为爱热烈奔赴是一件羞耻的事情,相反我觉得这世上对女子本就禁锢束缚过多,若是遇上一个值得我们生出勇气和无畏的人,那该是我们的幸运。只是面对这复杂的人性和世事,我们不能莽撞冲动行事,否则结果也未必是自己想要的。”姜青玉轻轻拉起赵娥的一只手,希望能多少给她一点儿安慰。
    赵娥听了姜青玉的话沉思片刻然后点了点头,是她想得太简单了。
    这时姜青玉又问起赵娥怎么会去城南的观音庙,赵娥也没瞒她,对她说自己和朱宇约定在城南的观音庙见面,如果他们不私奔,自己的爹娘是绝对不许她嫁给朱宇的。
    只是,她到地方之后并没有见到朱宇,反而遇上了一伙黑衣打劫的人,那些人见她一个小姑娘落单,就想对她施暴,她当时吓坏了也吓傻了,拼命地说着自己的身份,还高喊救命。
    但那伙人却只邪笑着要上来欺负她,就在她绝望的时候,一个黑衣戴着面具的男子突然出现救了她,还和那伙人打了起来,她亲眼看到有两个人被那黑衣面具男子抹了脖子。
    她从小到大也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然后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而等她神智清醒过来,就发现姜青玉出现在她面前,所以抱住她大哭起来。
    “那些小乞丐你也不记得了?”姜青玉又给赵娥把了一下脉,一切都显示正常,估计是昨夜她精神上受的刺激比较大。
    “小乞丐?”赵娥茫然地摇摇头,她最后的印象还是那黑衣面具男子杀人的景象,寒光利刃,一剑封喉。
    姜青玉存下心中疑虑,并没有继续多问,赵娥也似乎不愿再多提起昨夜的事情,赵娥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心灵脆弱些,而且看起来受到刺激就难以承受。
    突然,姜青玉就想起上一世的赵娥结局,似乎明白为什么她嫁给朱宇一年后就被逼得上吊自尽了。
    本来她还想告诉赵娥昨夜朱宇根本就没有出过永信侯府,她在观音庙里出事也有些过于巧合,但一切都是她的一时推测,没有实质证据之前,赵娥还是什么都不知道为好。
    姜青玉又陪着赵娥多呆了一会儿,然后等她安稳睡下才到外面和范氏、赵睿等人见面。
    她告诉范氏等人,赵娥不能再受大的精神刺激,否则很容易陷入到癔症中去,或者抑郁难解,平时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的并不会有什么事情。
    “怎么会这样?”范氏听完姜青玉的话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她知道姜青玉是懂些道门医术的,并不信她是在胡说。
    “可有什么办法医治?”赵睿问姜青玉道。
    “若是身体上的病痛,针药自是能治,可娥儿妹妹身体很健康,她只是受到强大的刺激之后一时恢复不过来神智,我担心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她的状况会变得更糟,所以平时要注意一些,尽量不要让她再受什么刺激。”姜青玉说道。
    她之所以对范氏等人说这些话,并不是在故意夸大赵娥的病情,而是因为她做药剂师的时候曾接触过一个和赵娥情况一模一样的病人,那也是个年轻的为爱痴狂的女子,最后因为爱人的背叛她最终抑郁自杀。
    赵睿听后变得沉默起来,李慕和姜青玉没有在镇国公府继续待下去,既然赵娥已经找回来,那他们也该回去了。
    赵睿亲自将夫妻二人送到府外的马车上,他和李慕对望一眼,似乎有些话不用多说,对方也能明白。
    “观音庙有血迹,但是除了那些小乞丐再没有别人,那些小乞丐说,是一位黑衣面具公子让他们守着赵娥的,长影也只在观音庙附近发现几具尸体,并无其他!”回府的路上,李慕同姜青玉说起他知道的一些情况,并问姜青玉赵娥有没有对她说别的。
    除了赵娥想与朱宇私奔的事情,姜青玉其他的都对李慕讲了,但赵娥当时已经精神恍惚,很多细节她都记不起来了,也不愿记起来,自己也没有逼着她说。
    “救她的是你那位朋友吗?”李慕又问道。
    姜青玉很诚实地回答:“现在我也不确定,也许是吧!”
    她现在得找到商久裳才能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商久裳会在观音庙出现救下赵娥呢?他人真的在京城吗?
    又过了几日,赵娥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但是为了她的身体着想,镇国公夫妇还是不许她轻易出府,经此一事,赵娥也学乖了不少,不吵着出门了。
    姜青玉也问过了李慕两个姨娘的事情,他觉得把人留在府里碍眼,倒不如给她们寻个更好的去处。
    反正她们依旧是清白之身,大隋朝为了增加人口,是很赞成被夫家休弃或者和离的女子再嫁的,李慕也表示会给她们一笔银子作为补偿。
    之前安姨娘和柳姨娘留在王府,李慕是不在意的,反正不是她们还会有别的女人被安排进自己的院子,但现在不一样了,他心中已有决定,此生有姜青玉就够了,也免得在后宅多添是非。
    “我这样做,怕是会让你名声受损,贪上一个“善妒”之名,你不会怪我吧?”李慕之前并没有问过姜青玉的意见,若她想为了维护主母大度之名留下妾室呢?
    可想到这里,他心里便不舒服了,他就是有几分故意这样做的,谁让她似乎根本不介意自己身边有别的女人呢!
    不介意便是不在意,便是心中没有太多他,爱会让一个人变得有贪念,爱更应该是相互的,所以他不许只有自己越来越在意姜青玉,也要让姜青玉越来越心中有他。
    姜青玉没想到这时候李慕还在为她的名声考虑,哑然一笑,继而说道:“我的名声好像一开始在京城就不怎么样,再说了,世上有哪个女人会甘愿同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比起别人口中称赞的贤良淑德,我更愿意做个善妒的悍妇,更何况,是身为丈夫的你主动帮我成就的名声,我希望这个好习惯你能始终如一的保持。”
    李慕似是很满意姜青玉的回答,他笑着点点头,也许从新婚夜的第一次相见,姜青玉就已经在他的心里撒下了种子。
    当他面对那些突然出现的猫叫声生出恐惧时,是姜青玉第一时间给了他安全感,她是他生命绝望之中的那道光。
    他不管她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她,也不管她本性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聪慧良善也罢,阴险狡诈也罢,他都认定了她。
    于是,第二天李慕就给两位姨娘直接写了弃书,这样她们就是自由身,可以另嫁他人了。
    另外,还给了她们一笔不菲的银子,省得她们耗费一生在王府无望地等待。
    没想到两位姨娘拿到弃书和银子非但没有丝毫欢喜,反而又哭又闹起来,好在姜青玉事先就预料到她们会这样,便严禁她们的院子有外人进入。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更何况李慕和姜青玉都没打算故意隐藏,所以很快锦绣堂那边就来了人,让姜青玉去见老王妃。
    老王妃一见到姜青玉就发起威来,让她去王府祠堂跪着,似乎这几日积聚的郁闷之气都要撒在这个不安分的孙媳身上。
    “你不要仗着自己会些医术就想在王府肆意拿捏,这世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能治好慕哥儿。更别忘了,你现在是掌家主母,一言一行那都是代表着我们寒王府,善妒更是身为后宅主母的大忌。”老王妃原以为姜青玉是个聪明有章法的,现在看来她和世上其他女子一样,太过小肚鸡肠了些。
    姜青玉规矩地跪在老王妃面前,面上的表情很是平静,微微低着头看似很乖巧地听着老王妃的训斥。
    她很清楚这时候自己说什么听起来都像狡辩,哪怕老王妃心里明镜一样,知道是李慕这个亲孙子的任性妄为,她也要转嫁到自己这个无辜的人身上。
    谁让她和李慕是夫妻,妻子为丈夫承担一些事情在老王妃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姜青玉不停地在心里说服自己,这老王妃是长辈,她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她年纪大了糊涂也正常,她护孙心切要多理解,不管怎么说她是李慕在意敬重的祖母,就当为了李慕,忍着!
    “那两个姨娘是我为慕哥儿选的,这几年一直安安分分地守在王府,她们没犯什么错,就这样无缘无故地被写了弃书,你让外人怎么看我们寒王府,岂不背后骂寒王府薄情寡义,你也会贪上一个“善妒”之名,背后被人指指点点,这就是你想要的?!”老王妃显得痛心疾首的样子,最近发生的事情没有一件能让她顺心的。
    姜青玉深吸一口气,终于抬头目光沉静地看向老王妃说道:“祖母,我不怕什么“善妒”之名,也不怕被人背后指指点点,我与世子本是夫妻,不管此事和我有没有关系,我愿意担下这些。世子已经不是八岁的孩子,他选择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自然会有自己的考量,如果连处理自己院子的两个小妾这样的小事都要被非议,那才是令寒王府的名声真正受损的事情。”
    姜青玉几句话说得老王妃哑口无言,坐在一旁的寒王妃看了一眼又想发怒的老王妃,立即说道:“婆母,儿媳觉得青玉这孩子说得没错,慕哥儿他是王府世子,一向我行我素惯了,他想做什么事情自小没人拗得过,再说两个小妾而已,哪值得您大动肝火,给了她们弃书和银子已算王府大度,她们若高兴离开,说明这是随了她们心意,若闹着不走,这心思怕是不单纯,留下来只怕多生麻烦。”
    寒王妃几句话又把老王妃将要出口的话憋回了心里,她神色不好看地瞧了瞧寒王妃这个儿媳,又看一眼跪在面前的孙媳姜青玉,这婆媳两个倒是一唱一和配合的好,她这气还怎么撒出来。
    老王妃也是一时之气,并没有真的罚姜青玉去跪祠堂,不耐烦地让寒王妃婆媳出去了。
    “老王妃她自老王爷过世之后,就愈发变得谨小慎微起来,难免对人会多有苛责,你是晚辈要多忍让些。”寒王妃与姜青玉同行往外走的时候,对她叮嘱道。
    “是,婆母,儿媳明白!”姜青玉应声答道。
    一直以来,姜青玉也都和别人一样,认为寒王妃真的不爱掌家理事,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世家大小姐,可今日她为自己说的那几句话,却让她感觉出寒王妃这个婆母的不同来。
    想想也是,若寒王妃如她表面看起来的那般无能,她怎么可能和万侧妃那样心机手段了得的女人在一个屋檐下共处这么长的时间,而且就连老王妃也时常对她诸多无奈的。
    两个姨娘最终还是被送出了王府,虽然寒王府没有对外给出具体的理由和说法,但姜青玉这个寒王世子妃的“善妒”之名就是从这一日传开的。
    善妒就善妒吧,反正大家都要找出一个理由来,她就是百口也莫辩,事是李慕做的,这后果嘛是她这个妻子承担的,不过谁让她也乐意呢!
    当姜青玉的“善妒”之名在京城传开的时候,正在宋家后宅养身子的姜青莲听说之后双手紧握成拳,手指甲狠狠扎进手掌心里,她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
    现在她几乎能断定姜青玉也是和她一样重生的了,不然她怎么可能出手救下本该死的自己大哥姜成材,还算计着分了家,如今连寒王府那两个小妾她都送走了。
    同时,姜青莲心里也生出前所未有的慌张和不安来,上一世她可比姜青玉死的早,所以今生她知道的事情是有限的,而姜青玉知道的一定比她多。
    她就觉得十分奇怪,为什么很多事情没有按照前世的轨迹在走,原来一切都是因为姜青玉!
    为了她日后的荣华富贵,姜青玉必须要死,而且越早死越好,她不能等着姜青玉来除掉她,她要先下手为强。
    这一刻的姜青莲眼中迸发出的都是决绝的杀意,姜青玉绝对不能再留!